第六十三章、被盯上的店铺
账本是陆陆续续送到的。
越氏手上的店铺不少,倒是定远侯府真没什么家当,只剩下四个铺子了。
娘亲嫁进门之前就败的剩下四个铺子,如今好不容易撑住,依旧是四个。
定远侯的这个爵位还是从齐延的祖父手上传下来的,齐延的生父没什么作为,甚至没在军前效力过,这一位文不成、武不就,还曾经纨绔过一段时间,定远侯府里的积累不多,齐延的祖父又死的早,被齐延的生父败的也就差不多了。
越氏嫁进门的时候,定远侯府就只剩下一个空架子,齐延的父亲那会卧病在床,用的药都要是最好的,定远侯府那时候已经入不敷出,越氏不得不贴补嫁妆,给老侯爷找最好的药,即便这样,齐延的父亲在越氏嫁进门一年后过世。
越氏操办了一切。
太夫人也是一个不能吃苦的,所有的事情都扔给越氏,所有物品一味要好的,明明知道府里的状况不好,却不愿意削减开支,这些自然也得是越氏贴补。
没有越氏,定远侯府早就撑不下去,这府里的下人,至少要少一大半才行。
当初齐元月嫁的时候,太夫人同样让越氏贴补了一大笔的嫁妆,不过这份贴补也没得了齐元月的好。
可以说整个定远侯府,除了打仗那一块,其他的都是越氏在撑着,可上一世,在俞姨娘回京后,这所有的一切都落到了俞姨娘的身上。
甚至往细想,齐延原本打仗那块也是依靠了越氏的生父,齐延的祖父原本在军中是有势力的,但过去这么久,到了齐延这一辈,又谁还念着这份交情?
最初的时候还是平阳伯带着齐延入了军中,带着他打仗立功。
现在齐延能回京述职,目标是兵部侍郎之位,究其原因也是因为这里面有平阳伯府的关系。
不过,齐延和太夫人看不到,他们只看到俞姨娘的温婉,看到俞姨娘的委屈,看到俞姨娘名下的二个儿子。
长睫落下,掩去眼中的幽冷,齐青黎的目光落在面前的账本上。
店铺还算赚钱,却不可能撑起整个侯府的日常开支,这就表明在这一块上,娘亲也是一直在贴补的。
上面记下的开支还算清楚,齐青黎起初看的很慢,之后便快速的看了起来,管着这四家铺子的是定远侯府的老人常安,如今恭敬的站在一边。
“这家蜜饯铺子的生意最不好?”齐青黎挑出了一个账本,伸手点了点。
“二姑娘说的是,这家铺子的生意相对来说差了一些。”常安眼睛瞟了一眼,立时就看清楚是哪一个账本。
这一处是真不赚钱,也就是在手上过一过,去掉成本、人工,其他的基本就没赚了。
“属下觉得可能是位置的关系,那地方偏了一些,主要还是在西门一带,那边住着的人杂,却不一定是能吃喝得起的。”
常安道。
西门处住的都是城里的普通人,比之其他几个方向差了好多,一般的世家大族都不可能住在这种地方。
蜜饯并不是必需品,有闲钱的才会去买,还是女子喜的较多,寻常人家的女子,哪有钱买零嘴吃。
“不能换一个地方?”齐青黎伸手轻轻的搞了敲账本,的确是这个理由,但也不全是这么一个理由。
四处铺子,她现在看中的便是这个铺子。
不在于赚不赚钱,只在这个铺子的货和江南的关系更密切,她是一定要先动这一处铺子的。
一条从京城到江南的路,必须开辟出这么一条路。
利用数年的时候,把这条路打磨的安全、通顺。
“属下之前也跟夫人提过,太夫人没同意。”常安苦笑道,这个位置明显不合适,也不知道太夫人是怎么想的,就是没同意。
“铺子里的管事和太夫人有关系?”齐青黎眼神微动。
太夫人这个人说的明确一些,就是自私自利,再往深里说,还很凉薄,如果不是一些特殊的原因,她不会管这事。
除非这件事情对她有好处。
“那里的掌柜是太夫人奶娘的孙子。”这事常安还真的查过,听齐青黎问,急忙禀报。
太夫人的奶娘早就不在。
不过,太夫人这么念旧情?
“他不愿意?”
“属下不知,属下去问的时候,他也是满口答应,但在太夫人面前说什么,属下也不清楚。”
常安摇头。
做生意的当面笑哈哈,背后插一刀是很可能做的事情,他管着这四处铺子的生意,也只在看账和总的调度上,真正管着事情的还是各家店铺的掌柜的,自己不可能直接插手这里面的人事。
“你再去打听这外铺子的事情,特别是这个管事的一些事,住在什么地方,家里有什么人,吃食用度如何,家里有没有买的下人,是不是就住在这附近。”齐青黎找了几个猜疑的方向,道。
“是,二姑娘,属下这就去查。”常安拱手道,莫名的觉得有些高兴。
二姑娘年纪这么小,原本以为就是叫自己过来,走走场面,随便问问,没成想二姑娘居然这么有主意,甚至还给自己指了方向。
他是一个聪明人,否则也不会坐上这个位置,因此也能觉得这里面有些不对,但这份不对他也找不到证据,暗示了夫人之后,夫人的意思又被太夫人驳回,他也无能为力,只觉得有事,有蹊跷。
他也不愿意自己管下的店铺有其他的事情,希望自己管着的店铺会越来越好,但是很明显,这处铺子在走下坡,眼下还能维持,也就是表面上的一些利润,去掉一些无形的人工成本,可能还是倒挂的。
常安的消息送来的很快。
掌柜姓高,高和,取的是和气生财的意思,偏这位掌柜的脾气大的很,店铺的事情不喜欢用外人,现在用的基本上都和他有些关系的伙计。
家里的人口不多,一儿二女,一儿一女已经成亲,只还有一个女儿尚未出阁,现在也许了人家,就等着成亲,平日的吃穿用度也寻常,家里就只有一个小丫环和一个婆子,其他也没多买侍候的人。
倒也不会花费多少钱。
住的离铺子也很远,不可能是因为位置近的原因,到现在的铺子里也不是很方便。
从常安查的这些东西里,看不出有太多的缘由。
“带上账本,去见祖母。”齐青黎看完这些查到的材料,让翠夏收拾了几个账本。
这事她得快些办妥当。
心里已经拿定主意。
铺子搬也得搬,不搬也得搬。
手里的人手不够,她记得渣爹会处有几个很特别的人手,借此机会讨要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