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王桂英蹑手蹑脚地起床,生怕吵醒身旁的顾东。连续一周的晨跑己经开始见效,她感觉身体轻盈了些,虽然体重变化还不明显,但精神好了许多。
她穿好运动服,轻轻推开卧室门,却听到厨房传来水声。顾东今天醒得比平时早。王桂英犹豫了一下,决定先去跑步再回来做早餐。
三月的晨风带着丝丝凉意,王桂英调整呼吸,沿着纺织厂家属区的小路慢跑。路过小广场时,她注意到几个晨练的老人己经不再对她指指点点了,甚至有个老太太还冲她点了点头。
跑完两圈回家,王桂英发现顾东己经出门了,餐桌上留着一张字条:"厂里有急事,先走了。"字迹工整有力,就像顾东本人一样一丝不苟。
王桂英收起字条,心里泛起一丝失落。前世顾东从不留字条,常常一走就是一整天,她连问都不敢问。现在虽然还是冷淡,但至少知道告诉她一声。
吃完简单的早餐,王桂英拿出昨天裁剪到一半的内衣布料。这是她为自己设计的改良版胸衣,加了宽肩带和额外的侧边支撑,既舒适又能改善体型。前世她总是买现成的廉价内衣,不合身还容易变形,导致身材看起来更臃肿。
她专注地踩着缝纫机,完全没注意到时间流逝。当玄关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时,王桂英才惊觉己经是中午了。她慌忙想把手中的半成品藏起来,但为时己晚——顾东己经站在了工作间门口,目光落在她手中的淡粉色内衣上。
王桂英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前世她和顾东虽然同床,却几乎没有过亲密接触,更别说让他看到自己的内衣了。
"我...我只是..."她结结巴巴地开口,却不知如何解释。
顾东的表情也有些尴尬,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目光从她手上的内衣移到工作台上散落的设计图和布料上。
"你在做衣服?"他问道,声音比平时温和了些。
王桂英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躲躲藏藏:"嗯,改良内衣。市面上的都不太合身。"
出乎她的意料,顾东没有嘲笑她,反而走近了一步,认真地看着她的设计图。
"这里,"他指着一处腰线的设计,"如果加一条横向的支撑带,会不会更稳固?"
王桂英惊讶地抬头看他。顾东竟然懂服装设计?
似乎看出她的疑惑,顾东解释道:"在部队时,我们经常要自己修补装备,学了一些缝纫技巧。"
王桂英仔细考虑他的建议,突然眼前一亮:"你说得对!这样不仅能提供支撑,还能分散压力。"她立刻拿起笔修改设计图,完全忘记了先前的尴尬。
顾东站在一旁,静静地看她工作。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落在王桂英认真的侧脸上。顾东注意到,这一周多来,她脸上的浮肿似乎消了些,眼睛也变得明亮有神。
"你...要不要留下来吃午饭?"王桂英鼓起勇气问道。前世她从不主动邀请顾东,总觉得他会拒绝。
顾东看了看手表:"好,我有一小时时间。"
王桂英连忙起身去厨房,心里涌起一丝小小的喜悦。这是重生以来,顾东第一次答应和她共进午餐。
她做了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和凉拌黄瓜,顾东吃得很快,但比平时多说了几句话,主要是关于厂里的事情。王桂英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前世她从不关心顾东的工作,现在才发现,原来他在厂里负责整个机械车间的技术指导,压力其实很大。
吃完饭,顾东主动帮忙收拾碗筷,这让王桂英再次感到意外。
"你做的这个,"顾东指了指工作间的方向,"很特别。"
王桂英心头一暖:"谢谢。其实我有个想法,现在市面上的内衣都不太适合体形的女性,我想做一些改良设计..."
她突然停住了,担心顾东会觉得她不务正业。但顾东只是点点头:"有想法是好事。厂里仓库有些边角料,可以拿来用。"
王桂英睁大眼睛:"真的可以吗?"
"嗯,我跟仓库打个招呼。"顾东说完,拿起工作包准备离开,在门口又停下脚步,"对了,刘婶说她有条裙子想改,下午可能会来找你。"
"刘婶?"王桂英一时没反应过来。
"早上买菜遇到的,她看到你在跑步,说你瘦了。"顾东说完就推门出去了,留下王桂英站在原地,又惊又喜。
顾东不仅注意到她在跑步,还帮她宣传了手艺?这与前世判若两人。王桂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前世的顾东是不是也曾经默默关注过她,只是她太自卑,从没发现?
下午三点,门铃准时响起。王桂英打开门,看到住在楼下的刘婶手里拿着一条藏青色裙子,脸上带着些许犹豫。
"桂英啊,顾技术员说你手艺不错..."刘婶欲言又止。
王桂英热情地请她进来:"刘婶您坐,要改哪里?"
刘婶展开裙子,指着腰线部分:"这是闺女给我买的,太瘦了穿不下,又舍不得扔..."
王桂英仔细检查了裙子的剪裁和布料:"这个简单,我可以把侧缝放开一些,再加个松紧腰头,既舒服又显瘦。"
"真的?那太好了!"刘婶松了口气,"多少钱?"
王桂英想了想:"第一次做,您给个布料钱就行,两块。"
"这么便宜?"刘婶惊讶道,"裁缝铺至少要五块呢!"
王桂英笑笑:"都是邻居,互相帮助嘛。"
刘婶高兴地答应了,约定三天后来取。送走刘婶,王桂英立刻开始工作。她不仅按照承诺修改了腰围,还细心地在领口处加了一层同色系的蕾丝边,让整条裙子看起来更精致。
正当她专注缝纫时,门铃又响了。这次是温涵,手里拎着一袋水果,笑容甜美。
"嫂子,我路过看到你家灯亮着,就上来看看。"温涵自来熟地走进来,目光立刻被工作台上的裙子吸引,"哎呀,这是你做的?"
王桂英不动声色地收好裙子:"帮邻居改一下。"
温涵凑近看了看针脚,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手艺真不错!比厂里技术科的小张强多了。"她放下水果,亲热地拉着王桂英的手,"嫂子,我正好有条裤子要改,你能帮我看看吗?"
王桂英想起前世温涵也是这样一步步接近她的,假装需要帮忙,实则打探她的底细。但这一次,她决定将计就计。
"可以啊,你拿来我看看。"王桂英微笑道。
温涵高兴地答应了,又问了许多关于缝纫的问题,看似随意地提起:"顾技术员今天加班吗?我看他下午又回厂里了。"
王桂英心中警铃大作,表面却平静:"厂里的事他很少跟我说。"
"哎呀,男人都这样,"温涵同情地说,"不过顾技术员工作确实忙,厂里好多女工都喜欢找他请教问题呢。"
王桂英假装没听出话中的挑拨:"他技术好,人又耐心,自然受欢迎。"
温涵似乎有些意外她的反应,又闲聊了几句就告辞了。临走前,她意味深长地说:"嫂子,你变化真大,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关上门,王桂英靠在门板上,长出一口气。与温涵的每一次交锋都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重蹈前世的覆辙。但这一次,她不会再被温涵的表面热情蒙蔽了。
三天后,刘婶来取裙子时惊喜万分:"桂英,这比新买的还好看!"她立刻穿上在镜子前转来转去,"我闺女下周结婚,你再帮我做件新衣裳行不?"
王桂英欣然答应。刘婶高兴地付了钱,还多给了两元:"值这个价!我回去就跟老姐妹们说,咱们这儿出了个巧手!"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邻居上门找王桂英改衣服或做新衣。她的小本子上记满了订单,收入虽然不多,但比在厂里做临时工强多了,更重要的是,这是她喜欢的工作。
周五晚上,顾东比平时回来得早,手里还拿着一个大纸包。
"仓库的边角料,"他把纸包放在工作台上,"李主任说以后有剩下的都可以给你。"
王桂英惊喜地打开纸包,里面是各种质地的布料,虽然都是小块,但正好适合做内衣。
"太谢谢你了!"她由衷地说,"这些布料够我用好久了。"
顾东点点头,目光扫过墙上贴着的订单记录:"生意不错?"
"嗯,都是邻居介绍的。"王桂英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问,"你觉得...我专门做这个怎么样?"
"辞掉厂里的工作?"顾东微微皱眉。
王桂英连忙解释:"只是临时工,工资低又累。做衣服我更喜欢,而且收入也不错..."
她越说声音越小,担心顾东会反对。毕竟在80年代初,有个正式工作才是正经事,个体户还不太被人接受。
顾东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你以前为什么不做?"
王桂英一愣,随即明白他问的是"前世"的她。她低下头:"以前...没自信,怕被人笑话。"
顾东看着她,眼神中有一丝王桂英读不懂的情绪:"做你擅长的,别管别人怎么说。"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王桂英心中的某道锁。她抬头看着顾东,发现他冷峻的脸上竟有一丝几不可察的温和。
"那我明天就去辞职。"她坚定地说。
顾东点点头,转身走向卧室,却又停下脚步:"对了,这个给你。"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本《服装设计与裁剪》,书看起来有些旧,但保存完好。
"今天去书店看到的,可能对你有用。"
王桂英接过书,翻开扉页,上面用钢笔写着"顾东,1980年购于北京"。这不是新买的书,而是他的藏书。
"这..."她惊讶地抬头。
"以前随便看的,"顾东轻描淡写地说,"放那里也是落灰。"
王桂英紧紧抱住书,感觉眼眶有些发热:"谢谢,我会好好用的。"
顾东嗯了一声,进了卧室。王桂英翻开书,发现里面有不少笔记,字迹工整有力,就像顾东本人。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位"丈夫"的了解,可能比想象中少得多。
这一晚,王桂英熬夜研读那本书,在灯光下勾勾画画,心中充满了久违的热情和希望。偶尔,她会抬头看向卧室的门,想起里面那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心中泛起一丝温暖的涟漪。
改变正在发生,不仅仅是在她的外表,还有她和顾东之间那堵无形的墙。这一次,她不会再让任何人,包括她自己,毁掉这段来之不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