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出口还是内销
深秋的风卷着细碎的煤灰,顺着刚推开的铁门往科研室里钻,像是无数细小的冰碴子往人骨头缝里钻。
可即便这样,也吹不散屋子里那股子绷得快要断弦的紧张劲儿。
几位上级领导没多余的话,只是目光跟鹰隼似的,先扫过那些沾着油污、零件散落的工作台,又掠过堆得乱七八糟的实验器材,最后,视线齐刷刷地定格在角落里那台黑白配色的太阳能热水器上。
胡厂长一路小跑跟在后面,后背的工装衬衫湿了好大一片,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安全帽的带子松垮垮地挂着,随着他的脚步一颠一颠的。
“领导,您瞧,这就是咱们厂子新搞出来的玩意儿!”胡厂长的嗓门比平时高了不少,带着点抑制不住的激动,他示意李辰溪赶紧演示,可抬手的工夫,袖口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游标卡尺。
“哐当”一声,金属碰撞的脆响在这过分安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刺耳,把角落里靠着墙打盹的技术员吓得一激灵,猛地抬起了头。
原本有些昏昏沉沉的大伙儿被这声响惊醒,立马跟上了弦似的,按照胡厂长刚才的吩咐忙活起来。
李辰溪深吸了一口气,掌心的老茧在控制面板上蹭了蹭,粗糙的触感让他稍微定了定神。
他转头和团队成员对视了一眼:老陈扶了扶往下滑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紧紧盯着测温仪,指尖就在旁边随时待命;小王攥着记录本的手指关节都泛白了,钢笔尖悬在纸页上方,就等着记录数据;李崇光站在领导旁边,喉结一上一下地动着,看得出来心里头挺紧张。
“嗡——”一声轻微的响动,设备启动了。
领导下意识地往前挪了半步,中山装的下摆扫过实验台边,带起一小片灰尘。
集热管在窗外透进来的阳光下慢慢透出暗红的光晕,表面那层特殊的涂层闪着细碎的金光,瞧着就像液态的火焰在金属管上缓缓燃烧。
“开始注水。
”李辰溪的声音听着挺平稳,可仔细听,能察觉到藏在里头的紧张。
老赵伸手转动阀门,水管立刻发出低沉的轰鸣,清水顺着管道哗哗地流进水箱,在大伙儿的注视下,设备的温控显示屏“啪”地亮起了蓝光。
李崇光看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里头一个劲儿打鼓,这要是出了岔子,他这个科长可担待不起。
“初始温度13度!”小王报数的声音刚落,空气一下子就像凝固了似的,连呼吸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领导的瞳孔随着温度计上的指针微微收缩,右手不自觉地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
温度一点点往上爬,过了30度的时候,领导忍不住开口问:“这用的什么燃料?”
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是被眼前的景象勾起了好奇心。
胡厂长赶紧接话:“啥燃料都不用!就靠天上的太阳!”
上级领导显然很震惊,之前在电话里听胡厂长说的时候,还没这么强烈的感觉,这会儿亲眼瞧见了,冲击力完全不一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温度计上的数字不断往上攀升,四十度、五十度……每跳一个数,大伙儿的心就跟着揪一下。
领导使劲揉了揉眼睛,好像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景象,可温度计上明明白白显示着62度,这可不是幻觉。
上级领导还是有点不放心,走到水龙头旁边,伸手一拧,滚烫的热水立刻“哗”地喷了出来。
他试探着伸手指碰了碰,突然的高温让他猛地后退半步,后腰撞到了身后的文件柜,发出“哐当”一声响。
“这……这怎么可能……”他喃喃自语,又把手伸进热水里搅了几下,水珠顺着袖口滴滴答答地落在锃亮的皮鞋上,留下一个个深色的印记。
“没接电源?也没加燃料?”他猛地转过身,一把抓住胡厂长的胳膊,力气大得让胡厂长忍不住吸了口凉气。
胡厂长的脸涨得通红,咧开嘴,露出被烟熏黄的牙,急声说:“真没有!全靠这太阳照着就行!”他的声音里带着点哭腔,既有成功的兴奋,又有被质疑的委屈。
领导松开手,脚步有些不稳地围着设备转来转去,时而蹲下身子看看水箱底部,时而踮起脚研究集热管的角度,皮鞋底在水泥地上摩擦,留下杂乱的痕迹。
他身后扬起细小的灰尘,目光紧紧盯着不断流出热水的热水器,镜片后的眼神很深邃,可那里面藏不住的激动还是溢了出来。
“胡厂长,”他停下脚步,声音压低了些,“这成果太大了,咱们得马上上报。
”话音刚落,胡厂长就从口袋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实验数据报表递了过去,纸页的边缘都被汗水浸得发皱了。
上级领导接过报表,心里琢磨着,胡厂长做事倒是挺稳妥,早早就把数据准备好了。
“让外贸部派最懂国际市场的人来,”他扯了扯有些紧的领带,金属领带夹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看看这东西在国外能不能打开销路。
能换外汇自然最好,要是不行,就先保证国内供应——北方的老百姓过冬,正缺这实用的东西呢。”
他的目光扫过李辰溪凹陷的眼窝,又瞧见老赵手上缠着的绷带,语气缓和了不少:“同志们都辛苦了,这不光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啊。”
科研室里的人听到这话,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纷纷摆手说这是应该做的。
上级领导还有别的事要处理,没在钢铁厂多待,很快就带着人走了。
铁门“哐当”一声关上后,科研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刚才的紧张劲儿还没完全散去。
直到小王忍不住“耶”地欢呼了一声,整个房间才像是活过来一样,热闹起来。
除了李辰溪和李崇光,其他人都挺振奋,这可是继空气炸锅之后,厂里搞出来的又一个好产品。
胡厂长没心思跟着庆祝,转身就往办公室跑,还有一堆事等着他处理呢。
这会儿,外贸部的大楼里也乱了套。
李部长刚挂了电话,一把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就冲向电梯,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
“让市场调研组的人带上近三年的国际能源设备报告!快点!”她对着对讲机大喊,脖子上的领带都歪到一边了。
“马上派车!咱们现在就去钢铁厂!”走廊里到处都是急促的脚步声,文件翻动的哗啦声中,有人不小心碰倒了饮水机,矿泉水“咕嘟咕嘟”地流出来,在地上积成了一片小水洼。
黑色的轿车飞快地驶过厂区大门,门卫老张眯着眼睛看,差点没看清车牌上的数字。
李部长从车上下来,高跟鞋在柏油路上踩出“噔噔噔”的急促声响,一路朝着科研室的方向走去。
“胡厂长,那太阳能热水器在哪儿呢?”她连寒暄的工夫都没有,把手里的公文包往实验台上一扔,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我们带了三个语种的市场分析员,还有欧盟最新的能源设备准入标准,都在这儿呢。
”说着,她拉开随身带着的文件袋,一叠厚厚的资料“哗啦啦”地铺满了半张桌子。
胡厂长见李部长这么急切,赶紧上前一步,脸上堆着笑:“李部长,您可算来了!这设备就在那儿,刚给领导演示完,效果好得很!”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朝角落里的太阳能热水器指去。
李部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目光在那台黑白配色的设备上停留了好一会儿,眼神里满是探究。
她往前走了几步,仔细打量着设备的每一个细节,从集热管到控制面板,再到水箱的结构,都看得十分认真。
“这集热管的涂层是咱们自己研发的?”李部长指着集热管表面那层闪着金光的涂层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惊讶。
“是啊,”胡厂长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这可是咱们团队的心血,李辰溪他们熬了好几个月才搞出来的,吸热效率比市面上现有的高不少呢!”
李辰溪站在一旁,听到胡厂长提到自己,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自豪。
他知道,这涂层的研发过程有多不容易,无数次的实验失败,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换来了现在的成果。
李部长又转头看向控制面板,上面的按钮排列整齐,操作界面看起来也挺简洁。
“操作起来复杂吗?普通人能很快上手吗?”她最关心的还是市场接受度,要是操作太复杂,老百姓可不愿意买账。
“不复杂,”李辰溪终于开口了,“我们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点,基本上就是一键启动,温度可以根据需求调节,老人家也能轻松操作。”
小王在一旁补充道:“我们还做过用户测试,找了厂里不同年龄段的工人试过,大家都说挺简单的。”
李部长听了,满意地点点头。
她又走到出水口,打开阀门,滚烫的热水立刻流了出来,水汽氤氲中,能看到水温表上的数字还在缓慢上升。
“这水温升得挺快啊,”李部长伸手试了试水温,忍不住赞叹道,“在北方冬天,太阳能资源相对少点,这设备也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吗?”这是她最担心的问题,毕竟北方的冬天日照时间短,气温又低,对太阳能设备的要求更高。
胡厂长拍着胸脯说:“李部长,您放心!我们早就考虑到北方的气候了,这设备在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而且保温效果特别好,就算晚上没太阳,水箱里的水也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温度。”
为了证明自己的话,胡厂长还让老赵拿来了之前的实验数据,上面详细记录了设备在不同温度、不同日照条件下的工作情况,包括水温上升速度、保温时长等数据。
李部长接过数据报表,仔细翻看着,时不时还会停下来问一两个问题,李辰溪和团队成员都一一耐心解答。
市场调研组的人也没闲着,他们围着设备,一边观察一边讨论着,时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其中一个懂德语的分析员还拿出欧盟的准入标准,和设备的参数进行比对。
“李部长,从目前来看,这设备在参数上基本符合欧盟的准入标准,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调整,比如安全认证方面,得按照他们的要求重新做一遍。
”那个德语分析员说道。
李部长点点头:“这些都是小事,只要核心技术过硬,其他的都好解决。
关键是这设备的成本怎么样?定价多少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提到成本,胡厂长的脸色稍微严肃了些:“目前成本还不算低,主要是集热管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不过要是能批量生产,成本肯定能降下来。
定价的话,我们初步打算定在一个老百姓能接受的范围内,争取让更多人用得上。”
李辰溪补充道:“我们还在想办法优化生产工艺,进一步降低成本。
另外,我们也在研究如何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要是能用个十年八年的,对消费者来说就更划算了。”
李部长听着大家的话,心里越来越有底了。
她觉得这台太阳能热水器确实是个好东西,既有技术含量,又实用,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应该都有很大的潜力。
“胡厂长,”李部长合上报表,语气坚定地说,“这事儿我们外贸部管了!你们赶紧把相关的资料整理好,我们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办理出口的各项手续。
市场方面,我们也会尽快制定推广方案,争取早日把这设备推向市场。”
胡厂长一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太好了!有李部长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我们一定尽快把资料整理好!”
科研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更加热烈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之前的紧张和担忧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李部长又和大家聊了一会儿细节问题,然后才带着市场调研组的人匆匆离开,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耽误。
看着李部长他们离去的背影,胡厂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抹了抹额头的汗水,笑着对李辰溪他们说:“大伙儿都辛苦了!今晚我做东,请大家吃顿好的,好好庆祝庆祝!”
“好耶!”小王第一个欢呼起来,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科研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之前那股绷得紧紧的紧张劲儿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李辰溪看着那台还在运转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在阳光下依旧散发着暗红的光晕,像是在诉说着它的不平凡。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但他有信心,他们的团队一定能克服困难,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为厂子,为老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