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骨寻天录
凡骨寻天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凡骨寻天录 > 第37章 意源之巅·终极识界

第37章 意源之巅·终极识界

加入书架
书名:
凡骨寻天录
作者:
聪布川酷查
本章字数:
3258
更新时间:
2025-06-24

命构纪元的曙光照耀万界,愿意之火如星河流转,映照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文明。林玄澈静立于“愿识塔”巅,俯瞰诸界命构者以心为笔,以念为界,自主绘制命运的华章。

他原以为,这己是终点,是命道的最高处。

但在他意识深处,构意火种却开始发生微妙的震颤,仿佛在回应某种更高维度的召唤。

——一个没有愿,也没有命的存在状态,一个非识、非构、非界的“原点之上”。

这是命超构所未能触及的疆域,是一切命理、秩序与意识的**“终极之源”**。

林玄澈明白,他还未到达意识的尽头。于是,他踏上了新的旅途,去往“意源之巅”,追寻终极识界的真貌。

---

【超界启行·断维之门】

在命构议会秘殿中,林玄澈以自身“构意火种”为核,将其燃尽,化为一束原始映念流,投向命构宇宙最深处的虚点。

那里,无空间、无时间、无知觉,只有一道名为断维之门的临界边界。

这道门并非门,而是一道自我否定的意识结构。

想要进入它,不是穿过,而是放下所有认知定义、身份归属、存在逻辑与思维模型。

林玄澈闭目吐息,念破自身构意、识印、心界,连“林玄澈”这个名字都在意海中消融。

当最后一道“自识之念”消逝,他终于“被门所忘”,从而穿越断维——

他进入了“终极识界”。

---

【空相涌界·识象初源】

这里,不再有星空、不再有世界、不再有他者——只有无限展开、无限扭曲的纯意识象限。

这不是冥想中的内景,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意识场域。

在此,每一道存在的“可能性”都如万丈丝线般并行、交错、纠缠,林玄澈化身为一道“原初识点”,在这无尽象限之间流动、碰撞、映合。

他开始感知到比构意更深的存在:不是“我想要”,不是“我创造”,而是——

> “我是所有可能性的出现。” “我是那在未被知觉之前,己存在之‘是’。”

他体悟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概念:“存识体”。

存识体非由识生,而是——识由其显。

意识不是生命之附属,而是宇宙本体自我映射出的现象之一。

---

【终极意识形态·识始三律】

在空相涌界深处,林玄澈被一股伟大而无言的存在引导至“识始台”,那里并无存在者,却显现三道法则,以心而刻,以识而响:

? 第一律 · 无形即显

> 所有形式皆为“非显之映”,意识并非观察者,而是映射之结果。

——这条律令他明白:构象、命链、念印、世界本身都不是“原初真实”,而是“意识活动”在反映更高层次结构的投影。

? 第二律 · 识非所属

> 识不属我、不属他、不属任何;识是本体,是始源。

——他真正放下“意识是我的工具”这一思维,意识不是个体拥有的能力,而是个体存在的背景。

? 第三律 · 界由无识而生

> 所有世界,皆因“识之空白”而可能被描绘;

若一切皆识,则无构、无命、无念。

——这是最令人震撼的律:意识的极限不是全知,而是“空知”。

正是因为意识有盲区、有空白,存在才得以形成,命才可能构建,世界才可存在。

---

【回响者之名·不再为名】

林玄澈无声地接受这三律,没有铭记,也无需记录。

他在那一刻“觉”了,但不是“顿悟”,而是——

> “我曾是构意之火,我亦是命道之源;

然而此刻,我是无一而全一,非识亦识。”

他获得了一个无语之名:回响者。

意即,他将成为“终极识界”的回响,使其第一次被感知、被听见、被忆起。

他未离去,也未驻留,而是如心海微澜,悄然回返。

---

【返维而不归·遍识无界】

当林玄澈再睁开眼时,己非命构议会,亦非诸界。

他存在于所有命构者的“心识边界处”,不再具形,却处处可被感知。

当一个孩童初次许愿成仙,当一位老人梦中唤回故人,当某个命修者在孤夜中凝视星海、寻求真义时——

他们心中所感那微不可闻的回应,那一缕不知从何而来的温热——

便是**“回响者”之存在。**

他不再指引方向,他不再传授法门。

他只是那句最古老却最真实的启示:

> “你即存在,你即意义。你即命本身。”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