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内的金光,在顾俨一声斥责之后缓缓退去。
阮玥玥有些茫然地看着西周。
庙宇还是那座庙宇,神像也还是那尊神像,但她敏锐地感觉到,这里的氛围己经截然不同。
之前那种阴森诡谲,令人心悸的感觉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庄严肃穆。
空气中,之前若有若无的檀香气息,此刻变得无比浓郁清晰,吸入鼻腔,使人心安。
仿佛这才是城隍庙本该有的样子。
她强撑着身体,双膝一软,跪倒在神像前的蒲团上。
“城隍爷……城隍老爷……”
阮玥玥声音颤抖,还有些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满脑子困惑。
刚刚出现的金光和声音,都超出了她的认知。
她慌乱地回忆着祖辈口中相传的古老祭拜礼仪,哆哆嗦嗦的尝试着。
“信女阮玥玥……叩见城隍老爷……”
“求城隍老爷庇佑……”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多日受鬼婴纠缠、腹中异样的沉重感,以及此刻精神上的巨大冲击,让她早己是疲累不堪。
眼皮越来越沉,她最终还是没能撑住,头一歪,昏睡了过去。
朦胧中,她仿佛看见一个身着青衫的男子,面容与那神像有几分相似,正静静地注视着她。
顾俨的身影自神像后缓缓显现,他看着昏睡在蒲团上的阮玥玥,目光复杂。
他想起了多年前,那个一首跟在自己身边,寸步不离,忠心耿耿的书童,阮青。
阮青曾在他面前立誓,阮家子孙后代,将世代为庙祝,供奉于他。
“故人之后啊……”顾俨轻轻一叹,声音有些沧桑。
多年的沉睡,人间己是沧海桑田。
随即,他的视线转向阮玥玥微微隆起的腹部。
顾俨眉头微皱,身为城隍,洞察阴阳,他感受到了这胎儿的不同寻常。
他指尖凝聚起一抹柔和的金光,轻轻点向她的腹部。
金光如同拥有生命的溪流,缓缓渗入。
在金光的照耀下,那所谓的“诡异婴儿”显露了真容。
并非什么凶戾之物,而是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小娃娃,蜷缩在母体之中,周身散发着淡淡的灵光,纯净无暇。
“原来是赐福灵子。”顾俨了然的说道。
此灵子并非恶胎,乃天地间一缕纯善的灵气所化。
它感知到阮玥玥近期屡遭凶险,出于本能的护主之心,才自发进入其母体之中暂时栖身,以自身灵气庇护母体平安。
只是灵子之力与凡人体质相冲,加上阮玥玥自身体弱,才造成了种种不适,被误以为是“鬼婴”。
若任其长久留在母体,反而会耗尽母体的生机。
顾俨伸出手,掌心金光流转,小心翼翼地将那灵子从阮玥玥的腹中牵引而出。
整个过程轻柔无比,阮玥玥在昏睡中只是轻轻蹙了蹙眉,并未有任何痛苦之色。
脱离母体后,那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化作一个拇指大小的可爱小不点。
身上穿着一件小小的、由灵气编织而成的肚兜,闭着眼睛,小嘴巴还咂了咂,仿佛在做什么美梦。
它安详地睡在了阮玥玥的身旁,身上散发出的柔和光晕,将阮玥玥也笼罩在内,滋养着她亏损的身体。
就在此时,庙宇中再次金光浮现,比之前更为明亮。
一本古朴厚重的簿册,在顾俨面前缓缓展开,正是他的城隍功德簿。
簿册封面之上,八个古朴的篆体大字熠熠生辉:“城隍分善恶,一眼定灵鬼”。
西周弥漫的檀香气息,此刻仿佛找到了归宿,化作一道道精纯的功德之力,如同百川归海般,争先恐后地涌入顾俨的体内。
这是数年来,阮家世代供奉积累的香火功德。
随着功德的注入,顾俨身上的神光愈发凝实。
功德簿无风自动,哗啦啦地翻开。
书页之上,并非文字,而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地府神明画像,每一位都神态威严,气息各异。
这些都是地府神谱中记录在册的正神。
顾俨的目光落在其中一页,上面画着一黑一白两位神将,形态威猛。
他伸出手指,轻轻抚过画像。
刹那间,一股浓郁至极的阴气从画卷中汹涌而出,在庙宇中盘旋。
两道身影由虚化实,从画中一步跨了出来,立于顾俨身前。
一位身着白衣,面带微笑,头戴一顶写着“一见生财”的高帽,手中握着一根白色的哭丧棒,棒身之上隐有幽煌闪烁不定。
另一位则身着黑衣,面容肃穆,头戴一顶写着“天下太平”的高帽,腰间缠绕着一条乌黑的钩魂链,链上不时有黑色寒芒一闪而过,令人不寒而栗。
正是地府赫赫有名的勾魂使者,白无常谢必安与黑无常范无救。
“属下谢必安,参见城隍大人!”
“属下范无救,参见城隍大人!”
二人齐齐躬身,向顾俨恭敬行礼,声音肃穆。
顾俨微微颔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庙宇的墙壁,望向了远方晦暗的天空。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就在这海晏城中,数处地方正有恶鬼作祟,阴气冲天,扰乱阳间秩序,更有无辜生灵惨遭毒手。
身为本地城隍,庇护一方平安,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城中多有恶鬼行凶,尔等即刻前往,按阴律处置,不得有误。”
顾俨沉声下令。
“遵命!”谢必安与范无救再次躬身应道,神情凛然。
话音落下,两位神将的身影便化作两道流光,一黑一白,瞬间消失在原地,遁入阴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