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
崇祯十三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崇祯十三年 > 第9章 黄河浊浪

第9章 黄河浊浪

加入书架
书名:
崇祯十三年
作者:
柳易十三
本章字数:
4576
更新时间:
2025-06-17

崇祯元年五月十西,辰时三刻。

黄河水在晨光中翻涌,像一条裹挟着泥沙的黄色巨蟒,撞击着宁夏卫的河岸。陈默站在临时搭建的木栈桥上,脚下的木板随着波浪起伏,远处的河面上漂浮着尸体和房屋残骸,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腐臭。

陛下,这是上游冲下来的,孙传庭指着一具的尸体,都是河套那边的百姓,上个月黄河决堤,整个村子都没了。

陈默皱眉,想起《明季北略》中记载的崇祯元年黄河决堤,溺毙数万。他蹲下身,用手捧起浑浊的河水,泥沙立即渗入指缝,像极了史书里那些模糊的血泪记载。

汤先生到了!王承恩的呼喊打断思绪。陈默抬头,看见汤若望在几个锦衣卫的护送下,推着一架木制模型走来,模型上标注着龙尾车水利图的字样。

陛下,传教士行了个礼,陕西话里带着兴奋,按照您说的梯级提水原理,咱们可以在黄河沿岸建十二座龙尾车泵站,把水引到贺兰山麓的屯田区!

陈默盯着模型,脑海中浮现出现代水利工程的剖面图。但黄河水沙含量太高,他指出,龙尾车的叶轮会被泥沙磨损,最多半年就会报废。

汤若望点点头,从帆布包里取出一个青铜叶轮,上面布满细密的斜纹:我让工匠在叶轮表面铸了防沙纹,仿照鱼鳞的结构,这样可以减少泥沙附着。

陈默接过叶轮,手指划过那些锯齿状的纹路,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博物馆见过的汉代水车模型。试试吧,他说,就从这里开始,建第一座泵站。

午时初刻,工匠们开始在河岸打桩。陈默脱下龙袍,只穿中单,亲自参与搬运木料。钱谦益惊呼着要阻拦,却被他挥手制止:朕要是连木头都搬不动,还怎么让百姓搬得动希望?

士兵和百姓们见状,纷纷加入劳动。一个老石匠看着陈默汗湿的中单,忽然跪下:陛下万金之躯,怎能做此粗活?这是要折煞小人啊!

陈默扶起他,看见他手上的老茧比自己掌心的还厚:您一辈子都在和石头打交道,手茧比朕的金銮殿还贵重,朕搬几块木头算什么?

老石匠愣住了,望着陈默眼中的诚恳,忽然转身对众人喊道:都听见了吗?皇上和咱们一起干!咱爷们儿还怕啥?

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劳动的号子声此起彼伏。陈默擦了擦汗,看见王承恩捧着官服站在一旁,眼中满是心疼,忽然想起现代的父亲,那个总是默默在背后支持他的男人。

给我递块木板,他对宦官说,别傻站着。

王承恩一愣,随即放下官服,卷起袖子加入搬运。阳光照在他苍白的脸上,汗水顺着下巴滴落,却笑得像个孩子,他从未想过,身为宦官,竟能像普通百姓一样,为了一个目标流汗出力。

未时三刻,泵站的基座初具规模。陈默坐在河岸上,啃着冷硬的窝头,看着汤若望指挥工匠安装龙尾车。忽然,一阵马蹄声传来,一名锦衣卫策马而至,递上一份急报。

陛下,锦衣卫校尉跪地,山西传来消息,晋商范永斗的商队被截获,现场查获粮食二十万石,马匹五百匹!

陈默手中的窝头掉在地上,沾满泥沙。范永斗呢?他问。

己被孙传庭拿下,正押送进京。

陈默点点头,忽然感到一阵眩晕,这是连日劳累加上饥饿导致的低血糖。王承恩慌忙扶住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烤红薯:陛下快吃,这是特意给您留的。

陈默咬了口红薯,甜香在口腔中散开,忽然想起米脂的小女孩,想起她指着自己破草鞋的天真模样。把这些粮食全部分给百姓,他说,一匹马也不许留,全部充入边军。

陛下,可是这些粮食...钱谦益欲言又止。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陈默打断他,粮食确实该留作军粮,但百姓饿死了,谁来当兵?谁来种粮?他望向远处正在吃草的瘦马,再说,朕己经让人从江南调粮了,用丝绸和瓷器换,晋商能做的生意,朕也能做。

申时初刻,龙尾车开始试运行。陈默屏住呼吸,看着叶轮缓缓转动,浑浊的黄河水被提升到三丈高的水渠中,顺着渠道流向干涸的农田。围观的百姓发出惊呼,有人跪下亲吻的泥土,有人捧起渠水一饮而尽,泪水混着泥水从脸上滑落。

成功了!汤若望激动地握住陈默的手,陛下,这是大明水利史上的壮举!

陈默望着蔓延向远方的水渠,忽然想起现代的南水北调工程。虽然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但此刻的成就感,却比任何论文发表都更让他热血沸腾。

这只是开始,他说,等十二座泵站全部建成,整个宁夏卫都会变成绿洲。

夕阳西下时,陈默登上河岸的土丘,俯瞰着正在忙碌的人群。龙尾车的叶轮在金色的阳光下闪烁,像一架架巨大的风车,转动着希望。远处,孙传庭正在指挥士兵搭建临时粥棚,炊烟袅袅升起,混着黄河水的腥气,竟成了他闻过最温暖的味道。

陛下,钱谦益走来,手里拿着一份《晋商处置方案》,关于范永斗等人,属下建议...

别急,陈默打断他,先让百姓吃饱饭,其他的事,明天再说。他摸出怀表残件,齿轮在夕阳下泛着红光,像一颗跳动的心脏,你听,他忽然说,黄河的声音。

钱谦益一愣,侧耳倾听。涛声依旧,但似乎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是劳动的号子,是孩子的笑声,是碗勺碰撞的声音。

那是重生的声音,陈默轻声说,是大明的心跳!

夜幕降临时,陈默躺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听着黄河的涛声。王承恩坐在帐篷外,守护着熟睡的天子,手中握着那块怀表残件,齿轮在月光下轻轻转动,像在丈量着时间的厚度。

这一夜,黄河水依旧奔涌,但在龙尾车的引导下,它第一次不再是毁灭的象征,而是希望的源泉。陈默在梦中看见,贺兰山麓的屯田区长满了绿油油的红薯藤,士兵们穿着新盔甲,百姓们捧着的粟米,脸上洋溢着笑容——那是他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换来的笑容,是他心中的大明该有的模样。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陈默忽然惊醒,摸出袖中的齿轮。他知道,前方还有无数挑战,但只要有这些齿轮在转动,只要有百姓的希望在燃烧,他就不会停下脚步。

王承恩,他轻声唤道,天亮后,咱们去下一站。

宦官站起身,望向东方渐亮的天空,重重地点了点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