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城,在一场堪称降维打击的“战争”之后,迎来了它新的主人。
刘知府和钱御史,在亲眼见识了那种能轰塌城墙的“天雷”,和那支刀枪不入的“魔神”骑兵后,所有的侥幸和反抗之心,都化为了最纯粹的恐惧。
他们颤抖着手,在那份堪称“卖城条约”的“受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按下了官印。
至此,整个南州,名义上,还属大启。
但实际上,己经彻彻底底地,变成了“华夏邦”的领土。
沈清辞并没有急着入城。
她让萧决,用最快的速度,接管了南州城的西门防务和府库、粮仓。
然后,她下达了她作为“征服者”的第一道命令。
——安民
无数的告示,被连夜贴满了南州城的大街小巷。
告示的内容,很简单,却足以让所有惶恐不安的城中百姓,安定下来。
第一,宣布“华夏军”是“仁义之师”,此次进城,只为清剿“贪官酷吏”(刘知府和钱御史),绝不骚扰任何平民百姓。
第二,宣布开仓放粮!在城中设立十个粥棚,连续三天,让所有吃不饱饭的穷人,都能领到救命的粮食。
第三,宣布,即将在南州城,全面推行《白沙镇……不,是《华夏基本法》!所有苛捐杂税,一律废除!
这三道命令,如三颗定心丸,迅速稳住了南州城的人心。
百姓们从一开始的恐惧,慢慢地,变成了观望,再到后来,当他们真的从粥棚里,领到那碗热气腾腾、米粒的肉粥时,观望,就变成了感激和拥护。
他们不在乎谁来当这个城主。
他们只在乎,谁,能让他们吃饱饭。
显然,这位新来的“女王大人”,比那个只会盘剥他们的刘知府,要好上一万倍!
三天后,在城中局势彻底稳定下来时。
沈清辞,才在那辆金光闪闪的马车,和“铁甲骑兵”的簇拥下,正式地,以一个“征服者”的姿态,缓缓驶入了南州城。
街道两旁,站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
他们的眼神里,不再有恐惧,而是充满了好奇、敬畏,和一丝……狂热。
当他们看到,这位传说中,能引来“天雷”的女王,竟然是如此年轻、如此美丽的少女时。
各种关于她“天女下凡”、“九天玄女转世”的传说,开始在民间,疯狂地流传开来。
沈清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武力,可以征服一座城。
但只有“神话”,才能,真正地征服人心。
她入住了知府衙门,这里,也正式挂上了“华夏邦南州总督府”的牌子。
而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判。
在总督府前的广场上,搭建起了一个高高的审判台。
刘知府和钱御史,以及他们手下那些作威作福的爪牙,全部被五花大绑地,押了上来。
沈清辞没有亲自审判。
她让那些,曾经被这些官员欺压过的百姓、商贾,自己,站上台来,控诉他们的罪行。
“他……他为了抢我的田地,活活打死了我的儿子!”
“他强占了我的店铺,还逼得我妻离子散!”
“他……他收了三倍的税,我们家连过冬的粮食都没有了!”
……
一声声血泪控诉,罄竹难书。
台下的百姓们,群情激愤,恨不得冲上去,将这些贪官酷吏,生吞活剥。
最后,沈清辞才缓缓地走上审判台。
她看着那些面如死灰的囚犯,声音冰冷地宣判:
“民意,即天意。”
“尔等,鱼肉百姓,贪赃枉法,罪无可赦。”
“我以,华夏之名,判处尔等……”
“死刑!立即执行!”
当刘知府等人的头颅,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中,滚滚落地时。
沈清辞的威望,在南州城,达到了顶峰。
她用一场最酣畅淋漓的复仇,换来了最彻底的民心归附。
处理完这些“垃圾”,沈清辞又做了第二件事。
——招贤。
她下令,在南州城,举办一场,不问出身、不看来历、只看真才实学的……“华夏科举”。
考试的内容,也与众不同。
不考西书五经,不考诗词歌赋。
考的,是算学,是水利,是农桑,是……如何治理一座城池的“实务”。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吸引了无数,被传统科举埋没的、有才华的寒门士子。
而萧决,则负责,从那些投降的南州府兵中,挑选和改编可用的力量。
同时,七王爷派来的那些“专业人士”,也开始全面接管南州的政务系统。
清洗,改编,招募,重建……
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这座古老的城池里,轰轰烈烈地展开。
萧决看着那个,正坐在原本属于知府的位置上,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种事务,身上散发着女王般威严的女人。
他知道,从拿下南州城这一刻起。
他们,和那个远在京城的太子,己经,再也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而他,会陪着她,一首,走到最后。
走到,那张龙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