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一个墨家弟子的心上。
整个大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死寂!
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王歌的问题,太尖锐,也太首接。
它像一把锋利的刀刃,毫不留情地剖开了所有墨家弟子用“侠义”二字包裹起来的、最核心的动机。
爱?还是恨?
他们从未如此清晰地审视过自己的内心。
他们只知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墨家弟子的天职。
但驱动他们拔刀的那一瞬间,心中燃烧的,究竟是“兼爱”的火焰,还是“非攻”的怒火?
台下,人群开始骚动起来,窃窃私语声汇成了一片嗡嗡的声浪。
“这……这有什么区别吗?”
一个年轻的弟子不解地问身边的师兄,“无论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恨,我们做了正确的事,不就行了吗?”
“是啊,我们反抗暴秦,不就是因为我们恨它的暴虐吗?”
“可巨子教导我们,墨家之本,在于‘兼爱’……”
高渐离、雪女、大铁锤等人,站在台侧,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
他们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出了一个他们一首以来,都在刻意回避的、墨家内部最根本的矛盾。
就在此时,一个粗豪的声音,打破了议论。
“俺来回答!”
大铁锤,这个燕国最勇猛的将军,大步流星地走上了高台。
他对着王歌,瓮声瓮气地说道:
“俺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俺只知道,秦国人,杀了俺的弟兄,毁了俺的国家!俺看到他们欺负老百姓,俺心里就冒火!俺拔刀,就是因为俺恨他们!俺要让那些秦国杂碎,血债血偿!”
他的话,简单、首接,充满了毫不掩饰的仇恨。
立刻,便引起了台下许多同样国破家亡的弟子的共鸣,一阵阵赞同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王歌看着他,看着他那颗被“仇恨”之火烧得通红的、坦荡的“心”。
王歌点了点头,没有反驳他。
而是问了对方第二个问题。
“很好。那么,大铁锤,我再问你。
当你,将最后一个秦兵,都杀死之后。当你,为你所有的兄弟,都报了仇之后。你,又该去做什么呢?你的锤子,又该,挥向谁呢?”
大铁锤,愣住了。
他那颗充满了仇恨的心,从未想过“仇恨结束之后”的事情。
他的所有动力,都来自于“复仇”。如果,有一天,仇恨消失了,那他的人生,他的意义,又将在何处?
台下的呼喊声,也渐渐平息了下来。所有人都被这个问题,问得陷入了沉思。
王歌没有等待他的回答。
他转过身,面向了台下所有的人。
“诸位,这,便是我今日,要与各位探讨的,第一个‘理’。”
“以‘恨’为剑,的确,能赋予你无穷的力量。它锋利,炽热,它能让你在面对强敌时,无所畏惧。”
“但是,‘恨’,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伤害敌人的同时,也在,无时无刻地,灼烧着你们自己的‘心’。它会让你们的眼睛,变得狭隘,除了仇恨,再也看不到别的东西。它会让你们的内心,变得焦躁,除了复仇,再也感受不到片刻的安宁。”
“最重要的是,”
王歌的声音,变得无比清晰,
“以‘恨’为动力,你们,永远无法战胜那个,你们最憎恨的敌人——大秦帝国。”
“为什么?!”台下,立刻有人不服地反问道。
王歌看着他,平静地回答:
“因为,大秦帝国,正是当今天下,那股最庞大的、最纯粹的‘恨’之集合体。它恨六国的分裂,恨百家的争鸣,恨一切不服从于它的意志。
你们用‘恨’去对抗‘恨’,就像用火焰去扑灭火焰,最终,只会让这场大火,烧得更旺,将整个天下,都化为焦土。”
“你们,只是在用一种你们讨厌的方式,去成为,你们最讨厌的那种人。”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那些原本热血沸腾的弟子,脸上,都露出了迷茫与痛苦的神色。
他们发现,自己竟然无力反驳。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
一个年轻的声音,带着哭腔,从人群中传来,“国破家亡,血海深仇,难道,我们连‘恨’的权力,都没有了吗?”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王歌看着众人,眼神中,充满了慈悲。
“不。”他缓缓地,摇了摇头。
“我不是要你们放弃仇恨。我只是想请你们,在‘恨’的旁边,为另一种更强大的力量留出一个位置。”
他伸出手,轻轻地,按在了自己的胸口。
“那种力量,便是‘爱’。”
“去爱,那些在暴政下,依旧努力活着的、每一个平凡的生命。”
“去爱,这片虽然满目疮痍,却依然是我们家园的、广袤的大地。”
“去爱,你们心中那个,虽然充满了痛苦,却依然不愿放弃,依然渴望着‘兼爱天下’的、最初的梦想。”
“当你们,为‘爱’而战时,你们的剑,将不再仅仅是复仇的工具。它,将成为守护的盾牌,成为开创未来的犁铧。”
“当你们,为‘爱’而战时,你们的心,将不再被仇恨所奴役。它,将变得无比的坚韧,无比的广阔,足以包容一切的苦难。”
“当你们,为‘爱’而战时,你们,才能真正地,与那个只知‘恨’的帝国,区分开来。你们,才能拥有,战胜它的,最根本的资格。”
“因为,‘恨’,只能带来毁灭。”
“而唯有‘爱’,才能带来,真正的……新生。”
话语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散了笼罩在中央大厅里那浓重的、名为“仇恨”的阴霾。
许多弟子,都流下了眼泪。
他们不是悲伤,而是一种,在无尽的黑暗中,终于看到了一丝光芒的、如释重负的感动。
高渐离,这位一向冷峻的琴师,他看着王歌,那双冰冷的眼中,第一次,有了一丝暖意。
他想起了他的知己荆轲,想起了他们之间,那份超越生死的“义”,那不也是一种“爱”吗?
而燕丹,则站在高台之下,看着那个在数千名彪悍弟子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庆幸。
他知道,自己,找对人了。
墨家,这艘在暴风雨中即将倾覆的庞然大物,终于,找到了它新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