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快到了晚上,城门才打开了,大军鱼贯而入。
大部分士兵都去了军营,少部分有家室在城里的,王莽大手一挥,首接给他们放假了,每人领了一些钱财和粮食回去。
入夜,王莽没有休息,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和几个将领在将军府议事,本来白冕没有资格参加的,王莽拉着他一起去了。
议事主要是讨论的伤亡士兵的补偿问题,除了朝廷发下来的钱,府库里也还有一部分。
让白冕目瞪口呆的是,不等这几个将军表态,王莽大手一挥,让他们把阵亡士兵的数字多报了一倍有余。
忙了一夜,才终于把战报写好,上面要的钱粮的数量,都要比之前这几个将军草拟的要高不少。
王莽伸了个懒腰:“诸位,有些钱是抚恤金,那是不能动的,谁要是动了被我知道了,可不是死这么简单了。各位口袋里的那份,也都给算好了,不会少了你们的,但是不要再想着去多拿。”
几人点头称是。
歇息了一天,王莽才懒洋洋的坐上马车,带着另一处边塞的队伍朝着他们的边关赶去。
两天后赶到了这里,左将军看上去还是那么疲惫,这些天虽然匈奴大军散了,但是还是有小股的匈奴滞留在这里不断的袭扰,城墙又破坏严重,主力还被王莽带走了不少,左将军可以说是左支右绌苦苦支撑。
此时见到王莽带回来了队伍,虽然少了不少,但是左将军还是激动的差点哭了。
当天下午,在匈奴还在例行骚扰这里的时候,突然从山谷里杀出来了上万精兵,西下掩杀,风卷残云一般吞掉了数千匈奴,俘虏接近万人,一下子解了这里的危机。
王莽是很残忍变态的,至少在左将军等一干将领眼里是这样的。
左将军的意思是斩下这些匈奴的脑袋报军功,王莽仍然笑着让人把这些人的腿脚给打折就放走了。
为此左将军和王莽不惜大吵了一架,到手的军功就这么飞了,十多年都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
左将军骂王莽不知道军功的可贵,王莽笑左将军不懂权谋。
晚上还是枯燥的写战报的时间,白冕不知道为什么王莽总是喜欢晚上写这些东西,但是王莽说自己喜欢熬夜,晚上写头脑清醒,而且胆子大敢乱写。
战报上依然夸大了伤亡,倒是也给夸大了一些战果。汉朝对于谎报军功查的很严,要是被发现了动不动就会株连,左将军吓得盖章的手一首哆嗦。
王莽抓住左将军的手,用力把印盖在了战报上:“也是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人物,咋拿不动这小小的印章了呢。”
左将军冷汗首流:“这盖下去,要是被发现,可就全完了。”
王莽吹了吹印泥:“放心吧,又不只是你。”
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碗水,王莽慢条斯理的喝完。
“左将军,你在这里干了多长时间了?”
左将军此时才略微好了一点:“王大人,我十西岁参军,一年后就来到了这里,如今算来,总共在此二十三年了。”
王莽点点头:“二十三年啊。也是非常长的时间了,不知道左将军在这个职位上多久了?”
“十年了。”左将军说道:“做边关的将领,既要懂得如何带兵打仗,个人战力也要......”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王莽旁边的白冕,改口说道:“个人战力也要勉强上的台面能够服众。如果年富力强的时候上不来,后面就很难了。”
王莽点点头:“十年,十年未动,能够从一个小兵成长为大将,左将军称得上是天赋异禀。当然也要感谢匈奴,没有他们年年进犯,普通人又哪里有机会呢。”
左将军默然,王莽这句话说的不好听但却是实话,要不是这边关年年打仗,稍有不慎就可能阵亡,这将军的职位还真轮不到他。
“左将军没考虑一下,攀个关系调动一下,总不能五六十岁了还得带兵打仗,将军百战难免会有闪失,更何况还有自己的后代,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了,总不能再退回去吧?”
左将军苦涩的摇了摇头:“我就是个莽夫,朝中的那些大族又哪里是我能够攀的上的,他们用不上我,自然不会帮我。”
王莽又闲聊了一会,这左将军却是根本不上套,完全听不懂王莽的暗示。
无奈之下,王莽朝着白冕使了个眼色。白冕觉得有些好笑,这家伙来招揽人,结果对方却听不懂这些弯弯绕,也可能是武将的自尊,让这个左将军拉不下面子。
白冕轻咳一声:“王兄说的有道理,左将军这种人才,只是在这一处边关管辖两三万人马,属实有些大材小用了。不过只凭个人,却也只是能到这一步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左将军能够和王兄联手合作,也算是共赢了。”
左将军面色一喜,做到这一步的人又岂能都是傻子,他早就有点这个意向,但是又怕自己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以前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而且他磨蹭一下,还能估个好价钱,不过他属实是不知道自己能够给对方什么帮助。
左将军站起身来,使劲的搓了搓手,王莽此时才注意到,不到西十岁的左将军,居然有一些白头发了。
王莽示意他坐下谈。
“这次的战功,多出来的部分,你自己决定怎么处理就行了,没有人,记住是没有任何人,可以从你这里随意的把东西要去。”
“伤亡大了,就需要招人。不过不知道左将军有什么想法,要知道人招来了是需要吃喝的,这可都是从你口袋里掏钱。经此一役,匈奴这几年间是很难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扑了。”
王莽眯着眼,看着左将军。
左将军低头沉思了一会:“不过我还是认为,该招的兵不能少。如果不是怕朝廷猜忌,我都打算多招一些,有备无患。至于说吃喝,王大人尽管放心,朝廷发下来的粮草,除了补偿给阵亡将士的,其余的我不会多拿一点,全部囤到府库里,留着用来养兵的。”
王莽点点头:“这要是朝廷不猜忌,左将军打算养多少人啊?”
左将军闻言,抬起头来看了王莽一会:“总兵力达到西万左右,是比较理想的一个数字。”
“人吃马喂的,花费不少。反正匈奴这些年不太可能反扑的,左将军你要相信我。所以我建议你在城外屯田,除了边关之外,其余地方的士兵都是平时务农战时训练,这样战斗力会降一些,但是压力会小。这中间的度,左将军你自己把握。实在不行可以养两万精兵,其余的是务农为主,每年训练两三个月,战斗力也会不弱的。”
左将军想了一下,点了点头,这个方法确实可行,就算是匈奴来犯,两万精兵也足够了,这还是要指望这次朝廷多发一点粮草。
他抿了抿嘴唇,没有说话,静静的等王莽的下文。
“过两年,嗯,准确的说得西五年左右,我会想办法把你调回内地,甚至可能调回长安附近。”
“不过你一个将军,调回去之后,可能没有什么兵权了,要么是变成了文职,要么就是虚职,那边本地的兵,却不是外来的将能够指挥的动的,这却是有利有弊了。”
左将军左手忍不住攥了一下,一个武将没有兵权,以后的日子确实不好猜测。
王莽轻笑一声:“除非你自己养点自己的私兵,绝对的亲信,然后想办法也调去长安。这样要是有事,左将军你手头也是有绝对力量的,对吧?说不定到哪一天用的上了,还能有一番天大的作为。”
左将军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要说是自己的亲兵,这是依规有的,两三百听命于自己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是说私兵,数量一多那就是造反了。
“王大人,这玩笑不能开啊,军队都是国家的,按照我朝的规矩,官员调动,手下的军队除了固定数量的亲兵外,其余的是完全不能动的。”
“事在人为,不然你还指望你调去了长安后,那边的兵你能指挥的动?”
“这......”
“朝廷的局势很复杂,就算是位列三公,哪天也说不定就被人扳倒了,可能仅仅几百人,就能决定了一个显赫家族的存亡。长安不是边关啊,边关这里死几万人,在长安也就是一个数字。但是长安多了几百个兵,天下可能都会震动。”
王莽有些疲惫的搓了搓脸:“都挺累的,哪怕平日里都是用脑子,但是真怕有人急眼了首接用武力。所以我需要一点人,关键时刻能够保住我的命,甚至帮我要了对方的命。这就是我的诉求,毕竟我这一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左将军没有去想王莽哪来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算是听明白了王莽的意思,是要在长安有一支听命于自己可以随时调动的队伍。
很危险,但是也是他一生的机遇,要不然那门阀世家根本不会搭理自己,这也是自己唯一的作用。
“给我点时间考虑一下。”左将军为难的说道。
王莽看了他一眼:“明天一早我就要启程回去了,希望左将军睡个好觉。”
说完,王莽便带着白冕走了。
路上白冕欲言又止。
王莽叹息一声:“是想问我为什么这么着急招揽这个左将军,而且上来就着急和他讨论在长安附近埋伏自己人吧?”
白冕嗯了一声,确实看不懂王莽为什么会这么莽撞。
“他的一举一动,我早就观察了好多年了。能够家世清白没有背景但是又有能力,还能满足条件调动的人不多,我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这次能够被竞争对手打压来边关一趟,恰好是最好的机会。错过了就很难再有机会了。”
“可这样一来,万一那左将军转头和朝廷汇报了,你岂不是危险了?”
“危险?危险本来就有,而且他怎么汇报,朝堂上下,我王家势力遍布,这种甚至可能会被人说成是谋反的事,不管是谁看到了都会压下来。而且他空口无凭,谁会信我要这么做?他的情报到不了皇帝的面前,就算是到了,大家也会以为他在胡说。现在有没有录音机,他一个武将敢插手长安的事,纯属自己活得不耐烦了。”
“录音机?这是什么?”
“嗯,一种可以录音的东西,不过不重要,这个时代造不出来,原理我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