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风云录
大明洪武风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洪武风云录 > 第32章 暗流涌动,人心难测

第32章 暗流涌动,人心难测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洪武风云录
作者:
上山的道
本章字数:
5582
更新时间:
2024-12-13

然而,时光仿若指尖流沙,悄然无声地缓缓逝去,功臣庙却似一颗在大明广袤苍穹之下愈发璀璨夺目的星辰,熠熠生辉,声名远扬。每日里,前来瞻仰、祭拜的百姓络绎不绝,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颂歌不绝于耳,孩童们围聚在周边听老人们讲述功臣故事,那虔诚庄重的氛围,仿若一层神圣光辉,笼罩着整座庙宇。可就在这般尊崇祥和、万民敬仰的表象之下,平静湖面却仿若被一双隐匿暗处的黑手悄然搅动,泛起丝丝诡谲涟漪,暗流汹涌地涌动起来,潜藏已久的危机,恰似破土的毒蛇,开始悄然滋长、肆意蔓延。

曾几何时,那些往昔在蒙元时期尽享荣华富贵、权势滔天,整日过着奢靡无度、仆从成群日子的没落贵族,如今却在改朝换代的滚滚洪流之中被无情拍落凡尘。家道中落的他们,守着几间破壁残垣的老屋,数亩贫瘠荒芜的薄田,勉强维持着生计。往昔与今朝的巨大落差,仿若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横亘在他们心间,满心的酸涩与嫉妒仿若熊熊燃烧的业火,将他们仅存的理智焚毁殆尽。于是,这些人趁着夜色掩护,隐匿于市井小巷的阴暗角落,压低声音,阴阳怪气地散播着恶意谣言:“哼,瞧瞧这朝廷干的好事,建这么个庙,大把大把的银子跟往水里扔石头似的,眨眼就没了踪影,百姓还不是照样穷苦!上头那帮当官的,整日就琢磨着这些个面子工程,哪管咱百姓是死是活哟,真真是劳民伤财呐!” 这般流言蜚语,仿若裹挟着剧毒的暗箭,悄无声息却又精准狠辣地在百姓间肆意散播开来,一时间,街头巷尾都被这股阴霾笼罩。

起初,淳朴善良、一心只为安稳过日子的百姓们听闻这些传言,大多面露犹疑之色,将信将疑地私下议论着。毕竟,功臣庙建成之后,每逢盛大祭祀之日,那庄严肃穆的典礼、祈愿时萦绕心头的安宁祥和之感,众人皆是有目共睹;庙里供奉的功臣石像,仿若承载着历史厚重记忆,静静凝视苍生,给予大家无形的慰藉。可这流言听得多了,又说得煞有其事,仿若有理有据,百姓们心底那原本笃定的信念,也难免泛起丝丝涟漪,犯起嘀咕。

茶馆里,本是大伙忙碌一天后,惬意喝茶歇脚、谈天说地、分享家长里短的悠闲去处,此刻却因这事仿若炸开了锅,掀起一场激烈争执。卖菜老汉身形佝偻,满脸皱纹仿若历经岁月风沙侵蚀的老树皮,粗糙干裂的大手重重地把菜篮子往桌上一放,瓮声瓮气地嘟囔道:“咱每日天还没亮就爬起来,扛着锄头进菜地,弯腰驼背在泥地里刨了一整天,累得腰酸背痛,就盼着能多卖点菜,换些银钱养家糊口。好不容易挣来的那点辛苦钱,还得乖乖交税,结果呢?倒像是全拿去养着这庙了!咱自个儿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孩子饿得哇哇直哭,衣裳破了都没钱补,哪有余钱供这劳什子庙花销哟,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言语间满是愤懑不平与委屈无奈。

书生小刘彼时正坐在一旁角落,手捧一本古籍,看得津津有味。他平日里就痴迷史书典籍,对大明开国功臣们的英勇事迹更是烂熟于心,仿若那些热血奋战、舍生忘死的场景就在眼前。此刻听到卖菜老汉这番抱怨,“啪” 地一声合上书册,蹭地一下站起身来,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微微凸起,赶忙大声反驳:“此言差矣!老丈您怕是一时糊涂了。您且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若无功臣们当年拼死开国,在沙场上浴血奋战,舍生忘死,赶走那残暴无道、肆意欺压百姓的蒙元政权,咱这会儿怕还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受尽欺凌呢,指不定哪天小命就没了,哪还能奢望如今这般安稳太平的日子?修建功臣庙,不过是花费些许钱财,这是铭记功臣们盖世功绩,传承先辈精神,更是护佑咱大明千秋万代国本的要紧事呐,些许花费与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老丈切莫因几句流言就乱了分寸。”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得仿若能滴出水来。那些心怀叵测、整日盘算着如何争权夺利、排除异已的奸臣,瞅准这流言蜚语掀起的风波,仿若饥饿许久的恶狼盯上猎物,妄图借题发挥,拿这毫无根据的传言当作把柄,弹劾主持建庙的工部官员贪污工程款项。只见他们满脸义愤填膺,上前几步,在御前危言耸听,添油加醋地禀报道:“陛下,臣听闻那功臣庙修建花销远超预算,账目混乱不堪、含糊不清,诸多款项去向不明。臣严重怀疑有官员罔顾国法,中饱私囊,肆意挥霍民脂民膏,这可是欺君罔上、辜负圣恩的大罪啊!长此以往,必定引得民怨沸腾,危及社稷安稳,望陛下速速严查,还百姓一个公道,彰显朝廷清明!”

朱元璋端坐于那雕龙刻凤、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身着威严庄重、绣满金龙的衮服,头戴彰显帝王无上权威的十二旒冕旒,本正与群臣商议关乎民生、军事的重要国策。听闻这话,脸色瞬间阴沉如墨染乌云,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可怖天色,龙颜大怒。他猛地一拍龙椅那精雕细琢、镶嵌美玉的扶手,“砰” 的一声闷响仿若惊雷,震得朝堂之上众人皆是心头一颤,怒声呵斥道:“朕下令修建功臣庙,本是出于敬重功臣、彰显其荣耀,激励后世子孙忠君爱国之深意,耗费如此心力,若真有人敢在其中动手脚、贪墨公款,那是公然践踏国法、亵渎英灵,绝不能轻饶!这不仅是对朕旨意的忤逆,更是对大明江山根基的严重破坏,罪无可恕!” 说罢,锐利仿若寒星的目光仿若实质般扫向阶下群臣,众人皆颔首低眉,不敢直视;而后,朱元璋看向负责查案的锦衣卫指挥使蒋云,眼神冷峻仿若寒霜笼罩,冷酷下令:“蒋爱卿,朕命你即刻率精锐人手,打起十二分精神,细细盘查账目,每一笔收支明细、每一项物料采买来源与去处,乃至工匠薪酬发放,都给朕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有猫腻,一个都别放过!不管涉及何人,哪怕是皇亲国戚、朝廷重臣,一律严惩不贷!务必还功臣庙一个清清白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锦衣卫指挥使蒋云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身姿挺拔仿若苍松,高声回道:“遵旨!陛下放心,卑职定当殚精竭虑,率弟兄们竭尽所能,揪出幕后黑手,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还功臣庙一片澄澈晴空。若有奸佞作祟、妄图混淆视听,卑职定让其无所遁形,插翅难逃!” 言罢,起身,带着身后一群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浑身散发着肃杀之气的锦衣卫匆匆而去,脚步声在空旷大殿内回荡,仿若阵阵催命鼓点,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森然肃杀之气。

一番紧锣密鼓、滴水不漏的彻查之后,真相仿若拨云见日,大白于天下。果真是小人诬告,那些没落贵族纯粹因嫉妒生恨,蓄意编造谣言,妄图搅乱时局;奸臣们则是心怀鬼胎,妄图浑水摸鱼,借污蔑朝廷命官之机,为自已谋权谋利、铲除异已。朱元璋得知结果,再次临朝,神色威严仿若天神下凡,怒目圆睁,仿若喷火:“朕向来秉持赏罚分明之准则,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今查明乃是小人作祟,恶意诋毁功臣庙、污蔑朝廷忠良,实在可恶至极,天理难容!造谣者、诬告者,一个都别想逃脱法网,统统按律严惩,昭示天下,以儆效尤!朕要让世人皆知,敢在朕眼皮子底下耍弄心机、扰乱朝纲,绝没有好下场!”

随着惩处令铿锵有力地下达,相关人等纷纷被捉拿归案,或被流放至荒无人烟、环境恶劣的边疆之地,饱受风沙苦寒之苦;或被打入阴森可怖的大狱,在暗无天日之中受刑赎罪。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百姓们得知真相后,纷纷唾弃那些造谣生事之人,功臣庙重归往昔安宁祥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