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
灭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灭宋 > 第6章 贾似道掌权

第6章 贾似道掌权

加入书架
书名:
灭宋
作者:
黑天蛮王
本章字数:
4560
更新时间:
2024-12-11

至元十一年,秋意如汹涌的潮水般席卷而来。萧瑟的风带着丝丝透骨的凉意,无情地席卷着苍茫大地。枯黄的树叶在狂风中瑟瑟发抖,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是岁月流逝所奏响的悲怆挽歌。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但在这炽热的季节里,却弥漫着一股无法言说的悲凉气息。癸未之日,宋度宗在嘉福殿突然驾崩,年仅三十三岁的他,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

宫廷之中,一片肃穆凝重,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白色的帷幔如幽灵般在风中摇曳,发出呜呜的哀鸣,那声音如同逝者不甘的叹息,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宫女和太监们默默地忙碌着,脸上写满了哀伤与无奈。

皇帝的离世,让整个国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宫廷内外,人们纷纷穿上素服,哀悼这位年轻而不幸的君主。街头巷尾,百姓们默默祈祷,希望新的皇帝能够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在这个悲伤的时刻,大臣们紧急商议着后续的事宜。他们必须尽快确立新的皇位继承人,以稳定局势,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转。而对于那位刚刚逝去的皇帝,人们只能默默地怀念,将他的英名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贾似道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巧妙地推波助澜,将嘉国公推向了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皇位宝座。他的眼神闪烁着狡黠与贪欲的光芒,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流露出他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对掌控朝局的野心勃勃。

这位机智过人的权臣深知,只有站在权力巅峰,才能真正左右天下局势。他不择手段地操纵着宫廷内外的各种力量,让他们相互制衡、相互争斗,自已则坐收渔翁之利。他巧妙地利用人心的弱点,让众人为他所用,成为他实现私欲的工具。

然而,朝局如同一叶孤舟,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面对内忧外患的重重困境,贾似道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掌控一切的决心。他坚信,只要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就能够化解危机,重塑王朝的辉煌。

于是,贾似道开始施展他的权谋手段,一步步巩固自已的地位。他排除异已,提拔亲信,让自已的势力日益壮大。同时,他也不忘收买人心,用甜言蜜语和小恩小惠来笼络那些对他有用之人。

在这个充满阴谋与算计的朝堂之上,贾似道犹如一只狡猾的狐狸,游刃有余地穿梭其中。他的每一步棋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次决策都暗藏玄机。而他那颗渴望权力的心,也越来越炽热,似乎永远无法满足。

在这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下,京湖制置使汪立信心急如焚,忧国忧民之情如烈火般灼烧着他的内心。他奋笔疾书,那笔触犹如战场上的刀剑,犀利而急切。给贾似道写了一封言辞恳切、满怀忧愤的信:

“今天下之势,十去八九,诚上下交修,以迓续天命之几,重惜分阴以趋事赴功之日也。而乃酣歌深宫,啸傲湖山,玩岁愒月,缓急倒施,卿士师师非度,百姓郁怨。欲上当天心,俯遂民物,拱揖指挥而折冲万里,不亦难乎?为今之计者,其策有三:夫内郡何事乎多兵,宜尽出之江干以实外御。算兵帐,见兵可七十馀万人,老弱柔脆,十分汰二,为选兵五十馀万。而沿江之守则不过七千里,若距百里而屯,屯有守将,十屯为府,府有总督,其有要害处,辄三倍以兵,无事则泛舟长淮,往来游徼;有事则东西齐奋,战守并用,刁斗相闻,馈饷不绝,互相应援,以为联络之固。选宗亲大臣忠良有干用者,立为统制,分莅东、西二府。此上策也。久拘聘使,无益于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请礼而归之,许输岁币,以缓师期。不二三年,边遽稍休,籓垣稍固,生兵日增,可战可守,此中策也。二策果不得行,则衔璧舆榇之礼,请备以俟!”

贾似道收到这封信后,顿时暴跳如雷,他的脸色瞬间涨得如猪肝般通红,双眼瞪得滚圆,犹如一只被激怒的狂暴猛兽。他一把将信狠狠地扔在地上,用手指着信,破口大骂:

“瞎贼,狂言敢尔!”

原来,汪立信一目微眇。随后,贾似道那狭隘阴狠的心思作祟,寻了个莫须有的罪名,用极其危险狠毒的手段将汪立信无情地废斥。

另一边,田忠良的命运也在时代的洪流中悄然发生着改变。田忠良,字正卿,其先祖来自平阳赵城,金亡之后,迁徙至中山。他自幼便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勤奋好学,不仅精通儒家的经典学说,对杂家的言论也颇有研究。曾经在太保刘秉忠尚处于微末之时,两人便相识相知。

有一天,刘秉忠怀着对田忠良才华的赏识,将他荐于元主忽必烈。忽必烈听闻其名,满怀好奇与期待,遣使召他入宫。

当田忠良怀着忐忑而又坚定的心情踏入那宏伟庄严的宫殿时,元主目光如炬,仔细地观察着他的状貌步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后转头对身旁的侍臣说道:

“这虽是以阴阳家的身份进宫,但朕观其神态气质,此人必将能为国家所用。”

突然,元主忽必烈灵机一动,指着西序第二人问田忠良:

“彼手中握何物?”

田忠良微微躬身,恭敬而又迅速地回答:

“鸡卵也。”

元主让人查看,果然如其所言。忽必烈顿时大喜过望,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又兴致勃勃地说道:

“朕心中有事一直萦怀,汝试着为朕占卜一番。”

田忠良略一沉思,闭上眼睛,似乎在感受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片刻后说道:

“以臣之术推之,当是一名僧病耳。“

元主忽必烈惊讶不已,连连点头道:

“然,国师也。”

随后,世祖遂遣左侍仪奉御也先乃送忠良前往司天台,为他提供笔札等物,令刘秉忠测试他在星历、遁甲诸书方面的造诣。刘秉忠经过一番考察后,郑重地上奏道:

“所试皆通,司天诸生中鲜有能及者。”

于是,世祖欣然下诏让田忠良在司天任职。

又一日清晨,世祖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皱着,忧心忡忡地开口问道:

“朕用兵江南已经许久了,但却一直被困于襄樊之地,多年来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田忠良站在下方,他的面容沉静,眼神坚定而沉稳,缓缓地回答道:

“陛下,如今已经到了酉年了啊。”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世祖微微一怔,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之色。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