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
灭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灭宋 > 第23章 除了降和逃,还有自杀

第23章 除了降和逃,还有自杀

加入书架
书名:
灭宋
作者:
黑天蛮王
本章字数:
8088
更新时间:
2024-12-11

至元十二年正月,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时刻。宋廷为他们敬爱的度宗皇帝举行了一场庄严肃穆的葬礼。

那一天,天空阴沉得让人感到窒息,厚重的乌云仿佛随时都会倾盆而下,将整个京城淹没在雨水中。压抑的氛围如同一层厚厚的乌云,笼罩着每个人的心头。

永绍陵周围,白色的幡旗随风飘扬,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心中的哀伤。哭声震天动地,回荡在山谷之间,让人心痛不已。人们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

身着素服的官员和百姓们,面容悲戚,眼中满是泪水。他们的脚步沉重而缓慢,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对逝去帝王的深深哀思。他们默默地跟随着送葬队伍,向着永绍陵前行。沿途的街道两旁,人们纷纷跪地痛哭,送别这位曾经统治着他们的君主。

葬礼的仪式庄重而肃穆,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对度宗的尊重和怀念。灵柩缓缓前行,伴随着哀乐和诵经声,显得格外凄凉。人们在这一刻,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在这个悲伤的日子里,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哀悼的气氛中。人们用自已的方式表达着对度宗的敬意和怀念。这场葬礼不仅仅是对度宗个人的告别,更是对一个时代的终结和新的开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人们的心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缅怀那位曾经的帝王。

而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上,元平章阿珠正率领大军进兵莲子湾。

夜色如浓稠的墨汁,伸手不见五指。吕文焕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忐忑不安,犹如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噬着他的内心。他不时地望向帐外,那黑暗仿佛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此计不知能否成功,若能得管景模等人相助,大事可成。”

吕文焕自言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期待。他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派遣使者带着给吕师道、夏贵与管景模、池州张林等人的书信出发。使者骑着快马,在夜色中疾驰而去,身影渐渐消失在黑暗中,只留下一串急促的马蹄声在夜空中回荡。

此时,丞相伯颜正在大帐中与将领们密议。伯颜神色凝重,双眉紧锁,犹如两把利剑倒插在额头上。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大帐内气氛肃穆,充满了紧张的气息。

“吕文焕来信,言管景模等欲大兵先据开州。吾等当如何应对?”

伯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大帐内回荡。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站出来说道:

“丞相,可令阿珠率舟师先造开州,我等水陆之师继至,必能一举拿下开州。”

他的声音坚定而果断,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

伯颜微微点头,说道:

“善。此计可行。”

他的目光扫过众将领,仿佛在询问他们的意见。众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阿珠领命,率领舟师迅速出发,向着开州挺进。江面上,一艘艘战船破浪前行,船帆在风中鼓荡,发出呼呼的声响。阿珠站在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心中充满了斗志。他知道,这是一场关键的战役,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走向。

丞相伯颜则率领水陆大军紧随其后。伯颜严戒将士曰:

“甲仗俱要精砺,违者罪之。”

众将士齐声应诺,声音如雷贯耳。他们深知,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开州城上,管景模面色凝重地望着远方渐渐逼近的元军。他身着战甲,风吹动着他的披风,猎猎作响。他的眼神中满是纠结与挣扎,身旁的将领们也都神色紧张,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位老将说道:

“大人,元军势大,这可如何是好啊?一旦开战,我开州城怕是难以抵挡。”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另一位年轻将领则咬着牙说:

“大人,我们不能轻易投降,我们要与元军决一死战,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百姓。”

他的眼神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紧握着手中的兵器,仿佛随时准备与元军展开一场生死决战。

管景模沉默不语,他缓缓踱步到城墙边,手扶着冰冷的墙砖,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城中的百姓,他们无辜而又无助,一旦开战,必将遭受巨大的灾难。他又想起了自已的责任,作为将领,他既要保卫国家,又要保护百姓。

管景模长叹一口气,说道:

“吾等身为将领,当以百姓为重。若战,百姓生灵涂炭;若降,虽有骂名,但或可保百姓平安。”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将领们面面相觑,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管景模的苦衷。他们知道,管景模的决定是为了百姓着想,虽然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背负骂名,但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此时,元军已经兵临城下,阿珠的舟师在江面上排开,气势恢宏。一艘艘战船如钢铁巨兽般屹立在江面上,船帆在风中飘扬,仿佛在向开州城示威。伯颜率领的水陆大军也在城下摆开阵势,旌旗飘扬,战鼓震天。那震耳欲聋的鼓声,仿佛是天神的怒吼,让人胆战心惊。

管景模看着城下的元军,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他转过身,对着将领们说道:

“开城门,降。”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坚定。

将领们虽不情愿,但也只能服从命令。城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重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开州城的无奈和悲哀。管景模带着众人走出城门,他来到伯颜面前,单膝跪地,说道:

“吾等愿降,望丞相善待城中百姓。”

伯颜微微点头,说道:

“吾乃仁义之师,自然会善待百姓。管景模,你识时务,加以两淮宣抚使之职,吕师道授同知。留下千户哈达尔镇守开州。”

管景模心中稍安,站起身来,他知道,自已的这个决定,无论对错,都将影响着开州城的未来。

阿珠马不停蹄,率舟师先进,趋江州。江面上,风高浪急,战船在波涛中起伏摇摆。阿珠站在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伯颜率领大军水陆并进,队伍浩浩荡荡,犹如一条巨龙在大地上蜿蜒前行。他们所过之处,尘土飞扬,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癸未,元军宿于富池。此地气氛凝重,元军的营帐连绵不绝,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而此时的宋廷,一片慌乱。

贾似道得知元军逼近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心中顿时慌乱起来,仿佛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躁不安。他在府中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他自已的心尖上。他的脸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惊恐与无助。

“这可如何是好?元军来势汹汹,我大宋江山危矣!”

贾似道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绝望。他的双手紧紧握拳,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贾似道绞尽脑汁,试图想出应对之策。他召集了一众大臣商议,然而众人面面相觑,皆无良策。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贾似道的心中越发焦急。

最后,贾似道无奈之下,决定以吕师夔权刑部尚书、都督府参赞军事,任中流调遣。他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希望吕师夔能够力挽狂澜。

吕师夔接到命令时,心中猛地一沉。他看着手中的诏令,双手微微颤抖。他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此乃重任,我恐难以胜任。”

吕师夔对身边之人说道,声音中充满了不安。他深知元军的强大,自已肩负的责任重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吕师夔的亲信看着他焦虑的模样,劝慰道:

“大人,此时国家危难,您当挺身而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吕师夔长叹一口气,说道:

“唉,我也只能尽力而为了。但愿上天保佑我大宋。”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迷茫,但也有一丝坚定。他知道,自已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勇敢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甲申,元军抵达城。乙酉,天空下起了雨。雨水如丝般飘落,打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江州吕师夔、钱真孙遣人远迓。

吕师夔对钱真孙说道:

“元军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迷茫。

钱真孙说道:

“只能先稳住元军,再做打算。”

丙戌,元军至江州,城中土庶拜迎马首。那场景,既有无奈,又有对未来的迷茫。百姓们面容悲戚,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能默默地祈祷着。

伯颜看着拜迎的百姓,心中感慨,说道:

“吾等当以百姓为重。”

是日,元军大宴。宴会上,气氛热烈而又紧张。将士们欢声笑语,仿佛忘记了战争的残酷。他们高举酒杯,相互祝贺,庆祝着胜利的喜悦。然而,在这欢乐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

夜幕笼罩着大地,宋知安东州陈岩与亲信刘行站在城墙上,他们的脸色凝重而又惶恐不安。江州已经被元军包围,他们知道自已无法与这支强大的军队抗衡。

“大人,我们该怎么办?”

刘行低声问道。

陈岩的目光凝视着远方,眼中满是绝望和无奈:

“我……我不知道。但我们必须离开这里,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

刘行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他们匆匆收拾好行李,挑选了一些亲信,准备趁夜逃离江州。当夜幕深沉时,他们悄悄地打开城门,骑着马向城外奔去。

马蹄声在寂静的夜晚回荡,仿佛是对他们逃亡命运的嘲笑。他们不敢回头看一眼那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因为他们害怕看到元军的身影,更害怕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

在黑暗中,他们拼命地赶路,希望能够远离危险。然而,内心深处的恐惧却始终萦绕不去,让他们感到无比沉重。

“大人,我们真的能逃出去吗?”

一名亲信担忧地问。

陈岩咬紧牙关,强作镇定地回答道:

“一定可以!只要我们不放弃,就还有一线生机。”

他们继续前行,穿越茂密的树林和崎岖的山路。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但都努力克服。终于,当黎明破晓时,他们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陈岩疲惫不堪地下了马,望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地方,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他不知道接下来该去哪里,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大人,我们先休息一下吧。”

刘行建议道。

陈岩点点头,疲惫地坐在地上,陷入沉思之中。他意识到,这场战争可能改变了一切,而他现在只能依靠自已的力量寻找生存之道。

与此同时,邳州投降了。

这座城市的沦陷,让人们感到震惊和失望。而在另一边,宋知寿昌军胡梦麟寓治于江州。丁亥,绝望之下,他选择了自杀。他的死,仿佛是这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人们如同风中残烛,摇曳不定。胡梦麟的自杀,让人不禁想起那个混乱而又令人窒息的社会。战争、瘟疫、饥荒等种种灾难接踵而至,让人们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之中。

胡梦麟或许也曾努力过,但面对现实的残酷,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他的离去,或许是悲剧,或许是高歌。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数人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他们或坚守,或屈服,或逃离。

然而,正是在这种黑暗中,也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用自已微薄的力量去改变世界。他们或是勇敢地抗争,或是默默地奉献,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闪光点。

每个时代来临时,每个人都在命运的旋涡中挣扎,未来充满了未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