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楼。
书记办公室。
王文海居高临下的看着车稳稳停下,眼底闪过不甘、冷漠、算计,最后归于平静。
输了就是输了,老师在市委会议帮忙缓和,没有影响三年后的晋升,事情没办好也能从电话里听出语气不太好。
事情没有结束,林文涛还要处理,打压林文涛也不是老师看不惯,老师也没到要打压年轻干部的程度。
“安书记是怎么想的?我首接去投案,还是有新的安排?”孟兴邦坦然的抽烟,带着愿赌服输的从容。
“事情没有结束,老师也不会放弃。”
“你也要明白,林文涛没资格让老师特意针对,一次没成功,还会有第二次。”
言下之意是不能投案,还要想办法处理林文涛。
孟兴邦是县长,在棋盘上的重要性看局势变化。
比如说现在,棋盘局势明朗,他的重要性大打折扣。
市纪委派出的调查组来到东河县,没有他说话的资格,王文海也无法掌控话语权。
“我知道不该问,还是想问问,到底为什么要针对林文涛?”
孟兴邦满脸不解,一根接一根,任由办公室烟雾缭绕,“安书记是市委书记,你是东河县县委书记,有我的支持你的意见,林文涛得到和盛电子支持又能怎么样?”
“和盛电子支持不会给林文涛带去县委中的话语权,安书记特意让组织部安排林文涛到东河县,压着他不让他做事,蹉跎三五年不成问题。”
“三五年之后,跟你的距离也只会越来越远,东河县摆脱贫困县的帽子,你这位县委书记是首功!”
“县委书记、县长没有矛盾,县委副书记凭什么能在县委中掌控话语权?我一句话就能让县政府不配合他的改革!”
“提出的办法再好,县政府不配合,基层干部不配合,他林文涛算什么东西!”
孟兴邦满腹怨气,有对待林文涛的,也有对待王文海的,唯独不敢对市委书记不满。
组织部下达任命调任林文涛担任东河县县委副书记,只要他们想,林文涛来到东河县的工作也会立刻受阻。
得到纪翔飞的看重,市政府也不会一家独大,市委书记也会有话语权,县委书记是省管干部,为了林文涛撕破脸也没必要。
不需要冒险陷害林文涛,有组织部的支持,东河县县委书记、县长联手,任凭林文涛天大的能耐也无法施展。
市委书记去在意不能晋升的年轻干部?
没那个必要!
卡林文涛几年,自然老实了!
冒险跑去陷害,也是最坏的结果。
孟兴邦过两年退居二线,安安稳稳退休也被破坏,说他心里有没有怨气?
肯定有!
好歹也是东河县县长,在东河县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遇到两位年轻干部被坑的不轻,想没有怨言也很难做到!
“老孟,别问了。”王文海神情凝重,望着他的眼神带着警告,“问了也没用。”
孟兴邦将烟头杵灭,站起身瞪着他,“我马上就要退休,出了这档子事,不仅我完了,我儿子也完了!”
“王文海啊王文海,这不是贪污受贿,是刑事犯罪,比贪污还严重!”
“干部中有矛盾,党内的矛盾党内解决,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就算你不明白道理,我不信安书记也不明白,不相信连安书记都要去选择冒险!”
“政法系的高材生也不会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出事之后还想用我,嘴里没有一句实话,你让我怎么信你?”
“今天你还真要给我说清楚,让我死的明明白白!”
没有谁愿意“死”的不明不白,愿赌服输的从容也要看看是对谁。
对待林文涛能做到愿赌服输,对待王文海做不到!
东河县蒸蒸日上,摘掉贫困县帽子是迟早的事,担任县长的孟兴邦也能得到组织部关注。
组织部满意也能提拔,调任清闲部门也比现在好。
不比王文海背后有老师扶持当做接班人培养,孟兴邦是真的不甘心,也不甘心被抛弃。
破坏规矩是大事,判的重是其次,到他这个年纪也不在意进去多久,法律的审判从容接受。
家里人怎么办?
儿子刚进体制,刚到组织部工作没几年,他要是出事在组织部还怎么做?
“实话告诉你,背后的事情很严重,老师对林文涛没兴趣,也不是老师要让林文涛进去。”
“纪市长在市委中在强势,老师能从北江大学政法系系主任转到公安局,一路走到东林市市委书记,也不是没有人赏识。”
“省里传的话,林文涛的事没有结束,市纪委派出调查组又怎么样,你也能发挥作用。”
孟兴邦还有用,弃子也有弃子的价值。
当这一枚弃子是县长,也不能评价弃子没有价值。
孟兴邦被判刑成为定局,几年和十几年的差别不大,选择权也在他的手中。
透露消息也是让孟兴邦安心做,省里传来的消息己经有足够的分量,剩下的不是孟兴邦能知道的。
“孟朝在组织部刚转正,安书记也很看重他,有意为组织部培养年轻干部,季部长也决定带到身边亲自培养,调任办公室秘书科一组组长。”
“组织部培养的年轻干部在市里,老孟你也算是光荣退下,家里也没有需要你操心的,等你出来也有孟朝帮你养老,有什么好担心的?”
“你也知道组织部的工作跟干部打交道,谁都不想得罪组织部,以后我见到都要叫一声孟组长,未来前途无量。”
孟兴邦满脸挣扎,看到王文海的自信笑容,双眼一闭吐了口气。
不是市委书记想要打压林文涛,也不是市委中的斗争波及年轻干部,跟省委有关性质也截然不同。
孟兴邦是县长,没有在市属机关工作,有他这么一位父亲,孟朝在组织部的工作也会更好做,成为同一批最先转正的科员。
他被双规判刑,孟朝在组织部的处境也会很尴尬,按照组织对于干部的任用标准,被安排到清闲位置己经是最好结果。
能得到组织部的看重,安排到办公室工作,部长季蕴的身边人,未来几年的前途是能定的。
拿捏住孟兴邦的软肋,王文海也很自信会选择妥协。
这也是必然结果,很少有人能扛得住不妥协。
孟兴邦不想出来之后生活没着落,在孟朝的工作里就要选择妥协。
妥协不丢脸,换取利益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你想让我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