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议事厅
李山高坐主位,手中把玩着朝廷新赐的骠骑大将军印,目光扫过厅内文武。
“诸位,曹操虽败,但根基尚在;刘表虽退,荆州水军仍不可小觑。接下来,我们该如何?”
郭嘉(仰头灌了口酒,笑道):“主公,江东孙策新亡,其弟孙权初掌大权,根基未稳。若能与之结盟,则曹操腹背受敌,必不敢再轻易北上。”
徐庶(点头):“奉孝所言极是。孙权年少,急需外援以稳江东。我们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携厚礼南下,许以共抗曹操之利。”
荀彧(轻抚胡须):“此外,青州袁氏三子——袁谭、袁熙、袁尚,如今内斗不休。此乃天赐良机,当速取之!”
李山(目光锐利):“好!那便双管齐下——子龙!”
赵云(抱拳出列):“末将在!”
“你与文远率轻骑五千,佯攻徐州,牵制曹操兵力。”
“诺!”
“云长、翼德!”
关羽(丹凤眼微眯):“大哥有何吩咐?”
张飞(摩拳擦掌):“是不是要打曹操了?俺老张早就等不及了!”
李山失笑:“三弟莫急。你二人率军两万,陈兵兖州边境,做出南下之势,迫使曹操不敢轻举妄动。”
“遵命!”
“汉升、子义!”
黄忠(沉稳抱拳):“主公。”
太史慈(朗声道):“末将听令!”
“你二人统领青州战事,袁氏三子内斗,可各个击破!”
“诺!”
郭嘉(醉醺醺地插话):“主公,对付袁氏三子,不妨用‘离间计’——袁谭性急,袁熙懦弱,袁尚骄纵。只需略施小计,他们自己就能打起来。”
李山(大笑):“奉孝此计甚妙!就依此行事!”
江东,建业
鲁肃快步走入孙权府邸,拱手道:“主公,河北李山遣使来访,携厚礼求见。”
孙权(年轻却沉稳):“李山?就是那个连破曹操、刘表,横扫河北的骠骑大将军?”
周瑜(微微一笑):“正是。此人雄才大略,若能结盟,可共抗曹操。”
张昭(皱眉):“但李山势大,若日后反噬江东,如何是好?”
鲁肃(摇头):“子布多虑了。眼下曹操虎视眈眈,刘表亦非善类。若能与李山联手,至少可保江东无忧。”
孙权(沉吟片刻,拍案):“好!那就见见这位使者!”
青州
袁谭(怒拍桌案):“袁尚那小儿,竟敢私吞父亲留下的精锐?我才是长子,青州该由我继承!”
谋士(低声劝道):“大公子息怒,三公子有审配、逢纪支持,不可轻动啊……”
袁谭(冷笑):“哼,那我就联合曹操,先灭了他!”
另一边,袁尚府中
审配(阴恻恻笑道):“三公子,袁谭己暗中联络曹操,欲对您不利。”
袁尚(傲慢挥手):“怕什么?我有河北精锐,他敢来,我就灭了他!”
袁熙(懦弱地缩在一旁):“二位兄长,何必自相残杀……”
袁尚(不屑):“二哥,你若怕了,就躲远点!”
数日后,黄忠率军突袭袁谭大营
袁谭(惊慌失措):“怎么回事?李山的军队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太史慈(一箭射翻袁谭帅旗,大喝):“袁谭勾结曹操,罪不容诛!降者不杀!”
袁谭军大乱,溃不成军。
袁尚(得知消息,狂笑):“哈哈哈,袁谭己败,青州是我的了!”
审配(却脸色凝重):“三公子,李山此来,恐怕不只是对付袁谭……”
话音未落,城外战鼓震天
赵云(白马银枪,立于阵前):“袁尚,降或死,选一个!”
袁尚(面如土色):“怎……怎么会这么快?!”
三日后,青州全境平定
邺城,庆功宴
李山(举杯大笑):“诸位,如今河北尽归我手,江东亦成盟友,天下大势,己在我等掌握之中!”
张飞(豪饮一碗):“大哥,接下来是不是该打曹操了?”
郭嘉(醉眼朦胧):“不急不急……曹操虽败,但根基尚在。我们当先稳固内政,广纳贤才,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南下!”
荀彧(微笑):“主公,如今流民归附,兵精粮足,可继续招揽天下英才,研制新式兵器,为日后征战做准备。”
李山(点头):“好!那就依诸位之策——广纳贤士,勤修内政,厉兵秣马!”
众将齐声:“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