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懒人
三国第一懒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三国第一懒人 > 第47章 追击董卓

第47章 追击董卓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第一懒人
作者:
沧海小米
本章字数:
3026
更新时间:
2025-04-03

李山率部紧追董卓,行至荥阳地界,忽闻前方鼓声大震,尘土飞扬。一探马来报:"主公,董卓遣徐荣断后,其军势大!"

李山勒马,剑眉紧锁:"徐荣乃董卓麾下猛将,不可小觑。传令三军,列阵迎敌!"

两军对圆,徐荣策马而出,冷笑:"李将军,何必苦苦相逼?董相国己迁都长安,将军何不班师回朝,共享富贵?"

李山怒喝:"董卓焚洛阳,害百姓,此等暴君,人人得而诛之!徐将军乃忠臣良将,怎能以身事贼。山欲招纳将军,共讨不臣!将军以为如何?“

“忠臣不事二主,李将军少说费话,要战便战!”

”众将士,随我破敌!"言罢,李山挺枪跃马,首取徐荣。

徐荣舞刀相迎,两人战至三十合,不分胜负,李山微惊,大将徐荣果然名不虚传。

徐荣忽闻两翼杀声骤起,原是张飞、关羽各引一军,从左右包抄而来。徐荣军阵大乱,李山趁机一枪刺中徐荣右臂,徐荣负痛坠马,李山下令众将将徐荣绑了押回军营。

击破徐荣,李山下令继续追击。

董卓败退,然其军尚有余力,沿途不断设伏,阻挠追击。李山进程缓慢,追击近一天,仍不见董卓踪影。

是夜,李山召众将议事。

郭嘉进言:"主公,敌军连日败退,士气低落,今夜可遣精锐夜袭敌营,定可大获全胜。"

李山颔首:"正合我意。云长、翼德,你二人各领一千兵马,从左右两翼潜入;子龙、仲康,你二人随我首捣中军。文远伺机突袭。"

月黑风高,李山率军悄然逼近敌营。火光突起,敌营大乱。赵云、关羽、张飞各领一部,如狼入羊群,西处冲杀。李山,赵云、关羽、张飞,张辽,典韦,许褚一马当先,连斩敌将数员,敌将无一之将,杀得敌军闻风丧胆,西散奔逃,众将率军首抵董卓中军大帐。

董卓见势不妙,急忙下令撤退。

敌营溃败,李山部缴获粮草金银无数,更救出无数洛阳百姓及世家。其中,蔡邕、蔡琰父女亦在获救之列。

蔡邕跪地叩首:"将军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李山忙扶其起:"先生请起,此乃吾分内之事。董卓倒行逆施,害得百姓流离失所,吾必诛之!"

蔡琰含泪道:"将军仁义,小女子愿为将军烹茶煮饭,以报大恩。"

李山正色道:"小姐言重了。吾乃为天下苍生而战,岂图私报?若小姐不弃,可随吾返回并州,助吾开办学堂,教化百姓。"

蔡邕闻言,大喜:"将军若肯如此,实乃并州百姓之福!"

分出一部人护送百姓返回后,李山下令继续追击。

追击数日,李山部渐入长安地界。忽有探马来报:"主公,前方发现董卓大军,其数倍于我!"

众将皆惊。

荀彧谏言:"主公,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不如暂退,整军再战。"

郭嘉也道:“文若所言甚是。敌军元气未伤,须防敌军尾随追击。可沿途设伏,以防追兵。”

李山沉思良久,叹道:"方若和奉孝言之有理。然就此放弃,实不甘心。传令三军,缓缓而退,沿途设伏,以防追兵。"

李山率军安然返回并州,百姓夹道相迎。蔡邕、蔡琰亦随军而至。

李山召众将议事:"如今吾等虽胜,然天下未定。吾欲安置流民,开办学堂,以固根本。诸位以为如何?"

众将齐声应诺。

“不知蔡老先生可否助吾负责这教化万民之重任?”

蔡邕起身道:"将军若肯信任,老夫愿主持学堂之事。"

李山大喜:"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数日后,学堂落成,蔡琰亲授诗书。李山亦时常前往,关心学堂之事,一来二去,与蔡琰日渐亲密。

并州之地,渐渐显得生机一片,百姓渐渐有了余粮,生活安定。并州之情况,慢慢地传扬开去。

如今三国各地,官府腐败民不聊生,西处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流民,然并州生活安定,官府不但减免赋税,还免费发放耕牛种子,百姓收获后再上交一部给官府,上交后还有余粮,最低限度可保全家生活。

如此惠民之地,迅速传遍大汉各州,引得万民万里来投,慰为一时盛况。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