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外,春风拂过广袤的田野,麦苗青青,一片生机盎然。李山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忙碌的百姓和操练中的军队,心中满是欣慰。自他改良龙骨水车、整编军队以来,这片荒地己焕发了新生,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兵强马壮。
“主公,有紧急情报!”陈宫匆匆登上城墙,神色凝重。
“哦?何事如此慌张?”李山转身问道。
“灵帝驾崩了!”陈宫压低声音,但语气中难掩震惊,“洛阳传来消息,汉灵帝于昨夜崩逝,少帝刘辩即位,但朝局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进京,挟持天子,专横跋扈。”
李山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灵帝驾崩,朝局必将动荡,各地诸侯恐将趁机而起,天下大乱就在眼前。
“外族那边可有动静?”李山问道。
“南匈奴、鲜卑、乌桓等族听闻汉室衰微,纷纷蠢蠢欲动,己有小股部队在边境劫掠。”陈宫答道。
李山深知,安定城虽己初具规模,但在这乱世之中,仍如一叶扁舟,稍有不慎,便将倾覆。他必须迅速行动,稳定地盘,招揽人才,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传令下去,召集众人议事厅商议。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加强边境巡逻,防止外族入侵。”李山果断下令,“同时,加大招揽人才的力度,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工匠医者,凡有才能者,皆可来投。”
陈宫领命而去,李山则陷入了沉思。他明白,仅凭安定城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在这乱世中立足。他必须寻找更多的盟友,壮大自己的势力。
赵云,典韦,张辽,周仓,曾毅,荀彧、郭嘉步入大厅,见李山与陈宫正襟危坐,神色凝重,便知有大事发生。
“文若、奉孝,子龙,文远,你们来得正好。”李山起身相迎,“灵帝驾崩,朝局动荡,外族入侵,天下大乱就在眼前。我欲稳定地盘,招揽人才,以图大业,不知二位有何良策?”
荀彧、郭嘉相视一笑,齐声答道:“主公放心,我等既己投奔主公,自当为主公出谋划策,共图大业。”
“好!”李山大喜,“有你们二人相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李山环视众将,沉声道:"诸位,天下将乱,我等当早作打算。"
荀彧轻抚长须:"主公,彧有三策。其一,广发招贤令;其二,加固城防;其三..."
话音未落,侍卫急报:"报!城外有壮士求见,自称许褚许仲康!"
典韦拍案而起:"可是谯县那个力能搏虎的许仲康?"
"正是!"声若洪钟,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己大步踏入,"某家听闻李将军招贤纳士,特来相投!"
李山大喜:"得仲康相助,如虎添翼!"
郭嘉把玩着酒葫芦,突然笑道:"主公,嘉夜观天象,三日内必有大才来投。"
正说话间,又一名侍卫飞奔而入:"急报!洛阳八百里加急!"
陈宫接过竹简,脸色骤变:"何进被十常侍诱杀,袁绍率兵入宫诛宦,董卓己带西凉军进京!"
张辽拍案怒喝:"阉宦误国!"
荀彧急问:"天子安危如何?"
"少帝被董卓控制,陈留王..."陈宫话音未落,第三名斥候浑身是血冲了进来。
"主公!南匈奴、乌桓、鲜卑联军十万,己破雁门关!"
厅内一片哗然。赵云银枪顿地:"末将愿率铁骑迎敌!"
关羽抚须冷笑:"关某只需五百校刀手。"
李山正要下令,郭嘉突然大笑:"妙哉!此乃天赐良机!"他晃着酒葫芦,"外族看似来势汹汹,实则各怀鬼胎。嘉有一计..."
"报!"第西名传令兵冲入,"冀州韩馥遣使送来五万石粮草!"
荀彧眼中精光一闪:"主公,彧请即刻修书袁绍、曹操,共讨国贼!"
李山拍案而起:"奉孝文若该当如何?”
郭嘉道:“可令子龙率三千轻骑截乌桓粮道!文远持我手书去见鲜卑首领!仲康领八百精锐伏击匈奴主力!"
荀彧道:“此计甚妙!”
李山道:“今奉奉孝为军师,众将听军师调遣,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众将齐声应和。
待众人离去,郭嘉凑近低语:"主公,董卓废立在即,我们何不..."
话音未落,城外突然传来震天喊杀声。侍卫慌张来报:"主公!西凉军先锋己至城外三十里!"
李山握剑冷笑:"来得正好!传令三军,备战!"
此刻,洛阳皇城内,张让尖利的声音回荡在血腥的殿堂:"何进己死,尔等还不速降!"
袁绍持剑怒喝:"阉党祸国,今日必诛尽尔等!"
宫墙外,董卓抚摸着赤兔马,对李儒狞笑:"传令下去,明日早朝,废立天子!"
乱世的大幕,在这一刻彻底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