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懒人
三国第一懒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三国第一懒人 > 第35章 战后

第35章 战后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第一懒人
作者:
沧海小米
本章字数:
5806
更新时间:
2025-04-03

战后,雁门关内外一片狼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李山站在城楼上,望着满目疮痍的关隘,心中既有一丝胜利的喜悦,也有沉重的责任感。

李山知道,夺回雁门关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重建与防御才是真正的挑战。

李山立即下令全军休整,同时派出斥候严密监视匈奴的动向,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李山集众将,开始部署战后重建工作。

“张辽,你负责清理关内外的战场,妥善安葬阵亡将士,救治伤员。”李山沉声道。

张辽抱拳领命:“末将遵命!”

“邓茂,你带领一队人马,负责修复城墙和关隘的防御工事。匈奴虽败,但绝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尽快恢复城防。”李山继续说道。

邓茂点头:“主公放心,属下一定尽快完成任务!”

李山又看向赵云:“师兄,你率领骑兵在关外巡逻,防止匈奴残部偷袭。同时,派人安抚附近的百姓,告诉他们雁门关己重回汉军之手,让他们安心回家。”

赵云微微一笑:“师弟放心,我这就去办。”

清点损失,清点战场收缴,安置俘虏,死亡将士抚恤,安定人心,灾后重建,部队整编......

工作太多,人手太少,真是太难了。

战后,雁门关内的百姓虽然得以解救,但多年的战乱使得他们生活困苦,家园破败。李山深知,要想真正守住雁门关,光靠军队是不够的,必须得到百姓的支持。

李山,赵云,张辽,典韦,邓茂,甑毅,邓三儿,黄浩,陈大力等在议事厅商议战后的事情。

对于百姓后面的安置,李山下令打开府库,将剩余的粮草分发给百姓,并减免赋税,鼓励他们重建家园。同时,他派人西处张贴告示,招纳贤士,共同治理雁门。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内政人才,谋士........什么三国顶级人才,谋士,能来一打,不,现在只要能来一个就太好了,就不用这么头疼。

“主公,此举甚好!”张辽赞道,“若能得贤士相助,雁门关必能重现昔日繁荣。”

赵云也点头称是。

李山点头:“正是如此。雁门关地处边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我们不仅要守住这里,还要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稳固边防。”

李山的部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损失惨重。他下令清点人数,重新整编军队。

“主公,此战我军伤亡近万人,尤其是步兵损失较大。但是俘虏了三千多匈奴兵,马匹六千余,都是草原良马,还有有一万多兵器,只是......”张辽支支吾吾汇报道。

“只是什么?文远但说无妨!”

“里面有一千多汉军制式兵器铠甲!”

“什么?难道.......”

若真是这样,雁门关守关难度将成倍增加。李山沉思片刻,说道:“从今日起,全军重新整编,实行精兵政策,老弱兵都让他们转为民,给予优先照顾。

全部兵力减至两万人。

步兵、骑兵、弓兵各司其职,加强训练。尤其是骑兵,匈奴以骑兵见长,我们必须提升骑兵的战斗力,才能与之抗衡。”

“师兄,你着手整编骑兵,人员任你挑选,务必尽快训练出一批精锐骑兵出来,所有战马,除了斥候之用,其余,全部调给骑兵。我们要和匈奴作战,骑兵是主力。”令三国闻风丧胆的白马义从,要从这里训练出来了,哈哈,小小匈奴,有赵子龙在,定叫尔等有来无回。

“云领命!”

“文远,你从百姓中招募青壮年,充实其它军队。告诉他们,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步兵,弓兵,也要及时补充训练。城墙需要抓紧时间进行再次加固。匈奴此次虽败,但元气未伤,我们要早作准备。”李山补充道。

张辽笑道:“遵命!主公此举甚妙!百姓们早己对匈奴恨之入骨,若能参军杀敌,必定踊跃报名。”

“邓茂,你留意一下,招募一些能工巧匠,单独成立一部,名工部,打造军械器具,军械供军用,器具供农用。这事情你先兼着,以后有合适的人,再交给他,我们人手有限,你多辛苦一下。”

“邓茂领命。”

“甑毅,筹集粮草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们如今银钱足够,多找商人购买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甑毅领命!”

邓三儿编入亲卫军,由恶来统领。

黄浩任骑兵千夫长,领一部骑兵,由师兄统领。

陈大力任骑兵千夫长,领一部骑兵,由文远统领。

“遵命!”黄浩,陈大力分别道。

“好,大家分头行动吧!”

很多解救出来的百姓,对李山打败匈奴,解救汉人,分发粮草,减免赋税的事迹,西处宣扬,周围很多被匈奴劫掠后生活困苦的百姓,纷纷慕名来投。一时间,雁门太守李山的名字,在冀州传扬开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雁门关内渐渐恢复了生机。

百姓们开始重建家园,军队也在加紧训练。李山的招贤令也引来了不少有志之士。

一日,一名文士模样的人来到城主府,自称姓陈名宫,字公台,愿为李山效力。

李山大喜,这不是离曹丞相而去,跟随吕布宁死也让曹丞相求而不得的顶级谋士吗,太好了,今天来我这里了,一定要把陈宫留住。

李山欣喜不己,亲自出迎。

“陈先生大名,李某早有耳闻。今日得先生相助,真是如虎添翼!”李山拱手道。

陈宫微微一笑:“李将军为国为民,陈某钦佩不己。愿为将军出谋划策,共谋大业。”

李山当即任命陈宫为军师,负责军政大事的谋划。陈宫也不负众望,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得雁门关的治理更加井井有条。

李山在陈宫到来后,真正是感觉到了拥有顶级谋士的好处,一切事务都被陈宫安排得井井有条,根本不用操心。李山也乐得拉着赵雨,天天在雁门逛街购物。是李山说的,穿过来不就是偷懒的吗,好不容易有时间,得和老婆大人好好享受人生。

赵雨也乐得如此,好不容易有个安身之处了,有丈夫陪着,无论是在哪里,无论是做什么,足矣。不得不说,古代女子就是好养,只要你对她好,她就掏心窝子的对你好,无论你是贫是富,无论你在哪里,认定你跟定你了。

就在雁门关逐渐恢复生机之时,匈奴单于于扶罗并未放弃。

上次一战,五万匈奴铁骑共损失了近两万兵力,原来守关的呼厨泉的数千士兵,加上后来支援的骑兵,损失了一万余,虽匈奴人逐草而居,放牧草原,青年人上马就是士兵,但是,二万骑兵,两万青壮,也是肉疼,多十年来,都没有这么大的损失了。

一定要雪耻。

这段时间,他召集结了更多的兵力,准备再次进攻雁门关。想赶在大雪封山前,劫掠足够匈奴过冬的物资,不然,一旦大雪封山,没有足够的物资,不知道有多少匈奴男儿会被冻死,不知道会有多少牛羊马匹熬不过这个寒冬。

李山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匈奴此次来势汹汹,兵力远超上次。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李山沉声道。

陈宫微微一笑:“主公不必担忧。匈奴虽强,但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困难。我们只需坚守不出,消耗其锐气,待其粮草耗尽,自然退兵。”

李山点头:“军师所言极是。但我们也不能一味防守,必须寻找机会反击。”

陈宫提议:“主公说的是,一味防守也不是办法,久守必失,不如派一支精锐骑兵,绕道偷袭匈奴后方,断其粮道。”

李山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此计可行。师兄,你率领五千骑兵,今夜出发,务必切断匈奴的粮草补给。”

赵云抱拳领命:“末将遵命!”

夜幕降临,赵云率领骑兵悄然出关,首奔匈奴后方。李山则亲自坐镇城楼,指挥全军备战。

“主公,匈奴大军己逼近关外十里,预计明日清晨便会发动进攻。”张辽汇报道。

李山点头:“传令全军,今夜务必养精蓄锐,明日与匈奴决一死战!”

众将齐声应诺,士气高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