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残阳如血,将长安城楼染成一片金红时,未央宫的百盏青铜鹤灯也如被点燃的火炬一般,次第亮起。李山赤着双脚,踏着西域进贡的华丽毛毯,大步流星地走进大殿。他的身后紧跟着许褚和典韦,一个抱着酒坛,一个扛着烤得金黄酥脆的全羊。
“都给老子敞开了喝!”李山豪爽地一挥手,拍开了酒坛的泥封,琥珀色的酒浆如喷泉般溅出,溅湿了他那绣着龙纹的袖口。
“陛下容禀。”诸葛亮正捧着一卷竹简,想要起身向李山禀报事情,却被张飞猛地一拽袖子,硬生生地按回了席间。
“军师今日不念经!”张飞大笑着喊道,引得满殿的人都哄堂大笑起来。
在这阵阵哄笑声中,庞统摇晃着手中的酒樽,指向殿外,醉眼朦胧地说:“看那万家灯火,不就是最好的奏章吗?”
“臣等贺陛下!”殿内的百余人纷纷举起酒盏,齐声高呼,那声音如海浪般汹涌,震得殿中的梁柱都微微颤动,连栖息在梁上的雀鸟都惊飞而起。
曹操手捧着一只翡翠酒觥,缓缓地踱到殿中,他那只独眼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当年官渡之战时,我与玄德煮酒论英雄,何曾想到会有今日这般光景啊。”曹操感慨地说道,“如今,连三岁的稚童都能诵读《千字文》,那些年老退役的士兵回到家乡,也能得到五十亩永业田……”
“曹公说得轻巧。”周瑜绛袍玉带,身姿挺拔如松,斜倚着金柱,嘴角似笑非笑,“江东儿郎如今不习水战,倒跟着子敬学种双季稻。”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淡淡的嘲讽。
鲁肃在旁闻言,微微一笑,接口道:“去岁吴郡三十八县,存粮可支五年!”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自得。
话音未落,武将席上突然爆出一声巨响。众人惊愕地看去,只见张飞手提半人高的酒瓮,如一座山岳般稳稳地立于食案之上。他满脸虬髯,声如洪钟:“俺老张驻守幽州时,鲜卑人赶着牛羊来换俺们的铁锅!”说罢,他豪爽地抹了一把胡须上的酒沫,“那酋长闺女还要嫁俺当第十八房小妾呢!”
“翼德慎言。”关羽丹凤眼微睁,手中的《春秋》哗啦作响,似是对张飞的口无遮拦略有不满。他沉声道:“上月辽东送来的人参鹿茸,可都进了你的酒坛。”
关羽此言一出,满殿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笑声未歇,赵云银甲未卸,端坐席中,指尖轻弹酒盏,发出清脆的声响。他面色沉静,缓声道:“常山百姓托我捎话,说新修的官道能让牛车日行百里。”
随着赵云的话语,谋士席上渐渐起了争论之声。司马懿捻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说道:“河内郡采用九品中正制,今年举孝廉者——”
“停停停!”李山突然怒喝一声,猛地将手中的酒碗狠狠地摔在地上,只听“砰”的一声脆响,那酒碗瞬间碎裂成无数片,碎瓷如雪花般在波斯地毯上西处蹦跳。
“说人话!”李山瞪着双眼,满脸怒容地吼道。
司马懿被吓得浑身一颤,缩了缩脖子,战战兢兢地回答道:“是……河内的读书人比去年多了三成。”
他的话音刚落,满座宾客又是一阵哄堂大笑,仿佛听到了什么极为可笑的事情一般。
荀彧见状,连忙趁机举起手中的册子,高声禀报:“启禀陛下,豫州采用了屯田新法,每亩增收了两斗七升。”
然而,李山对这个消息似乎并不满意,他冷哼一声,不耐烦地说道:“不够劲!”
说罢,李山突然一把扯开身上的龙袍,露出了胸前狰狞的伤疤,那伤疤犹如一条扭曲的长虫,触目惊心。
“老子要听百姓怎么骂娘!”李山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丝丝寒意。
大殿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静默中,贾诩却突然阴恻恻地开口了:“南阳的老农说,官仓里的老鼠吃得比猫还肥。”
他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众人的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
然而,就在众人惊愕之际,贾诩却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他们接着又夸赞监察使厉害,短短半个月就逮住了十二个仓曹。”
晨雾尚未消散,朱雀大街上便己飘起了胡饼的香气。这香气如同一股无形的绳索,将人们从睡梦中唤醒,纷纷涌向街头的胡饼摊。
李山心急如焚地穿过人群,他的目的地正是那个飘着胡饼香气的摊位。突然,一队羽林卫出现在他面前,试图拦住他的去路并清道。然而,李山根本没有停下脚步,他飞起一脚,踹开了最前面的一名羽林卫,然后像一条泥鳅一样,从其他羽林卫的缝隙中钻了过去,径首钻进了人堆里。
“老丈,这饼夹的什么肉啊?”李山站在胡饼摊前,迫不及待地问道。
白发摊主脸上洋溢着笑容,他手中的刀刃翻飞,熟练地将一块羊肉切成薄片,然后夹进胡饼里。“上好的陇西羔羊!”摊主得意地回答道,“托陛下的福,西域商路通了,这胡椒比粗盐还便宜呢!”
李山正准备接过胡饼,突然瞥见自己身后乌泱泱的一群人,原来是文武百官们也被这胡饼的香气吸引了过来。摊主看到这一幕,手中的菜刀“当啷”一声掉落在地。
“接着切!”李山却毫不介意,他抄起热饼,大嚼起来,“给后面这群饿死鬼都来一份!”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摊主也回过神来,赶紧继续切起了羊肉。张辽趁机塞给老摊主一袋五铢钱,笑着说:“曹……曹将军请客。”
不远处的铁匠铺里,火星西溅。黄忠站在铺前,手中拎着一把新打的猎弓,爱不释手。“这柘木弓臂……”他仔细端详着,突然瞪大了眼睛,“怎的有西道筋胶?”
“军爷好眼力!”独臂匠人咧嘴笑道,“这可是诸葛丞相改良的复合弓,射程比以前远了三成呢!”
一旁围观的马超突然抽出自己的佩刀,仔细观察着刀身上的纹路,喃喃自语道:“此刃纹路……”
"将军,这是用您西凉镔铁打的陌刀。"匠人指着后院熔炉,"刺史府说,要打造三万柄配给边军。"
在南阳的官道旁,一辆老牛车正缓缓前行,驾车的是一位老农,车后还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孩童。突然,一个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这人正是荀攸。
荀攸拱手问道:“老伯,您这是要去纳粮吗?”
还没等老农回答,那孩童便抢着说道:“纳什么粮!爷爷说新粮仓都建到村口啦,县丞还送了我们好多甜瓜呢!”
老农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张契约,递给荀攸,说道:“这是陛下赐给我们的永业田,有了这些田,连我曾孙辈都够分啦!”
荀攸看着契约,心中感慨万分,这可是皇帝的恩赐啊!
与此同时,在淮河的渡口,商船如织,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孙权站在岸边,突然看到一个头戴毡帽的胡商,便上前拦住他,问道:“你这琉璃盏是要卖到哪里去啊?”
那胡商用生硬的官话回答道:“建康的贵人订了三百套呢!我走长江水驿,五日就能送到。”
周瑜在一旁听了,不禁轻笑一声:“想当年,这里可是火烧赤壁的江面,如今却尽是商船,真是时过境迁啊!”
而在幽州的边塞,一个牧童正骑着牛,悠闲地吹着笛子。突然,一个独眼的大汉出现在他面前,这人正是夏侯惇。夏侯惇瞪着他的独眼,大声问道:“你这小鬼,难道不怕鲜卑人吗?”
“鲜卑学堂上月还来借《论语》呢!”牧童兴高采烈地说道,同时手指向远处的烽燧,仿佛那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赵将军的骑兵三天巡一次,比我家羊群还准时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赵将军的敬佩之情。
当暮色渐渐笼罩长安时,整个城市都被一种宁静的氛围所包围。然而,在未央宫的台阶上,李山却醉卧其中,似乎忘却了一切。他的身旁,诸葛亮静静地站着,解下自己的鹤氅,轻轻地为他盖上,仿佛怕惊醒了他的美梦。
就在这时,李山在睡梦中突然喃喃自语道:“值了……都值了……”这呓语虽然微弱,但却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诸葛亮凝视着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
宫墙外,传来更夫梆子的声音,那有节奏的敲击声,在夜空中回荡。与此同时,还夹杂着西域商队的驼铃声,这声音由远及近,仿佛带来了远方的消息和故事。
巡夜归来的赵云,银枪挑着一个酒囊,缓缓地走在街道上。他与城门的守卒相遇,两人相视一笑,然后一起分享着酒囊中的美酒,畅聊起这一夜的所见所闻。
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炊烟从百万家的灶台上升起,如同一缕缕轻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笼罩着整个九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