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嬴政毫无保留的坚定支持下,林墨与李斯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方案的实施当中,这一场关乎大秦未来走向的变革,就此在古老的土地上徐徐拉开了帷幕。
首先推行的是新劳作制度,他们将咸阳城周边的三个郡县选作试点。林墨深知,这第一步必须走得扎实稳健,才能为后续的改革铺平道路。她亲自挑选了一批精明强干且心怀正义的年轻官员,对他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涵盖新制度的每一条细则,还着重教导他们如何与劳工们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切实解决劳工们在工作与生活里遭遇的难题。
“你们此去,责任重大。”林墨目光炯炯,神色庄重地看着眼前这些即将奔赴一线的官员,语重心长地说道,“新制度的推行,关系到万千劳工的福祉,也关乎大秦的兴衰。你们要时刻牢记,以百姓之心为心,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公正地执行每一项规定。”
这些官员领命而去,迅速在试点郡县展开工作。新的劳作制度一经公布,劳工们先是满脸狐疑,不敢相信这从天而降的好事。以往,他们从日出劳作到日落,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繁重的劳役压得他们首不起腰,生活毫无希望可言。如今,新制度明确规定,每日的劳作时间从原本的近乎全天,缩减至十个时辰,且每工作六日便可休息一日。
“这是真的吗?我们真的能有休息的日子了?”一位头发花白、满脸沧桑的老劳工,颤抖着双手接过新制度的告示,声音里满是不敢置信的惊喜与期待。
负责推行的官员微笑着点头,耐心解释道:“老人家,这千真万确。陛下圣明,体恤大家的辛苦,以后大家就能有时间陪陪家人,好好休息了。”
消息传开,劳工们奔走相告,喜悦的氛围在工地与村落间迅速蔓延开来。然而,改革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一些习惯了旧有管理方式的监工,对新制度极为抵触,他们觉得这削弱了自己的权力,降低了劳作效率。有个叫王二的监工,依旧像往常一样挥舞着皮鞭,催促劳工们加快速度,全然不顾新制度的规定。
劳工们敢怒不敢言,只能向负责推行改革的官员反映。官员得知后,立刻赶到现场,严肃地斥责王二:“从今日起,必须严格按照新制度执行,不许再肆意打骂劳工。若再违反,必将严惩不贷!”
王二虽心有不满,但见官员态度坚决,周围劳工们也都对新制度充满期待,只能悻悻放下皮鞭。
与此同时,林墨着手整顿劳工管理机构。她参考现代的管理理念,精心制定了一套极为严格的选拔标准。要求选拔的官员不仅要熟读律法,公正廉洁,还得具备一颗真正为民着想的心。选拔过程中,她亲自参与面试,向每一位候选人提出尖锐而又切中要害的问题。
“若劳工向你申诉,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你会如何处理?”林墨看着一位前来应聘的年轻士子,目光犀利地问道。
年轻士子略作思考,沉稳答道:“我会先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查证属实后,依据律法严惩不法之徒,还劳工一个公道。并且会定期回访,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林墨微微点头,对他的回答表示认可。通过层层筛选,一批优秀的官员脱颖而出,他们迅速奔赴各自的岗位,深入到劳工中间。这些官员在各个郡县设立了专门的劳工事务处理点,劳工们若有问题,随时可以前来申诉。
没过多久,劳工管理机构便收到了众多反馈。有的劳工反映工具老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有的则诉说居住环境恶劣,急需改善。官员们认真记录每一条反馈,迅速上报,并积极协调资源解决问题。对于工具问题,他们向朝廷申请拨款,购置了一批崭新、高效的劳作工具;针对居住环境,组织人手修缮房屋,改善卫生条件。
劳工们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他们对新制度的支持与拥护与日俱增,工作的积极性也大幅提高。原本沉闷压抑的劳作场面,如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大家齐心协力,为大秦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守旧派大臣们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在暗处紧锣密鼓地谋划着破坏改革的行动。赵高虽己被绳之以法,但他的党羽仍在暗中活动,他们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百姓闹事,西处散布谣言,说改革会让国家陷入混乱,导致民不聊生;还收买杀手,企图暗杀支持改革的官员,一时间,整个大秦笼罩在一股紧张的气氛之中。
林墨和嬴政得知后,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嬴政调遣了精锐的御林军,加强对各个郡县的巡逻与守护;林墨则组织了情报小组,深入民间,收集守旧派的动向,将闹事者和暗杀者一网打尽。经过一番艰苦的斗争,守旧派的阴谋被彻底粉碎,改革得以继续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