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丑时,夜色还未完全褪去,咸阳宫却己灯火通明。宫殿飞檐斗拱,在朦胧的天色下,轮廓尽显庄严肃穆。宫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红色的宫墙,光影交错。
林墨身着一袭华丽的秦朝深衣,衣料是上等的蜀锦,绣着繁复的云纹,广袖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腰间束着一条宽腰带,上面镶嵌着温润的美玉,彰显着不凡的气度。她在嬴政安排的宦官引领下,步伐沉稳地走向朝堂。尽管她内心对即将到来的争论有所准备,但初次踏入这充满权力博弈的朝堂,心跳还是不自觉地加快,手心微微沁出冷汗。不过,她深吸一口气,暗自给自己鼓劲,眼神随即变得坚定起来。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大臣们早己分列两旁,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右侧是支持改革的大臣,以李斯为首,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目光坚定,对改革充满期待;有的则微微皱眉,对即将到来的争论有些许担忧。左侧是守旧派大臣,以赵高为代表,他们满脸阴沉,交头接耳,眼神中透露出对林墨这个外来者的排斥和对改革的抵触。
赵高见林墨进来,率先发难。他向前跨出一大步,双手紧握成拳,额头上青筋微微凸起,手指着林墨,厉声说道:“陛下,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怎能参与我大秦朝堂之事?莫不是想扰乱我大秦的根基,破坏祖宗定下的规矩!她能懂什么治国安邦之策?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在朝堂上回荡,引得众人一阵骚动,守旧派大臣们纷纷附和,点头称是。
林墨不慌不忙,向前走了几步,微微欠身行了个大礼,仪态端庄。随后,她首起身,目光扫视众人,有条不紊地说道:“大人此言差矣。我虽来自后世,但一心为大秦着想。如今劳工们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若不及时解决,恐生大乱,危及大秦的江山社稷。陛下推行新律法,正是高瞻远瞩,为了大秦的长治久安。时代在变迁,治国之策也应与时俱进。一味守着旧规矩,不懂得顺应民心、顺应时代,又怎能让大秦长久繁荣?”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都被她的言辞所吸引。
这时,支持嬴政改革的李斯站了出来。他身着一袭黑色长袍,头戴冠冕,神色恭敬。整理了一下衣袖后,他拱手说道:“陛下圣明,此女子所言不无道理。如今局势严峻,大秦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内有劳工怨声载道,外有他国虎视眈眈。我们理应摒弃成见,共同商讨解决之策,而非互相指责,耽误国家大事。新律法的推行,或许正是改变现状的契机。”李斯的话语稳重而诚恳,不卑不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守旧派大臣中有人冷哼一声,站出来反驳:“哼,说得轻巧!祖宗之法不可废,随意更改律法,会让百姓无所适从,也会让我大秦威严扫地!”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支持改革和反对改革的大臣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声此起彼伏。
嬴政坐在龙椅上,头戴冕旒,身着龙袍,双手扶着扶手,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眼神深邃,让人捉摸不透。待众人争论稍歇,他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关乎大秦的未来,不可草率决定。朕决定让林墨先去民间了解劳工的真实情况,再做定夺。”众人听后,纷纷行礼表示遵旨,这场激烈的朝堂交锋暂时落下帷幕,但改革与守旧的矛盾却在暗中继续发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