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十七章:医案盲文录冤情
边关营帐里,叶天舒正逗弄着刚刚满月的龙凤胎,看着两个小家伙粉嘟嘟的脸蛋,她眼里满是温柔,初为人母的喜悦让这段本被战火笼罩的日子多了几分温馨。可这份温馨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声急切的呼喊打破了平静。
“叶大夫!叶大夫您在吗!”一位年轻士兵满脸悲愤,猛地冲进营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哭腔,“叶大夫,您一定要为我哥哥做主啊!”
叶天舒赶忙放下孩子,起身扶起士兵,安抚道:“你先起来,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士兵哽咽着,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他的哥哥也是一名士兵,在之前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撤退,拼到最后一刻,身负重伤,不幸被敌人俘虏。好不容易历经磨难逃了回来,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诬陷为临阵脱逃、畏战不前,甚至被扣上投降敌人、出卖军情的帽子。如今,不仅军功被剥夺,还面临着严厉的军法处置,很可能性命不保。
叶天舒听完,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她太清楚在这战争时期,士兵的荣誉和清白意味着什么,那是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底气,是家人的骄傲。“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这样的冤屈发生。你先把事情的详细经过跟我说说,一点细节都别落下。”
在士兵抽抽噎噎的讲述中,叶天舒逐渐拼凑出事情的全貌。那场战斗异常惨烈,他哥哥所在的小队被敌军包围,为了给大部队争取转移时间,哥哥主动断后,才陷入敌手。可回来后,那些诬陷者颠倒黑白,把英雄抹黑成了叛徒。
叶天舒坐不住了,她立刻找到萧承煜,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萧承煜听后,神色凝重,深知此事关乎士气,如果处理不好,会寒了士兵们的心。“阿舒,你放心,我马上派人去调查,绝不能让英雄蒙冤。”
调查很快展开,可困难重重。那些诬陷者早有准备,关键证据被销毁得干干净净,还买通了不少人作伪证。派出去的士兵西处查访,却一无所获,案件陷入了僵局。
叶天舒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一天晚上,她坐在营帐里,看着桌上一摞摞的医案,突然灵机一动。在救治士兵的过程中,她详细记录了每一位伤者的伤势、治疗过程和恢复情况,其中肯定有关于这位士兵哥哥的记录,说不定能从中找到关键线索。
从那以后,叶天舒便开始了艰难的查找工作。白天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给士兵们看病,她只能趁着孩子睡觉的间隙,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页页地翻阅医案。灯光昏黄摇曳,映着她专注又疲惫的面容,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书页。
终于,她找到了那位士兵哥哥的医案。上面详细记录着他身上的伤口,刀伤、箭伤,每一处都触目惊心,而且伤口的形状和位置都表明,他是在激烈的正面交锋中受的伤,绝不可能是临阵脱逃时造成的。
叶天舒兴奋不己,立刻拿着医案去找萧承煜。可当她把发现告诉负责审查案件的将领时,对方却皱着眉,一脸为难地说:“叶大夫,您的这份医案虽然详细,但终究不能作为首接证据,这案子怕是还得按之前的结论来。”
叶天舒又气又急:“怎么能这样?这些伤口就是最好的证明,你们怎么能视而不见!”但无论她怎么争辩,对方都不为所动。
叶天舒没有被这点挫折打倒,她看着那些受伤后视力受损,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的士兵,突然有了主意——把医案整理成盲文版。这样一来,那些失明的士兵也能了解真相,说不定还能提供一些线索。
说干就干,她找来几个信任的助手,日夜赶工。把文字转化成盲文可不是件容易事,不仅要准确记住盲文符号,还要保证内容清晰、完整,不能有一点差错。有时候一个符号弄错了,就得重新来。长时间盯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叶天舒的眼睛又酸又疼,可她咬着牙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还那位士兵一个清白。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盲文版医案终于完成了。叶天舒把它交给萧承煜时,手都在微微颤抖,这是她熬了无数个通宵的心血。萧承煜看着这份特殊的医案,心中满是敬佩,他轻轻握住叶天舒的手:“阿舒,辛苦你了,这次一定能还他公道。”
有了盲文医案作为铁证,萧承煜再次展开调查。他带着医案,挨个询问那些被买通的证人,一个个戳穿他们的谎言。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那些诬陷者终于原形毕露,再也无法狡辩。
那位士兵哥哥终于洗清冤屈,恢复了荣誉。他来到叶天舒面前,挺首腰杆,深深地鞠了一躬,眼中含着泪:“叶大夫,谢谢您!您不仅救了我的命,还为我洗刷了冤屈,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叶天舒微笑着说:“这是你应得的,以后在战场上要继续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众人都为这件事感到欣慰,可就在这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带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敌军正在集结大规模兵力,似乎准备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进攻。这突如其来的危机让整个营帐瞬间安静下来,叶天舒和萧承煜对视一眼,眼神里满是凝重,他们又该如何应对这场迫在眉睫的大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