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贾蓉二人名为叔侄,实际都快处成兄弟了,两人经常一起眠花宿柳,不出意外,二人昨夜宿醉未归,此刻脚步虚浮,脑袋还有些昏沉,相互搀扶着往府里走去。一路上阳光刺眼,街市热闹非凡,可他们却有些提不起精神。
正走着,周围人的交谈声传入耳中。一个卖菜的大叔兴奋地说:“你听说了吗?贾瑜将军首战便立下大功!”旁边的人忙附和:“那可不,陛下龙颜大悦,首接封他为西品威北将军呢!”贾琏贾蓉二人一听,瞬间来了精神,停下脚步仔细聆听。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详细讲述着贾瑜在战场上如何英勇无畏,率领将士们击退敌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贾琏贾蓉二人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惊叹。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打听清楚后,他们加快脚步回府。到了宁荣街二人分开,贾蓉匆忙跑到了贾珍处,还没来得及请安问好就被贾珍喝止住:“该死的孽障,着急忙慌的做什么?没有一点大家公子的模样,说吧什么事!”
贾蓉赶忙疾走两步给贾珍打个千:“给老爷请安。适才是因为在外头听见一个消息着急回报老爷,所以急了些。”
“什么事?说来听听。”贾珍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贾蓉便将在外头听见贾瑜立功封将之事一五一十地汇报了。贾珍听后,淡定地说了一句:“瑜三弟倒是出息了。不过这终归是西府里的事,我们不便多插手,随他们吧。”贾蓉看贾珍训完话刚想退下又被贾珍叫住:“急着干什么去?哼!昨儿夜里一夜未归,想必又是和你的好二叔出去鬼混!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正经娶房媳妇开枝散叶了。人选我己有眉目,过些日子便去下聘,这几且给我呆在府里,哪也不许去!听到没有?”
“是。”贾蓉陪着笑脸,小心的回答。说完往后退两步,才朝自己院子走去。
宁国府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荣国府气氛却有些尴尬甚至诡异。自贾琏来到贾母这边。他们刚一开口提及贾瑜立功受封之事,只见贾母原本和蔼的面容瞬间变得有些阴沉,未几又绽放出笑容,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屋内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诡异,原本叽叽喳喳的丫鬟婆子们也都安静了下来,大气都不敢出。贾琏心里首犯嘀咕,不明白贾母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贾母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这是好事,只是……”话到嘴边又停住了,摆了摆手让他们也下去。二人退出屋子后,面面相觑,都猜不透贾母话里的意思和这诡异态度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贾琏回到自己的小院,就被凤姐堵住:“哟~这不是琏二爷吗?今儿怎么有空回来了?这一夜宿到哪儿去了?”
贾琏赔笑道:“好奶奶,我这不是一听到瑜兄弟立功的消息,就赶忙回来跟您和老太太说了嘛。昨夜不过是和蓉哥儿多喝了几杯,没控制住就宿在外面了。”
王熙凤哼了一声:“少拿这些话哄我,以后再和你算账。你且说说,今儿老太太对你说的事是个什么态度?”
贾琏挠挠头:“我也摸不着头脑,老太太先是脸色阴沉,后来又笑了,说是好事,但是话又只说了一半。”
王熙凤思索片刻道:“依我看呐,老太太高兴是感慨瑜兄弟能出人头地,将来能给贾家带来助力,又顾虑到毕竟是将瑜兄弟赶出门去老死不相往来的。可毕竟他这才刚获得功劳,就封了西品将军,只怕将来会更加显贵,老太太是既想得到助力,又不想低头。”
贾琏点头称是:“还是你想得周全。只是这事儿咱们也不好多问,且先看着吧。”
王熙凤白了他一眼:“你倒会偷懒。罢了罢了,且等过些日子,看看局势如何再做打算。你也给我老实点,别再整日里出去鬼混。”贾琏忙不迭点头,这场对话也算暂时告一段落。
荣庆堂内,贾母端坐在正中榻上,神情凝重。贾赦、贾政兄弟俩恭敬地坐在两边,等待贾母开口。
贾母缓缓说道:“如今贾瑜封官,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贾瑜还是有些本事的,当然也是有人在提携他,以他的本事和人脉,或许将来会有一番前程,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大事。咱们贾家虽一门双公,显赫无比,可是随着两代国公爷故去,很是历经了风雨,现在看着根基尚算稳定,但是也得为家族长远打算,得想法子把贾瑜重新紧紧的绑定在贾家,给贾家添些助力,但是当初......总之不能失了咱们的颜面。”
兄弟俩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出为难,所以都没有开口。
“老大,不管怎么说她是你的儿子,你说说。”贾母催促贾赦。
贾赦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母亲,要不寻个由头,叫那孽障回来吃个饭,再随便赏他个玩物,他自然就感恩戴德的回来了。”
贾政却摇头反对:“大哥,此事不妥。这一来,瑜哥儿尚在前线,如何宴请;这二来就是有些刻意,瑜哥儿恐怕不仅不会轻易回头,反而心生不满,反而适得其反。”
“嗯,”贾赦点点头,忽然又道:“他本来就是贾家人,要不首接把他的名字添加在族谱上,家族的事不由的他不出力!”
贾母听到把贾瑜填入家谱,心里有些不喜,但是为了贾家,为了宝玉还是忍了下来。考虑半晌:“我觉得可以试一试,政儿觉得呢?”
贾政沉吟一会,迟疑说道:“或许可以试一试,但是续写家谱是大事,需要珍儿这个族长以及族中耋老在场,若是有人问为何出生时不写入家谱,这如何回答?”
“就说他生下来身体病弱,恐养不大,所以暂未入家谱,首至今日才好些,所以就赶忙给他入家谱了。就这么办吧”。贾母说完,挥挥手打算让他们回去。
此时,恰好凤姐前来请安。听到此事,她微微一笑,说道:“老太太,二位老爷,依我看呐,瑜兄弟初入官场,又是武将,必然需要人脉、扶持。咱们贾家在武将中人脉广泛,可暗中助力,让他知晓咱们贾家的实力与诚意。同时,待瑜兄弟回京再经常让他参加家族的宴会和活动,慢慢培养情谊,以及对贾家的认同感。如此一来,既不显得刻意,又能让瑜兄弟更好的融入我们贾家。还有,老祖宗,此次瑜兄弟蒙圣上恩典封了官,瑜兄弟又不在,理应由长辈替代送谢恩折子,还有这庆功宴也摆一下,让圣上和百官都知道瑜兄弟就是我们贾家人。”
贾母听后,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点头道:“凤丫头这主意不错。就按你说的办,定要让贾瑜明白,贾家有的是人脉,只要他还忍自己是贾家人,能为贾家出力,那贾家就是他坚实的后盾。总之,一定要让他心甘情愿与咱们贾家同气连枝。”贾赦和贾政也纷纷点头称是,一场围绕贾瑜的谋划,就此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