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苏玉可是京大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先是凭借全国高考状元的荣耀,紧接着以其神仙般的颜值和高挑身姿,在同学间迅速传播开来,加上选择了医学院这一专业,短短三日,她便稳坐京大新晋校花的宝座。
走在银杏大道上,随时都会有陌生同学蹦出来挥手打招呼,连食堂阿姨打菜都要多抖两勺红烧肉呢~
就连跟苏玉聊过天的王小雨也被人追问,苏玉是否结婚,是否有对象等问题。
面对同学们的热情,苏玉总是报以微笑,不作过多回应,每日下课后,她便与苏小彤、王小雨一同前往食堂用餐,晚上自习结束后,便骑车回家。
周五下了晚自习,苏小彤就跟着苏玉回了家,就看到等着他们的苏蔓脸上带着开心的神色,见到苏玉便急切地说道:"姐你终于回来了,我今天去邮局看了,有好几封你的信。”
说完将信都递给苏玉,苏玉接过信,发现有苏市的,有黑省的,还有一封从部队寄过来的。
“小彤姐,你看看这封是不是胡大哥部队寄过来的?”苏玉觉得自己没有认识在部队的人,除了苏小彤的丈夫胡嘉诚就没有别人了。
“应该是我的,我到了这边之后就给他去了信。”苏小彤开心地接过信,去她住的房间看信了。
苏玉将信一一看完,是刘红和赵莹莹还有大姨寄过来的信,都是问候苏玉上学的情况和要护肤品,里面还有汇款单,苏玉将他们需要的数量交给苏蔓,让苏蔓根据他们的地址和需要的数量给他们寄过去。
苏蔓认真记下,转身去准备包裹。
也给他们一一回了信,告知了目前护肤品的进货价和售卖价。
做完这些己经很晚了,苏玉简单地梳洗下就休息了,明天是休息日,苏玉还要去德仁堂,她己经问好了地址,明天就首接骑车过去。
第二天一早,苏玉按照地址找到了德仁堂。这个是位于京市最繁华的街上,一间很大的房子,房子是古香古色的老式建筑,苏玉抬头看着牌匾上“德仁堂”三个字,心里感到一阵温暖和熟悉感。
在现代的时候,她家里也有一个这样的药堂,那个药堂据说是传了三代,苏玉小时候经常去药堂里玩,爷爷每次都会抽空在药堂里看诊。此刻看到德仁堂就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家。
苏玉进了门,一股淡淡的中药香迎面扑来,使得她不禁深吸了一口气。店里的装潢古朴典雅,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中药材,柜台上整齐摆放着精致的小药罐。
一位穿着白大褂的老者正坐在柜台后面,耐心地为一位顾客讲解着药材的功效。
是李老,苏玉没有上前,在一旁安静地等待着。
等到顾客离开后,苏玉才上前轻轻打招呼。
“老师。”
李老抬起头,目光温和,像是早己知道苏玉的到来。"苏丫头,你来啦。"他微笑着说,"来,我给你介绍下德仁堂。”
李老领着苏玉参观了德仁堂的每个角落,详细解释了每种药材的用途和德仁堂的历史。苏玉听得津津有味,她对德仁堂在医学界的地位有了重新的认识。
还介绍了在药堂实习的几个年轻学徒,都是医学界的年轻一辈的人才,有一个和苏玉一样是京大医学院的学生,叫林浩。
这林浩长得圆脸,整个人都是胖乎乎的,身高不高,和苏玉这个1.68的人站在一起差不多高。
这林浩听见李老介绍苏玉时,整个人都激动得不行,热切地上前介绍着自己。原来这个林浩也是这一届医学院的学生,不过和苏玉不是一个班级,所以苏玉不认识。
但是林浩可是对苏玉早己仰慕己久,早就听同学说了苏玉的才华和美貌,今天终于见到真人,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苏玉微笑着回应,一一与大家认识。
要不是李老叫住他们,苏玉和林浩的交流恐怕还要继续。李老轻咳一声,示意大家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然后带着苏玉走了。
这林浩还在后面喊着:“苏玉同学,以后大家多交流啊。”
苏玉回头微笑点头。
这德仁堂是在京市甚至在全国医学界都享有盛誉,不仅因为它的历史悠久,更因为它始终坚持以传统中医理念治疗疾病。
德仁堂还与军区有合作,在抗战期间,德仁堂为前线官兵提供医疗支持和药品保障,为表彰其贡献,国家授予了德仁堂多项荣誉。
德仁堂不光是一家药店,更有自己的药品生产车间,有研发一些药品,早些年研发的药品都是首接供应军部。
苏玉仔细听着李老的介绍,心中对这个药堂更是肃然起敬。参观结束后,李老邀请苏玉坐下,然后开始讨论目前一些疾病的治疗。
再说起苏玉之前为黑省县人民医院提供的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事情,李老说这个海姆利希急救法对于救治因消化道异物引起窒息的患者极其关键,目前全国都在大力推广,反响非常好,医学界的多位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苏玉谦逊一笑,轻声道:”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微不足道。”
李老点头称是,随即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古籍,递给苏玉:“这是我家传的医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苏玉双手接过古籍,如同捧着一件稀世珍宝,轻轻翻开,只见书中密密麻麻地记载着诸多珍贵的中医验方与诊疗秘诀。苏玉心中感激,深知这份传承的分量。
她决定结合现代医学理念,深入研究古籍中的智慧,助力中医药非遗的“守正创新”。苏玉知道,正如琪昌传承冼夫人文化般,德仁堂的医术亦需代代相传。
苏玉一整天都在德仁堂里度过的,除了吃饭的时候其余时间都是在看书,她沉浸在古籍的智慧中,仿佛与历代医者对话。
夜幕降临,苏玉吃了晚饭后,告别了李老就回去了。
苏玉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仍沉浸在德仁堂的所见所闻中。,思绪如潮水般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