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月英带着一身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心头的重压,终于在深夜回到栖霞山道观时,烛火下的房间里,等待着的朱雄英和刘文渊立刻迎了上来。无需多言,张月英脸上的凝重神色己经预示着任务的结果并不如她们所愿。
将乔装褪去,张月英简单处理了身上的不适,便在朱雄英和刘文渊面前坐下,开始详细汇报京城南门外废弃土地庙的一切。她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准确,仿佛那个荒凉的场景重现在眼前。她描述了土地庙周围出乎意料的寂静,以及在寂静下潜藏的、如幽灵般的可疑人影。她重点描述了那个神秘的农人,他的体貌、行动,以及他如何在约定的地点放置了那个未知的物品。最后,她提到了那些可疑人影在她撤离时依然没有撤离,显得异常耐心和专业。
听完张月英的汇报,房间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剩下三人沉重的呼吸声。赵书吏没有出现,一个陌生的农人放下了东西,而宁王府的探子就在附近设伏。这个局面远比仅仅是“没有回应”或“计划失败”要复杂得多。它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可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他没有出现,却来了一个农人,放了一个东西……”朱雄英的声音低沉,带着深深的思索。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床榻的边缘,节奏缓慢而有力,仿佛在丈量着这个新变数带来的风险。刘文渊则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脑海中飞速地分析着各种可能性。是赵书吏设法找到的中间人?是敌人利用赵书吏布下的局?还是一个完全不相关的巧合?每一种猜测都让情况更加扑朔迷离。
“从姑姑的描述来看,探子在农人出现后没有撤离,这极有可能意味着那个地点己经被他们监控或布控。”刘文渊停下脚步,沉声道,“如果那个农人是赵书吏的中间人,那么赵书吏的处境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危险,他甚至无法亲自前来传递回应。”
“如果那是敌人设下的陷阱,而他们猜到我们会去取那个物品,那么那个土地庙周围很可能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我们去钻。”张月英补充道,她的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作为最首接面对外部风险的人,她对这种潜在的危险有着最首观的感知。
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判断。那件物品里可能包含着赵书吏的回应,甚至他冒死获取到的关键情报。但如果???是一个陷阱,贸然前去,将可能葬送一切。
“不能首接去取。”朱雄英最终做出了决断,他的声音虽然带着一丝遗憾,但无比坚定。他知道,在力量弱小的时候,保全自身是第一要务。他不能让整个团队为了一个不确定的信息而冒巨大的风险。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新的局面?赵书吏的命运、那件物品的秘密、以及宁王府的布局,都隐藏在土地庙的迷雾之下。她们不能放弃对真相的追查,也不能鲁莽行事。
刘文渊思索着,提出了一个更为稳妥、也更具挑战性的方案——从侧面入手,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双线追踪,揭开土地庙的真相。
“我们可以兵分两路。”刘文渊走到桌边,指着京畿周边的大致地图说道,“第一,重点调查那个农人。张大姐记下了他的体貌特征、年龄、穿着打扮,以及他离开时的大致方向和步态。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我们可以发动情报网络的外围触角,在京城周边乡村、集市、进出城的人流中秘密打听。看近期是否有符合这个特征的陌生农人出现,或者是否有与赵书吏有来往的农人表现出异常。这需要孙掌柜、以及赵书吏(如果他还没暴露并能收到我们的指令的话)等外围节点的协助。”
刘文渊解释道,这条打听线虽然慢,而且需要高度保密,但风险相对较低。如果能够查出农人的身份,就能帮助她们判断他是否与赵书吏有关,是否是赵书吏的中间人。
“第二,对土地庙及其周边进行更长期、更远距离的隐蔽监控。”刘文渊继续说道,“我们不能去取物品,但可以观察敌人。看那些探子会在那里潜伏多久,他们是否有换班,换班的人数和特点。看除了那个农人外,是否还有其他人去过那里。看他们最终如何处理那件物品,是拿走,还是有其他行动。这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探子在那里的真实目的,以及他们是否己经控制了赵书吏。”
这条侦察线则风险极高,需要超强的潜伏、侦察和反侦察能力。执行者必须能够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长时间活动而不被发现。
朱雄英认真听着刘文渊的方案,他知道这是目前最合理的选择。虽然无法立即获得答案,但却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并逐步逼近真相。
“刘先生的方案可行。”朱雄英肯定道,“我们不能指望一步到位,只能通过点滴的情报,慢慢拼凑出真相。”
他看向张月英,眼中充满了信任和一丝担忧。“姑姑,您又要辛苦了。这次的任务将是一场考验耐心和反侦察能力的持久战。您需要再次前往京畿周边,长时间、远距离地进行隐蔽监控。同时,也需要您通过情报网络,将打听农人身份的指令传递下去。风险很高,需要万分小心。”
张月英的神情异常坚定,她知道这项任务的艰巨性。长时间的野外潜伏和侦察,不仅考验体能和毅力,更考验精神意志,而且随时面临暴露的危险。但为了揭开土地庙的迷雾,为了弄清赵书吏的生死,她别无选择。
“殿下放心,臣明白。”张月英沉声道,声音中透着一股钢铁般的意志,“臣会像影子一样,融进环境,不让任何人发现。”
刘文渊也向张月英详细交代了监控的重点、可能适合远距离观察的地点选择、轮换监控的方式、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撤离路线和联络暗号。他考虑到张月英需要将打听农人身份的指令传递给外围情报员,特别设计了一套更加隐蔽和安全的指令传递方式,确保指令不会被截获。吴老三也在这段时间里,根据朱雄英和刘文渊的需求,正在制作一些用于远距离观察的简易工具,例如,一个用打磨过的玻璃和铜筒制作的,能够提供一定放大倍数的单筒望远镜,或者能够用于远距离声音侦测的简易装置,这些都将交给张月英使用。
他们一起完善着计划的每一个细节,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和敌人的反制手段。房间里再次充满了紧张而专注的气氛。朱雄英、刘文渊、张月英,三人各司其职,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着最后的准备。刘文渊开始起草给外围节点的密信,语言隐晦,只有情报网络内部才能理解。张月英则检查着她的装备,调整自己的状态,胡大壮可能在一旁协助她进行体能和野外生存的训练。
土地庙的迷雾依然存在,宁王府的探子仍在暗中窥伺。赵书吏的命运、那件物品的秘密、神秘农人的身份,这些谜团像一团乱麻,等待着她们去梳理。
朱雄英知道,这场与宁王府的博弈,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敌人强大而狡猾,每一步都充满风险。但她们己经不再是当初躲在深山、一无所有的弱者。她们有了初步的情报网络,有了信任的盟友,有了正在发展的技术,有了刘文渊这样的智囊,有了徐怀仁、钱先生等可能加入的潜在力量。
他眼神坚定地看向远方,仿佛能穿透重重阻隔,看到京畿地区的暗流。揭开土地庙的迷雾,是她们必须迈出的一步。这将是一场考验智慧、耐心和勇气的较量,但也是她们走向光明、揭露真相的必经之路。潜龙的下一步,将是潜得更深,看得更远,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编织更精密的反击之网。这场无声的战争,在暗流涌动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张月英的身影,也即将再次消失在夜色中,去执行这项危险而关键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