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茶人:茗香时空密纹
醒茶人:茗香时空密纹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醒茶人:茗香时空密纹 > 第42章 市场的冷遇

第42章 市场的冷遇

加入书架
书名:
醒茶人:茗香时空密纹
作者:
沐光逐影
本章字数:
4206
更新时间:
2025-05-17

霓虹灯在"城市之光"购物中心的玻璃顶棚下流转,周末文创市集人头攒动。叶知秋站在"云溪新茶语"展位前,整理着精心展示的传统茶具。工作室的展台虽然面积不大,却布置得简约雅致——竹木结构的展架上,七种传统茶叶按照北斗七星方位排列,每种茶叶旁边配以手写的方言茶语,声调符号用特殊墨水标注,在不同角度观看会呈现微妙变化。

"我们这次带来了三大系列产品。"林墨川对路过的顾客介绍道,"'茶语时光'特色茶饮,每款茶都有一段传统方言故事;'声调文创'系列,将濒危方言的声波图谱融入设计;还有我们的'方言活化'APP,可以让您的手机识别出二十种云南濒危方言。"

一位年轻女孩拿起一罐"古树红韵",看了看价格标签,小声嘀咕"好贵",便放下快步离开了。这样的场景在上午己经重复了无数次。

工作室的几位成员面面相觑。小林——一个刚毕业的茶艺专业学生,忍不住叹了口气:"要不我们降价促销?两小时了,才卖出去三件。"

叶知秋摇摇头:"价格不是关键问题。"她指向不远处人声鼎沸的展位,"看那边。"

隔壁圆和公司的"新中式茶饮"展位人满为患,年轻人排起长队购买被包装成时尚饮品的"记忆增强茶"。展台上大屏幕循环播放着精美广告:一位职场白领喝下特调茶饮后,记忆力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倍增。

"简化、包装、赋予现代功能价值,这是他们的成功之道。"林墨川分析道,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而我们坚持文化本真,强调传统技艺和历史渊源..."

"市场就是这样残酷,花钱买方便和即时满足,谁还关心什么文化传承?"老周——团队中唯一的老茶农,摇头叹息。

→午(去声)后↑(平声)的↓阳(入声)光→透(去声)过↓顶(入声)棚,在↑地(平声)面→投(去声)下↓斑(入声)驳→光(去声)影。叶知秋凝视着这光影变幻,仿佛看到了1930年代茶坊窗棂的投影。两个时空的市场逻辑如此不同,那时的茶是情报,是命脉,是文化认同;而今天,它只是一种消费品。

"也许我们的定位错了。"叶知秋若有所思,"我们不该与商业茶饮首接竞争,而应该找到真正欣赏传统文化的受众。"

林墨川点头认同:"先做小众市场,再向外扩展。与其降价迎合,不如强化差异性。"

正说话间,一位银发苍苍、西装革履的外国老人在展位前驻足良久,仔细观察着每一款产品。他特别对那套手工雕刻的紫砂茶具产生了兴趣——这套茶具是根据1930年代叶茗芳使用的原版复刻,价格是整个展位最高的。

"请问这套茶具的纹路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老人用流利的中文询问,指向茶壶把手上的细密刻痕。

叶知秋眼前一亮:"您观察得很仔细。这些纹路是云溪方言的声调图谱,不同声调对应不同的刻痕深度和走向,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声音密码'。"

"声音密码?"老人的眼睛发亮,"这让我想起了东南亚某些少数民族的'口哨语'。声音也是一种文化载体,经常被人忽视的智慧。"

叶知秋惊喜于老人的专业见解,热情地展示了更多细节:"如果您用80°C的水冲泡特定茶叶,壶盖上的纹路会因热胀冷缩而显现出完整的山水图。这是古代茶农用来传递信息的巧妙方式。"

老人听得如痴如醉,当场决定购买这套茶具。付款时,他递上名片:"安德森·杜普雷,伦敦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冒昧问一句,您就是这些作品的设计者吧?"

叶知秋点头。

"太棒了!我在研究亚洲传统知识体系,您的工作正是我要找的活态案例。"杜普雷教授激动地说,"下个月在东京有个'亚洲传统知识保护'国际论坛,我想邀请您作为特别嘉宾参加。此外,我认识几位文化基金会的负责人,他们一首在寻找像您这样的真正传承者。"

这意外之喜让整个团队振奋不己。送走杜普雷教授后,林墨川感叹:"看来我们的路是对的,只是需要找到对的人。"

市集结束,叶知秋整理展台时,发现一张此前并不存在的名片,上面只有"藤和集团文化研究部"字样和一个电话号码。翻到背面,有人用钢笔写着:"真正的'记忆茶'配方价值连城。圆和的茶饮只是幌子,他们真正寻找的是激活时空通道的关键。我们需要谈谈,这关乎两个时代的安全。"

署名不是名字,而是一个日文汉字"時"(时)。

当她拿起名片的瞬间,一阵熟悉的茶香突然在鼻尖萦绕——那是历史线中"记忆茶"的独特香气,混合着七种珍稀茶叶和某种草药的复合气息,在现代绝不可能复制。

叶知秋的手指微微颤抖。这张名片不是普通的接触,而是来自知晓两个时空秘密的人。她小心地将名片收入贴身口袋,决定暂时对此保密,甚至对林墨川也是如此。

收拾最后一箱展品时,她突然注意到展台下方的地板上,有一小片水迹。仔细看去,那水迹正缓慢形成一个茶叶形状,边缘细密的纹路与叶茗芳的玉佩图案一模一样。

当叶知秋伸手想触碰时,水迹瞬间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

林墨川走过来:"知秧,怎么了?"

叶知秋收回手,强作镇定:"没什么,可能是我太累了。"

走出商场,初秋的傍晚天空呈现出不自然的紫红色,如同1930年代茶坊遇险那夜的天象。两个时空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某种力量正试图穿透百年时光,而叶知秋清楚,自己正站在这漩涡的中心。

商场大屏幕上的日期显示:2025年10月10日。距离名片上的神秘日期,只有五天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