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更准确的信息后雍正皇帝的怒火仿佛能将整个御书房点燃。
准噶尔的狼子野心,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翻涌的情绪,锐利的目光扫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太监,厉声喝道:“传朕旨意,怡亲王与六部尚书速来觐见!”
御书房内,胤禛正与兵部尚书及各位大臣们紧急商议着边关战事。
他眉头紧锁,听着兵部尚书汇报着前线的战况,心中焦急万分。
准噶尔的铁骑,己经踏破了边境的几座城池,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皇上,臣请命,立刻调集精兵强将,前往边关,务必将准噶尔击退!”怡亲王胤祥慷慨激昂地说道。
胤禛点了点头,沉声道:“朕准了!朕再给你调拨一批火炮,务必让准噶尔知道,我大清的铁骑,不是那么好惹的!”
处理完边关战事,胤禛感到一阵疲惫。
他揉了揉眉心,心想,内忧外患,真是让他焦头烂额。
不行,他必须尽快想办法提升国力,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来人,传徐光启觐见!”胤禛沉声说道。
他决定,发起一场科技竞赛,召集天下能人异士,共同为大清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只有科技强盛,才能真正让大清屹立于世界之巅!
几日后,一则震惊朝野的消息传遍京城:皇上要举办科技竞赛!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奇技淫巧,不务正业;但也有人对此充满期待,认为这是大清崛起的机会。
徐光启接到圣旨,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等这一天,己经等了太久了!
他立刻动身前往京城,准备参加这场科技盛事。
与此同时,胤禛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科技竞赛。
他亲自拟定竞赛规则,设立丰厚的奖金,广邀天下英才。
然而,就在科技竞赛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内务府却传来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内务府亏空严重,官员们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胤禛闻讯大怒,立刻下令彻查此事。
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内务府的亏空,竟然与德太妃的娘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德太妃的娘家仗着她的权势,在内务府横行霸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
胤禛得知此事,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
虽然之前就从系统中知道生母与自己不合自己,也了解内务处在清末的巨贪,但不知道现在就己经这样胆大妄为,看来之前对朝臣贪官的处理没有给他们敲响警钟,反而变本加厉。
“来人,传朕旨意,将内务府所有贪污涉案人员与家族一律拿下,严惩不贷!”胤禛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德太妃得知此事,如同五雷轰顶。
她没想到,胤禛竟然会对自己娘家下手!
她立刻跑到御书房,想要为娘家求情。
“皇帝!你不能这么做!他们是哀家的亲人啊!”德太妃哭喊着说道。
胤禛冷冷地看着她,说道:“母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们犯了法,就应该受到惩罚!朕不能因为他们是您的亲人,就徇私枉法!”
德太妃见胤禛如此决绝,知道求情无望,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怨恨。
她指着胤禛,声嘶力竭地说道:“你……你真是个冷血无情的人!哀家真是瞎了眼,竟然为佟佳氏那个…生了你这么个儿子!”
德太妃很想大骂出声,可是看到雍正铁青的脸色,想到被抓的族人还是把辱骂咽了下去。
对于这个儿子她感到心灰意冷,万念俱焚。
“皇帝,哀家心己死,自愿前往五台山修行,为大清祈福。只求你放过乌雅家人一命。”雍正同意了德太妃的请求,在德太妃留下懿旨开了皇宫后,把所有犯案人员都流放日本,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此时胤禛看着德太妃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真的断了与德太妃的母子之情。但是,他必须这样做。
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他不能有丝毫的退让!
解决了内务府的问题,胤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技竞赛中。
在胤禛的大力支持下,清朝的科研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研制出了新型火炮、蒸汽机、以及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
雍正皇帝登基后,立刻将这些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新型火炮大大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蒸汽机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先进的农业技术则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
大清的国力,开始迅速增强。
同时,雍正皇帝还推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
他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减免赋税,鼓励商业发展。
大清的百姓,开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然而,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
一些守旧的大臣,对雍正皇帝的改革措施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些改革措施违背了祖宗规矩,会动摇大清的根基。
他们结党营私,暗中破坏,企图阻止雍正皇帝的改革。
雍正皇帝对这些反对者,毫不手软。
他果断采取措施,将那些贪污腐败、阻挠改革的官员,一律清除送往日本支援大阿哥占领日本。用日本的资源,为大清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经过一番铁腕手段,雍正皇帝终于肃清了朝堂,稳定了局势。
他还派兵平定了西藏和新疆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同时,雍正皇帝还大力发展丝绸之路,加强与西方各国的贸易往来。
大清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为大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大清的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清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
雍正皇帝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然而,就在大清蒸蒸日上的时候,雍正皇帝却感到了一丝不安。
他知道,自己己经不再年轻了。
他必须尽快培养出一位合格的继承人,才能确保大清的江山永固。
“弘晖,你过来……”雍正皇帝站在窗前,看着在一旁练字的弘晖,他招了招手,示意弘晖过来。
弘晖闻言,写好最后的字才仪态从容的来到雍正身边。
“阿玛,您找我有什么事啊?”
“弘晖,你长大了,也该学着处理一些政务了。”雍正皇帝摸着弘晖的头,缓缓说道。
“阿玛,我……我能行吗?”弘晖有些紧张地问道。虽然之前有帮助父皇批改折子,可都是一些请安折子,不太涉及政务。
“你一定能行!”雍正皇帝笑着说道。
“你要记住,你是大清的皇子,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弘晖重重地点了点头。“阿玛,我一定会努力的!”
雍正皇帝欣慰地笑了。
他相信,在自己的培养下,弘晖一定能够成为一位出色的皇帝。
“对了,阿玛,最近后宫里有人在传……”弘晖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却又不敢说出口。
雍正皇帝挑了挑眉,问道:“传什么?”
弘晖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说道:“他们说,阿玛您最近一首在研究一些奇怪的东西,还说您……您想长生不老?”
雍正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
他没想到,自己研究唤醒系统的事情竟然在后宫之中流传成了渴求长生不老。
是谁误导了消息?一个人影—廉亲王胤禩在雍正心里浮现,是时候安排人手出使欧洲国家了。
得到系统知晓未来后雍正帝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宏伟的蓝图也需要健康的体魄去实现。
于是,他开始注重养生,每日坚持锻炼,饮食也力求清淡营养。
御膳房的菜单,从过去的珍馐美味,多了几分粗粮蔬菜,偶尔还会自己动手,烹饪一些养生药膳,惹得贴身太监李卫,在一旁啧啧称奇。
除了关注自身,弘晖的培养也被雍正帝提上了日程。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在书房批阅奏折的皇帝,而是一位慈爱的父亲。
他亲自教导弘晖读书习字,讲解为君之道,甚至还会带着弘晖一起下田耕种,体验农耕的艰辛。
这日,父子二人在田间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
弘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好奇地问道:“阿玛,咱们大清现在如此强盛,为何还要如此辛劳?”
雍正帝放下手中的锄头,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
“弘晖,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繁荣。这世界如同一片汪洋,强国如林,稍有懈怠,便会被无情吞噬。朕要让你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唯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带领大清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说道:“所以,朕要为你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份足以颠覆整个世界的……”。
弘晖疑惑地抬起头,却发现雍正帝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神秘的微笑。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