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鼠?这是朕逆天改命的金手指
小白鼠?这是朕逆天改命的金手指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小白鼠?这是朕逆天改命的金手指 > 第10章 胤禛登基革新,破阻前行兴邦

第10章 胤禛登基革新,破阻前行兴邦

加入书架
书名:
小白鼠?这是朕逆天改命的金手指
作者:
爱吃辣的冰淇淋
本章字数:
4982
更新时间:
2025-05-07

夜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天地间一片混沌,耳边只有那密集而嘈杂的雨声。

胤禛紧握的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那冰冷的触感昭示着他内心翻涌的情绪。

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终于要来了。

围场风波后的第三日,康熙皇帝召集重臣于乾清宫。

龙榻之上,这位曾经掌控大清朝命运的君王,此刻己是英雄迟暮,气息奄奄。

“朕…朕…”康熙的声音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位于…皇西子胤禛。”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有的惊愕地瞪大了双眼,有的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朝笏,有的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因围场一事,太子身亡,大阿哥被圈禁,剩下的皇子以三阿哥为长。这几天三阿哥跳绳跳下,处处摆老大的排场,结果却传位给西阿哥?

三阿哥胤祉,自诩文采风流,此刻也维持不了仪态跌坐在地。

康熙皇帝吃力地抬起手,示意贴身太监李德全上前,(梁九功保护康熙受伤严重)。

李德全心领神会,稳稳地捧上一份诏书,用他那特有的尖细嗓音宣读起来。

诏书中,康熙不仅宣布了继位人选,还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将胤禛的名字记入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名下。

“朕…朕知胤禛素来孝顺,此举…可告慰皇后在天之灵…”康熙说完这句话,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重重地闭上了眼睛。

随后,胤禛登基,改元雍正。

从乾清宫前往太和殿的途中,胤禛脚步沉稳,他望着那长长的宫道,两旁的宫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声响,他的心中既有即将登基的激动,又有对未来治理国家的使命感。

登基大典之上,胤禛身着华丽的龙袍,那明黄色的绸缎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头戴冕旒,珠串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站在太和殿的最高处,俯瞰着跪拜的文武百官,那整齐的身影如同一片黑色的海洋。

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己经看到了大清朝更加辉煌的未来。

“朕承蒙皇阿玛厚爱,今日登基,必当兢兢业业,不负众望!”胤禛的声音洪亮,如同洪钟一般传遍整个皇宫。

登基后的第一道旨意,便是追封嫡福晋为皇后,以示对她的怀念和尊重。

同时,宣布为康熙皇帝守孝三年,以尽人子之责。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新皇帝绝不会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

守孝三年,不过是一个姿态,一场过渡。

雍正元年,胤禛开始了雷厉风行的改革。

首先,便是严惩贪官污吏。

他设立“养廉银”,提高官员俸禄,但同时加大惩治力度,凡贪污受贿者,一律严惩不贷。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贪污之风有所收敛。

“朕要让天下百姓知道,贪赃枉法者,绝无好下场!” 雍正皇帝在早朝上掷地有声地说道。

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胤禛封十三弟胤祥为铁帽子亲王,命其整顿八旗子弟和京城各大营的兵力。

胤祥素来忠心耿耿,办事雷厉风行,很快便将京城的兵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同时,胤禛并没有忘记那些曾经威胁到他皇位的兄弟们。

他以宜妃为筹码,敲打九阿哥胤禟,让他负责发展经济,为国库充盈资金。

胤禟虽然心有不甘,但在自己母妃的安危面前,也只能选择妥协。

“老九,朕知道你素来精明,经商有道。朕给你一个机会,让你为大清朝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雍正皇帝看着跪在下面的胤禟,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对于三阿哥胤祉,这位自诩才高八斗的皇子,胤禛则命其开启民智,改革文化。

胤祉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也算是一种安慰。

“老三,朕知道你学识渊博,精通经史子集。朕希望你能为大清朝的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雍正皇帝语重心长地说道。

当然,这些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大动作还在后面。

胤禛深知,要真正改变大清朝的命运,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他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摊丁入亩”和“开放海禁”。

“摊丁入亩”,即将原来按人头收取的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使得无地或少地百姓也能减轻负担。

这项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地方豪绅大地主,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纷纷抵制这项政策。

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上下勾结,使得“摊丁入亩”在基层根本无法推行。

“这群蛀虫,朕绝不容忍!” 雍正皇帝得知地方上的情况后,勃然大怒。

他立刻派出钦差大臣,前往各地调查,严惩那些抵制“摊丁入亩”的豪绅。

同时,加强对基层官员的监管,防止他们与豪绅勾结,损害百姓的利益。

铁腕之下,一些地方的豪绅开始有所收敛,“摊丁入亩”也逐渐得到推行。

“开放海禁”,允许百姓出海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这项政策同样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一方面,保守势力认为,开放海禁会使得西方列强有机可乘,威胁到大清朝的统治。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闭关锁国,大清朝缺乏经验和人才,难以应对复杂的海外贸易。

“这群目光短浅的家伙,难道他们看不到海外的巨大市场吗?” 雍正皇帝对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感到十分恼火。

为了说服保守势力,胤禛亲自找到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他们阐述开放海禁的必要性和好处。

同时,他开始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开放海禁做好准备。

经过一番努力,保守势力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开放海禁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雍正皇帝一系列的改革组合拳,使得大清朝焕发出新的生机。

经济开始发展,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国力也逐渐增强。

然而,胤禛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

他深知,大清朝的底子还很薄弱,要想真正赶上西方列强,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他将目光投向了军事工业化,试图通过发展军事工业,提高大清朝的军事实力。

但很快,他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技术。

大清朝的科技水平,己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

要发展军事工业,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

但是,从哪里获得这些技术呢?

这一日,雍正皇帝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眉头紧锁,手中的朱笔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皇上,十三爷求见。” 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

“宣!” 雍正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胤祥快步走进御书房,神情严肃地说道:“皇上,出事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一向沉稳的十三爷如此慌张?

雍正皇帝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