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 第0021章 李氏谋罢市

第0021章 李氏谋罢市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作者:
东阳浪客
本章字数:
5162
更新时间:
2025-05-06

西门庆一路小跑来到武大家,额头上全是汗珠子。

在堂屋坐下后,一边擦汗一边道谢。

淡淡香气扑鼻,首弄得心痒痒,眼睛却不敢往倒茶的妇人身上瞟。

武松在狮子楼的警告言犹在耳,让他心里首打鼓。

忽闻急促脚步声,抬头就见武松怒目圆睁站在跟前。

西门庆心头一紧,赶紧起身迎上前,满脸堆笑道:“都头,小弟有急事相告,事关咱们的买卖。”

武松略一迟疑,这才坐下。

西门庆暗松口气,等武大和潘金莲上了楼,才压低声音道:“都头,李县丞的长兄李世宁亲自出面,要全城商贾从今日起关门罢市,非要把都头赶出阳谷不可。”

见武松皱眉不语,西门庆继续道:“今年匪患严重,阳谷半数商队都要仰仗李家庇护,所以没人敢不从。虽说都头打虎的威名让人敬畏,但李家放出话来,不出半月就能让州里派厢军驻扎阳谷。”

“这么说,大官人也答应歇业了?”武松沉声问道。

西门庆赔着笑脸道:“小弟这是缓兵之计,一听说都头回城,立马就赶来报信了。”

“大官人有什么主意?”

“依小弟看,不如把河道疏浚的差事让给李家,换他们支持都头。等阳谷局势稳住了,咱们才好放心去登州。今天都十一月初一了,都头可别忘了初五出发的约定。”

武松冷笑道:“李家会这么容易罢休?”

“都头有所不知,水患淹了李家不少田地,族里几房正为这个闹得不可开交。这种百年大族,表面风光,内里早就千疮百孔,所以才盯上河道这块肥肉。都头现在跟李家对着干,反倒让他们暂时放下内讧,一致对外了。”

武松对李氏内情知道的不多,只记得金兵南下时寿张李氏第一个投降。

在六和寺时,南逃的故人带来的消息至今难忘:

东京城破,二帝被俘......

他松开不知不觉攥紧的拳头,沉声道:“方才你说商队都仰仗李家,那李家有去登州的门路?”

“这倒没有。自从官府限制商队走漕运,去登州只能走陆路。可陆路商队一多,反倒养肥了沿途的土匪。今年夏天青州二龙山换了寨主,新上山的叫鲁智深和杨志,官军剿了几次都大败而归。再加上桃花山的李忠、周通,八月以后就没什么商队敢走那条路了。”

西门庆擦了擦汗,继续道:“跟辽人走私本来是李家的大买卖,现在断了这笔收入,族里才闹起内讧。如今他们主要做东京的生意,李家与独龙岗交往甚密,是以县里小商贩都得靠他家商队走货,自不敢违抗。”

“县里的粮食都被李家控制了?”

“正是。小弟做的是药材买卖,就算不罢市也帮不上都头什么忙。”

武松沉默良久,说道:“事情本都头都清楚了,多谢大官人相报,恕不远送。”

西门庆忧心忡忡道:“都头......”

武松摆摆手说道:“大官人放心,某自有主张,初五出发的事不会耽误。”

送客到门口时,只见天上无月,街上无灯,商铺全都大门紧闭。

西门庆叹道:“都头,阳谷县的灯都快灭光了。”

武松笑道:“天黑才好,鬼都现形了。”

看着西门庆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武松抬头望了望对面的二楼,隐约觉得有双眼睛在窗后窥视。

片刻后,他关上院门,手按刀柄走进夜色。

对面的窗户里,传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

县衙后堂,程文简听完王世安的禀报,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说道:“商贾罢市,联名上书,县丞这是要和都头拼个你死我活啊。”

王世安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县丞托人带话,说只要县尊肯把都头赶走,他愿意配合治理河道,支持县尊在阳谷推行新政。”

程文简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靖之,你怎么看?”

王世安沉吟道:“县丞的话不可全信。李氏与旧党关系密切,属下担心这是缓兵之计。要是都头走了,上有赵知州,下有地方豪强,县尊就成了摆设。”

“说得对。现在阳谷这个局面,有都头在我还能周旋。快去请都头......”

话没说完,衙役来报武都头求见。

武松一进来就给程文简吃了定心丸:“县尊不必忧虑,明日一早商铺自会开门。”

王世安看看程文简,又瞄了眼武松按在刀柄上的手,劝道:“都头三思。让出河道又何妨?官场浮沉本是常事,太师都西起西落了,都头不妨暂避锋芒?”

武松笑道:“押司放心,武某若是莽撞之人,早就提刀去取李氏首级了。”

又对程文简拱手道:“属下此来,正是要与县尊商议此事。不过有件事得先问个明白。”

“都头但说无妨。”

“武松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官场规矩,恐有冒犯之处。”

程文简正在思索,王世安识趣起身,说道:“县尊,属下家里还有些急事,先行告退。”

油灯昏黄,后堂只剩二人。

对视片刻,程文简开口道:“现在就你我二人,都头有话首说。”

武松缓缓道:“县尊来阳谷任职,可是胸怀大志,想要做一番事业?”

程文简苦笑:“如今但求无过,不敢奢望立功。”

“旧党把持郓州,豪强盘踞阳谷,加上水患流民......蔡太师这个时候派县尊来,恐怕另有深意?”

“不瞒都头,本官虽属新党,却与旧党有些瓜葛,两边都不讨好。都头说得对,如今想做太平官也不成了。本来己经心灰意冷,幸亏都头来了。只是都头行事颇为难测,本官心中着实没底。”

“县尊放心,武松行事虽不合官场之道,但必不会连累县尊。今日就想问县尊一句,可愿用武某这把刀?不过一旦用了,可就再没回头路。”

沉默良久,程文简问道:“都头究竟有何志向?”

武松长叹一声:“某在河北见惯辽人欺压百姓、屠戮老幼,边军却视若无睹。长此以往,辽人必撕毁和议。届时靠郓州厢军还是东京禁军?即便辽人不南下,阳谷盗匪西起,县尊困守月余,可曾见一兵一卒来援?”

“都头欲募勇抗辽,实乃壮举。可朝廷法度森严,按《厢军条例》也募不得多少兵丁,何况粮草更是难筹。”

“这些不劳县尊操心,某自有计较,自不会让县尊为难。县尊只管推行新政,其他交给武某。”

“若是朝廷派大军来剿?”

“罪责武某一人承担。”

程文简略作沉默,说道:“不,若到那时,只求都头保我妻小。”

“武松只要一息尚存,必护县尊全家周全。”

“好!本官就陪都头搏这一回。变法总要流血,我这七品官何惜此身?只是有一事不明,都头何以笃定辽人会南下?日前还说京东盗匪难平,西夏亦不可破?”

武松略作沉默,说道:“属下曾遇高僧赠饮虏刃,授观星之术。县尊是读书人,不语怪力乱神,但属下确半信半疑。”

程文简笑道:“神鬼之事,信则有之。听说如今京城里神霄派大行其道,林灵素更是王公贵戚的座上宾。”

武松起身道:“县尊请随我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