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新房需要先去村里买些地基,由村长进行登记,现在源安村的地基差不多是一千八百文一块,差不多要二两银子一块,苏父和苏丹丹去找村长买地基。
现在源安村几块连在一起的地基并不算多,最终父女俩确定了离山脚不远的几块地上面,一共买了五块地基,离现在住的房子也不远,位置也合适。
苏父又去问了村里的老先生,算了一下时候动土开工的日子,确定了最近的好日子,在下月初三,宜动土宜开工,据现在大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苏父除了去街上卖香囊,就是去打听砖瓦价钱,忙的不亦乐乎。按照以前的计划是将现在的茅草屋修缮一番,没想到自己闺女买香囊的买卖做了起来,连带着一家人都能托闺女的福,住上好房子。
村里大部分人也知道苏丹丹家即将建新房。惹得不少人羡慕和眼红,一些心思活跃的,也开始琢磨香囊的制作。其中就有苏轻轻和赵氏,还有一些没有被苏丹丹招进小绣纺的,也东施效颦准备做香囊去卖。
由于做香囊的人多了,上山采鲜花的人也多了。采的人多了,苏丹丹为了保证自己香囊的干花供应,苏丹丹对外称家中收玉兰花和栀子花,鲜花一斤一文钱,干花一斤三文钱。到时屯了一部分干花香料,短时间内不用担心,但是后面过了这些花的花期,苏丹丹就要重新想办法了。
这些日子苏丹丹去镇上采购药材香料的时候,没少从空间把一些纸质香薰包倒腾出来。苏丹丹看着自己厨房里面存的几麻袋香料,短时间内的安全感有了。
这天傍晚,苏父从镇上回来,脸色沉重,因为今天的香囊没有卖光,还剩下约二十来个。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晚饭时,苏父开口说起今天遇到去镇上的事情。
苏父说道‘今天一早我去镇上摆摊,结果经常摆的摊位上面己经有人了,是赵氏和苏轻亲,而且她们卖的也是香囊。’小摊的位置是先到先得的,这一点没啥好说的,苏父就在斜对面摆了下来。
可未曾想到,卖香囊的过程,赵氏和苏轻轻开始作妖了。每每苏父摊位上来人,赵氏就开口喊道她家香囊比苏父的便宜二十文钱,只需要八十文,买两个也送一个。还顺带诋毁一波苏父家的香囊做工用料差,昧着良心赚黑心钱。苏父义正言辞的讲诶自家的香囊都是用心之作,但是赵氏光脚不怕穿鞋的,胡搅蛮缠中苏父也败下阵来,客人也被赵氏和苏轻轻抢走。
无奈,苏父只能去另一个地方找位置买香囊。但是生意终究还是受了那母女两个的 影响。苏父讲完后,一家子的气氛很阴郁,五味杂陈。
苏丹丹开口道‘爹爹不要忧心,香囊制作方法并不难,有心之人用心琢磨之后制作出来也是正常情况,但是咱家香囊的用料做工都是数一数二的,款式样式也是新奇独特,不必忧心卖不出去。明日我和爹爹一起去镇上看看情况,那些人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苏丹丹心里想到这阵子忙着小绣纺开工,倒是把赵氏吞了赵家上门说亲礼品的事情抛掷脑后了,没想到这母女俩就是见不得自家好过,净不干人事,一定要想办法收拾一下她们。免得老是给自家己添堵,背地里使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