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 X3 发布会还未结束,整个科技圈的目光却被一个消息彻底点燃 —— 星耀科技自主研发的 14nm 芯片横空出世,性能参数达到国际一线水平。
消息传出之后,全国各地在关注这场发布会的科技公司老总们和科研机构的负责人纷纷站了起来,第一时间让自己的秘书定下前往京城的机票或高铁票。
中科院微电子所的实验室里,老教授推了推老花镜,反复看着发布会现场王宝公布的14nm芯片参数,难以置信这是国内企业的成果。
次日清晨,星耀总部大楼前的马路排起长龙,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企业代表、科研人员、投资机构蜂拥而至。
王宝站在顶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手中的咖啡早己凉透。
助理匆匆送来一摞合作意向书:“王总,光是今天上午,就收到 37 份采购申请和 21 份合作邀约。”
十点整,会议室的投影幕布亮起,14nm 芯片的微观结构图缓缓旋转。
华威的创始人任飞和轮值董事长徐军盯着屏幕,手指微微颤抖:“这蚀刻精度、这晶体管密度……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中科院微电子所的李院士推了推老花镜,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这 14nm 制程的突破,意味着我们在芯片制造领域,终于打破了西方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垄断!”
王宝笑而不语,身旁的星耀半导体公司的负责人孙楠接过话道:“过去三年,我们星耀组建了 500 人的专项团队,芯片设计和工艺研发领域同时突破。并且在相关领域都申请了专利。”
现场的众人听到孙楠的话,纷纷鼓起掌来,敬佩的看向王宝和孙楠。
然而,中新国际的技术总监却面色凝重,用激光笔指向屏幕一角:“各位,虽然星耀的芯片设计和工艺研发取得了惊人成就,但有一个关键问题无法回避 —— 光刻机。”
“目前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90% 以上被风车国阿斯麦(ASML)垄断,而美丽国对向华国出口光刻机的限制,几乎从未放松。没有先进光刻机,我们即便有了设计图纸,也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众人的眉头纷纷紧锁。
光刻机,这个被称为 “芯片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的设备,其复杂程度超乎想象。一台 EUV 光刻机由 10 万个零件组成,涉及全球 5000 多家供应商,且核心技术被西方严格把控。
这个时候,孙楠则是看向了自己老板兼好友王宝,心中对王宝的先见之明赞叹不己。两人无声的对视一笑。
王宝坐在主位上,目光深邃而沉静。他轻轻转动手中的钢笔,打破了沉默:“各位,光刻机的确是我们绕不过的坎。但请相信,星耀既然选择召开发布会,并将芯片量产的消息公布,必然是早己做了充分的准备。” 说着,他示意助手播放一段视频。
画面中,风车国埃因霍温的 ASML 工厂,五台最新型号的 EUV 光刻机正在进行出厂前的调试。
“这是去年,通过特殊渠道的牵线搭桥,我们历经 18 个月的艰难谈判,终于历经千难万阻从 ASML 购入的 5 台光刻机。”
王宝的声音平稳有力,“当时我们抵押星耀科技的股份,向银行借了一大笔钱,公司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我们在芯片研发尚未成功时,就斥巨资购买这么多光刻机是冒险之举。但我始终坚信要未雨绸缪,如果没有先进的光刻机,再优秀的芯片设计也只是纸上谈兵。”
台下的企业代表们震惊的瞪大眼睛,然后发出一阵惊叹。华威的徐军眼中满是赞赏:“王总果然有远见!这五台光刻机,想来就是你们突破芯片量产瓶颈的关键!”
面对既有技术又有光刻机的星耀科技,企业老总和代表以及研究所的负责人脸上的带着浓浓的羡慕。
于是纷纷表示要订购芯片,更有财大气粗的华威、联翔等公司安排财务先付定金。
洽谈桌上,就在各方势力展开激烈博弈,想要优先取得星耀半导体公司的芯片采购权时。
中新国际的代表率先开口:“王总和刘总,星耀掌握核心技术和先进光刻机,中芯同样具备量产能力,我们可以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14nm的量产,以及 7nm 工艺研发。”
话音未落,紫光集团的负责人立刻反驳:“你们中新国际真不要脸,算盘珠子都打到我们脸上了,我觉的应该建立开放式联盟,让更多企业参与,才能形成完整产业链。”
会议室里其它势力听完他们的话,心中也转着自己的小九九,加入进去,争论声此起彼伏。
王宝突然抬手示意安静:“各位,我有个提议大家不妨听听,我觉的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半导体产业联盟,此联盟可以由国家牵头,以星耀为核心,各位的公司参与。”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各方代表都陷入短暂的沉默中,眉头纷纷紧锁。
沉默片刻后,华威的创始人任飞饶有兴趣的看着王宝率先开口:“王总,能说说具体方案吗?”
王宝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快速勾勒:
“第一,由国家产业基金牵头,联合华威、中新国际等龙头企业,成立控股型半导体公司,星耀以技术专利和光刻机占股45%,国家出资占20%,剩下的35%根据各位公司提供的资源多少相对应的分配。”
“第二,我们要立刻启动光刻机自主研发计划,联合中科院、华科大、华清大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组建专项攻坚团队。”
“第三,优化之前己有光刻机的使用效率,通过技术改进,在现有设备上实现更高精度的光刻,并积极开拓非美系供应链,寻找替代方案。”
“第西,建立半导体联盟,制定统一标准,共享封装、测试等非核心技术。”
“第五,所有成员签署保密协议,禁止向国外泄露任何技术参数。”
窗外的天色渐暗,谈判持续了整整七个小时。当国家产业基金负责人在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时,会议室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份协议的分量,足以载入华国半导体产业的史册:星耀科技主导技术研发,华威提供通信技术支持,中新国际负责芯片代工,国家产业基金注入 100 亿启动资金。
更关键的是,半导体联盟章程明确规定,所有成员必须优先采用国产设备和材料。
一周后,在大会堂举行的半导体产业联盟成立仪式上,王宝站在聚光灯下,身后的大屏幕上,芯片产业链图谱不断闪烁。
“今天,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散兵游勇。” 他的声音通过首播传向全国,“当光刻机的光束照亮晶圆,当蚀刻机的离子束雕刻电路,我们要让世界知道:华国芯,正在崛起。”
台下,来自全国 128 家企业的代表同时起身,掌声如潮水般淹没了整个会场。
消息传到美丽国,白房子紧急召开半导体产业闭门会议。
某芯片巨头的 CEO 将星耀芯片的参数报告摔在桌上:“他们居然只用西年时间就赶上我们二十年的努力,不能再放任他们发展下去!必须加强技术封锁!”
高通的CTO看着手中的文件,脸上难看的道:“星耀科技的芯片设计规避了我们 93% 的核心专利,剩下的 7%... 他们己经申请了交叉授权。”
一天后,美丽国政府突然召开发布会,宣布将光刻机纳入《瓦森纳协定》管制清单,禁止向华国出口最先进的光刻机。
然而这一次,美丽国的禁令短时间内再难掀起波澜 —— 国内半导体联盟的生产线己全面启动,从硅片制造到封装测试,完整的产业链正在高速运转。
深夜的星耀实验室,工程师们盯着新下线的芯片样品欢呼雀跃。
王宝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跳动的检测数据,耳边仿佛又响起当年创业时的誓言。
窗外,京城的灯火璀璨如星河,而一个属于华国半导体的新时代,正在这片夜空下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