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的寒冬腊月,长江两岸战云密布。曹操亲率号称八十三万大军南下,千艘战船在江面上排开,旌旗遮天蔽日,船队首尾相连竟达数十里之遥。北方的士兵们站在摇晃的船板上,一个个面色惨白,不少人己经吐得昏天黑地,船舷边挂满了呕吐的秽物。
"主公,将士们水土不服,病倒者己过三成。"程昱忧心忡忡地禀报,手中竹简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营的染病情况,"军中药材所剩无几,再这样下去......"
曹操站在楼船最高处的甲板上,铁青着脸望向对岸隐约可见的东吴水寨。江风猎猎,吹得他猩红披风啪啪作响。他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程昱连忙递上绢帕,上面赫然沾着血丝。
"传令下去,让军医加紧诊治。"曹操的声音沙哑得可怕,"另外,命赵子林的铁骑营做好接应准备。告诉子林,他的'百吨王'是我们最后的杀手锏。"
东吴水寨中,周瑜正在中军大帐召集众将议事。帐内炭火熊熊,却驱散不了将领们眉间的寒意。
"诸位请看。"周瑜手持一根细长的竹竿,在沙盘上轻轻划过,"曹军虽众,却不习水战。更兼北兵南来,水土不服,必生疾病。"竹竿在沙盘上曹军水寨的位置重重一点,"此乃天赐良机!"
老将黄盖捋着花白胡须道:"都督,老朽观察多日,曹军战船首尾相连,若用火攻......"
鲁肃匆匆进帐,带来最新军报:"探马来报,曹营中疫病蔓延,每日都有数十具尸体被抛入江中。"
这时,诸葛亮轻摇羽扇缓步而入,身后跟着两名亲兵抬着一个木箱。"都督,亮有一计,可断曹军一臂。"
周瑜挑眉:"哦?"
诸葛亮示意亲兵打开木箱,里面整齐码放着数百枚精铁打造的三角蒺藜,每一枚都泛着冷冽的寒光。"赵子林的'百吨王'乃曹军陆战利器,若能在战前扎破其车胎......"
周瑜眼中精光爆射,快步上前拾起一枚铁蒺藜细细端详。锋利的尖刺在他指尖留下一道血痕,他却浑然不觉。"好!此事就交给孔明安排。黄老将军,火攻之事就拜托你了。"
曹军大营内,赵子林正带着十几个亲兵检修"百吨王"。这辆钢铁巨兽己经改装成水陆两栖模式,车身上加装了六个巨大的浮筒,车尾还装了个小型螺旋桨。
"将军,东吴那边有动静。"一个满身泥水的斥候跑来报告,"发现数十艘蒙冲斗舰在江面游弋,似乎要夜袭。"
赵子林拍拍车身,金属外壳发出沉闷的回响:"让他们来,正好试试新改装的水战模式。"他转身对亲兵道,"去告诉丞相,让各营加强戒备。"
夜深人静时,江面上飘起浓雾。十几个黑影借着雾气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摸进了曹军车营。为首之人做了个手势,众人立即分散开来,熟练地将铁蒺藜撒在"百吨王"周围的必经之路上。
次日清晨,赵子林发现爱车的八个轮胎全瘪了,车底还卡着十几枚闪着寒光的铁蒺藜。
"哪个王八蛋干的!"怒吼声响彻军营,惊起一群栖息在桅杆上的乌鸦。
赤壁江面,大战终于爆发。
这夜东风骤起,周瑜站在楼船最高处,手中令旗猛地挥下。黄盖率领二十艘装满干柴火油的艨艟战船,借着风势首冲曹军船队。每艘船上都站着十名死士,他们赤裸上身,身上涂满了防火的泥浆。
"点火!"
随着黄盖一声令下,死士们将手中火把投入柴堆。霎时间,二十条火龙在江面上腾空而起,顺着风势扑向曹军连在一起的战船。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顷刻间就将曹军前阵化作一片火海。
"起火了!快撤!"
曹军大乱。北方士兵不谙水性,有的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溺毙,有的被困在燃烧的船舱里哀嚎。曹操在许褚、张辽等亲卫的保护下仓皇北撤,途中不断咳血,染红了胸前衣襟。
赵子林看着瘫痪的"百吨王",一拳砸在车身上,钢铁外壳发出沉闷的回响:"诸葛亮!我炒你猫的个冰!"
战后清点,曹军折损过半,千艘战船尽数焚毁,长江水面漂浮着无数焦黑的尸体,江水都被染成了暗红色。
中军大帐内,曹操面色灰败地靠在榻上,手中药碗里的汤药己经凉透。"此战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天不助我。"他喃喃自语,目光呆滞地望着帐顶。
赵子林单膝跪地:"末将无能,未能及时支援。"
曹操摆摆手,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见:"不怪你...传令下去...全军北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