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晃,映得门前的石狮子忽明忽暗。
贾环搀着贾政下了马车,老管家赖大带着一众小厮慌慌张张迎上来。
"老爷!三爷!这是——"
赖大的声音戛然而止。他瞪大眼睛看着贾环衣摆上的血迹,喉结滚动了两下。
贾政摆摆手:"路上遇了劫匪,环儿处置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却忍不住多看了贾环一眼。方才那凌厉的身手,哪里还是当年那个唯唯诺诺的庶子?
正说着,王夫人扶着玉钏儿的手匆匆赶来,身后跟着一脸不情愿的宝玉。
"老爷受惊了!"王夫人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慌,眼睛却不住往贾环身上瞟,"可要请大夫来看看?"
贾政摇头:"不必。"
他转向贾环,"你也累了,回去歇着吧。"
贾环刚要行礼告退,宝玉突然嗤笑一声:"环弟这是去哪儿打滚了?弄得一身腌臜。"
王夫人轻咳一声,宝玉撇撇嘴不说话了,眼睛却盯着贾环腰间的短剑。
"儿子告退。"贾环目不斜视地行完礼,转身往赵姨娘院子走去。
身后传来王夫人刻意压低的声音:"老爷,环哥儿这样打打杀杀的,传出去怕是有损咱们诗礼人家的名声..."
“……”
贾环嘴角微扬。
名声?怕不是他这个庶子抢了嫡子的风头,才如此说法吧!
……
赵姨娘院里灯火通明。
路上遇刺之事,不胫而走,仅片刻功夫早己传遍两府。
贾环刚跨进院门,一个桃红身影就扑了上来。
"我的儿啊!"赵姨娘一把抱住他,眼泪鼻涕全蹭在他衣襟上,"听说你遇了刺客?伤着哪了?快让娘看看!"
贾环心里一暖,轻拍她的背:"姨娘别怕,儿子没事。"
彩云端着铜盆过来,眼睛红红的:"三爷擦把脸吧。"
贾环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背上有一道细小的血痕,像是与刺客交手时被刀锋蹭的。
赵姨娘一见,顿时哭得更凶了:"这还叫没事?小鹊,快去我床头匣子里取金疮药来!"
"母亲别忙。"贾环拉着她坐下,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儿子这有军中特制的药,比府里的好使。"
赵姨娘抽抽搭搭地给他上药,忽然又破涕为笑:"我儿如今出息了!这几年老爷还一首在我面前夸你呢!"
她挺首腰板,声音不自觉地提高,"明儿我就去那周瑞家的面前炫耀,看她还有什么脸托大..."
"姨娘。"贾环按住她的手,"这几日您就在院里,哪儿也别去。"
赵姨娘一愣:"怎么了?"
贾环斟酌着词句:"儿子今日杀的刺客,是五城兵马司的人。"
"啊!"赵姨娘手一抖,药粉撒了一地,"那、那不是..."
"吴指挥的部下。"贾环冷笑,"就是今日宴席上与儿子争执那位。"
赵姨娘脸色煞白:"他、他为何..."
"李侍郎的妻弟,周瑞家的远亲。"贾环轻声道,"母亲明白了吗?"
赵姨娘猛地站起来,在屋里转了两圈,突然抓起桌上的茶壶就要往外冲:"我找那老虔婆算账去!"
贾环赶紧拦住她:"母亲!您这样去,不是正中他们下怀?"
他扶着赵姨娘坐下,"您听儿子的,这几日就在院里赏赏花,做做针线。若是周瑞家的来,您就..."
他在赵姨娘耳边低语几句。赵姨娘眼睛渐渐亮起来:"这主意好!"
贾环笑了。他这位母亲虽见识短浅,却有个好处…只要是他说的,她都信。
次日,贾环正在院中练剑,小雀儿匆匆跑来。
"三爷,周大娘一早就去了吴府。"
贾环收剑入鞘:"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小雀儿左右看看,压低声音:"听说,是要请什么道士...三爷小心,我听见他们提了您的名字。"
贾环塞给她一块碎银子:"想办法去跟门上小厮说,这几日凡是往咱们院里送的东西,一律先拿来给我过目。"
刚打发走小雀儿。
彩云走了过来:"三爷,老爷叫您去书房!"
贾环点了点头。
……
贾政书房里弥漫着檀香与墨香。见贾环进来,贾政放下手中的邸报:"北静王府送来帖子,邀你明日去西山围猎。"
贾环双手接过帖子:"儿子这就去准备。"
"不急。"贾政示意他坐下,"昨日之事,你怎么看?"
贾环垂眸:"儿子不敢妄言。"
"这里没外人。"贾政的声音罕见地温和,"你但说无妨。"
贾环沉吟片刻:"吴指挥与李侍郎关系匪浅,李侍郎又与周...与某些人交好。儿子怀疑,昨日刺客之事,未必是冲着儿子来的。"
贾政目光一凝:"你是说..."
"父亲近日是否在朝中得罪了什么人?"
贾政捻着胡须,半晌才道:"李光地前日参了我一本,说我在工部贪墨河工银两。"
贾环心下了然。看来这潭浑水,比他想的还要深。
"明日围猎,你多留个心眼。"贾政忽然压低声音,"北静王与冯将军...有些旧事。你腰间这把剑,千万别露出来。"
贾环心头一震,刚要细问,外面传来宝玉的声音:"父亲在吗?儿子来请安了。"
贾政立刻恢复了往日的严肃:"进来吧。"
宝玉进门看见贾环,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环弟也在啊。"
贾环双手行礼:"宝二哥。"
宝玉敷衍地点点头,凑到贾政身边:"父亲,听说明日北静王府有围猎?儿子也想去..."
"胡闹!"贾政皱眉,"你又不会骑射,去做什么?"
宝玉不服气:"环弟很久以前也不会..."
"环儿在边关三年!"贾政一拍桌子,"你整日在府里厮混,连《论语》都背不全,还有脸说!"
宝玉被骂得涨红了脸,怨毒地瞪了贾环一眼,甩袖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