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矿道的深处,一片广袤无垠的地下溶洞。这溶洞仿佛是大地母亲不经意间遗落的珍珠,璀璨而又神秘。洞内光线昏暗,唯有那些岩壁上不知名的石头和植物散发着微弱光芒,与远处不知源自何处的幽光交织,为这幽暗的空间添上一抹诡异的色彩。
溶洞深处,一汪巨大的水潭静静地躺卧着,水面并不平静,时而泛起层层涟漪,时而冒出串串气泡,仿佛下方潜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潭水色泽斑驳,时而呈现出清澈的青色,宛如初春湖面倒映的蓝天;时而又转为暗红色,如同夕阳下战场上的血色残阳;更有土黄色斑驳其间,让人不禁联想到古老而厚重的土地。至于这潭水的深度,和连接到何处,无人而知。
就在这变幻莫测的水潭之中,一只只形态各异的软泥怪缓缓浮现而出。
青色的软泥怪,如同深海中最为纯净的蓝宝石,它们的身体仿佛由透明的液体构成,却又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 。微弱的光线下,它们的身体边缘会折射出淡淡的光芒,如同晨曦中的露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暗红色的软泥怪体表覆盖着一层仿佛凝固的血液,色泽深邃而神秘,透露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它们的眼睛,如同两团燃烧的火焰,闪烁着嗜血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恐惧。一旦发起攻击,便如同狂风骤雨般猛烈,让人无处可逃。
土黄色的软泥怪,它们的身体虽然厚重,但并非完全僵硬。相反,它们的皮肤下隐藏着一种奇异的弹性,使得它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身体形状,以适应各种复杂的战斗环境。
此外,三种色泽的身体上还布满了各种奇特的纹路和图案,这些纹路和图案仿佛是大自然亲手雕刻的艺术品,记录着它们与大地之间的深厚联系。当它们移动时,这些纹路和图案会随之变化,展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动态美。
这些软泥怪不时地从水潭中涌出,带着一股原始的野性与力量,它们或游荡于溶洞之中,或朝着那纵横交错的矿道深处游弋,寻找着未知的目标。而在这片被遗忘的矿道内,还有一些不幸的矿奴,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日复一日地在黑暗中劳作,早已忘却了阳光与自由的滋味。
当软泥怪与矿奴不期而遇时,一场几乎一边倒的屠戮的战斗便在这幽暗的矿道中悄然上演。软泥怪依仗着柔软难以伤害的身体和毫无死亡恐惧的意识在矿洞之内穿梭,让每一个矿奴都心生畏惧,成为矿奴们难以逾越的屏障。
在这片昏暗无光、危机四伏的矿洞深处,矿奴们的命运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每当他们不幸遭遇软泥怪的侵扰,那场面便如同噩梦般令人窒息。若仅是一只软泥怪现身,还可以勉强应付,尚能寻得一线生机,勉强逃脱其魔爪。但若是遭遇两只乃至更多,那情形便急转直下,逃跑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能否成功逃脱,则全凭天意与造化。
然而,矿洞内的形势远比这更为严峻。矿奴的数量不足千人,但修为却参差不齐,多数人仅能以肉身之力勉强维持生计,面对软泥怪这样的异种生物,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更令人绝望的是,软泥怪的数量之多,犹如繁星点点,遍布矿洞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或潜伏于阴暗的角落,或游荡于狭窄的通道,时刻威胁着矿奴们的安全。
雪上加霜的是,这片矿区的灵气异常稀薄,几乎难以支撑矿奴们日常的灵力消耗。一旦灵力耗尽,他们便如同失去了庇护的婴儿,暴露在危险之中。而恢复灵力所需的时间之长,更是让他们感到绝望。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他们不仅要面对软泥怪的威胁,还要承受采矿的繁重劳动,以及换取解药以维持生命的无尽消耗。
如此种种,使得矿奴们的处境愈发艰难。他们在这片充满绝望的土地上挣扎求生,每一天都可能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天。
姬九龄轻轻咀嚼着那几粒珍贵的灵米,每一口都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精华,让他的神色渐渐沉醉于一种难以言喻的惬意之中。在这悠长的岁月里,第九矿道悄然间被软泥怪的阴影悄然渗透,而这一切,对沉浸在修炼之中的姬九龄而言,却是全然未知。难得拥有如此充裕的资源与时间,让他得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修行之中,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自从知道了灵魔双修会魔焰焚身而亡之后,他曾经尝试着在经脉流转间剥离魔气与灵气,却发现这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奈之下,他只能同时吸纳灵气与魔气,这一决定起初一直让他忐忑不安,但随着修炼的深入,他惊讶地发现,这样的修炼方式非但没有带来预想中的灾难,反而让他的修为突飞猛进,远超以往单修灵气的速度。在几番确认之后,姬九龄便欣然接受了这一现状,继续在灵魔交织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姬九龄的修炼之道,与世人所知的常规大相径庭。在他的体内,天地间的元气仿佛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无论是纯净的灵气还是诡谲的魔气,都毫无阻碍地通过他复杂的经脉网络,汇聚至丹田深处的道府之中。在那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青色小葫芦正缓缓释放出难以察觉的青烟,这青烟如同一位精妙的匠人,巧妙地将混杂的灵气与魔气分离过滤。灵气在青烟的洗礼下化为清澈的湛蓝之色,融入他体内那片浩瀚无垠的灵气雾海之中;而魔气则化作深邃的靓紫之色,汇聚成另一片同样壮观的魔气雾海。
“不管了,至少现在没有发生什么异样!”
《纳气之术基础常识简要》中讲到灵魔双修在行成丹田道府的时候就必然会发生魔焰焚身而不可救药,而自已只在初入仙道的时候有过类似的现象,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曾有过不适,所以也慢慢的放下了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