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蓝玉,锦衣卫指挥使
大明:家父蓝玉,锦衣卫指挥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家父蓝玉,锦衣卫指挥使 > 第48章 空印案,也将提前发生!

第48章 空印案,也将提前发生!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家父蓝玉,锦衣卫指挥使
作者:
紫亦亦
本章字数:
2934
更新时间:
2024-11-28

朱和尚平时连一个小钱也要算计的人,怎么可能大方到一次就赏赐几万两呢?

他心想,

就算是这一箱里的一百两现银,恐怕也足够他思量许久。

“你也应该知足了。”

这时,朱彪开口说道:“最初父皇只是想放进十两,我还是看不下去,劝说父皇放到了一百两。”

“啊……”

蓝银一时说不出话来。

朱和尚带着几分不舍看了眼箱子中的白银,然后说:“说好了啊,这是提前给你孩子出生的贺礼。

等那天到了,我就不另给了。”

“……”

蓝银实在无言。

竟然还有这样的道理?

老朱你身为天下最豪横的 皇帝,又不是什么贫苦之人,何必要如此计较?

朱和尚表情严肃起来,说道:“吃饭吧,咱们边吃边聊几句。”

蓝银依言坐了下来,只要朱和尚喊他过来,就定是有事相托。

朱和尚从怀里取出一样东西,放到了蓝银面前。

蓝银一见那物,面色微微一变。

这正是……

一封带有官印的空白文牒。

既然是朱和尚所出,那自然意味着……

由于种种变化的原因,朱和尚已经提前掌握了某些情报。

因此。

明朝初期著名的“空印案”,也将因此提前发生!

然而。

鉴于事态的变化,这一次的“空印案”

将与以往有所区别。

这桩案件。

不仅旨在打击通过私改公文谋私的行为者,还借此机会清理了一部分江南地区的官员。

所谓“空印案”,究其实质,

不过是在文书上预先盖印,待使用时再补填详细内容的一种方式。

缘由是,据明朝法令,各地方的财政机构和 官方 单位,每年都需向户部汇报财粮收入支出账目。

户部同各省份、地方主宰的数据需精确无误,方能归档完成。

如若有出入,则该批资料须被退回,要求重新上报。

在从各地方向应天运输粮食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损失出现,这就会导致数据与实际不符合。

这种情况下,地方就需要将资料重做上报,而路途遥远的地方,则需要耗时半年以上的时间来回奔波。

为此,

很多人才会选择先携带盖好章的空白文牒,以便随时填补所需内容。

针对“空印案”的评价,

历代史家说法不一。

在蓝银看来——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利用这一漏洞图利,但确实存在大多数人以此谋取私益的情况。

近代上海封城事件即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即使是在交通、通信十分便利的现代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更何况在信息传递不畅且监督机制缺乏的古代?

“银啊,这事儿你就得好好办办了。”

朱和尚是希望借机考验和培养蓝银的能力。

蓝银听后起身施礼答道:“陛下,臣怕做不来此事。”

“怕做不来?”

朱和尚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沈氏家业你尚能料理得好,这点小事务难道不行?”

在朱和尚眼中,空印案确实是小巫见大巫的事儿;

而且,比起处理沈家复杂的事务,这事儿显然轻松得多。

蓝银只要知道谁是在朱和尚的清理范围内的人,再顺势牵涉那些江南的官员,就能顺利完成任务。

这很难吗?

当然不。

问题在于事情完成后的结果才是真正的难题。

作为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人,蓝银清楚地了解毛骧死亡的原因。

就是因为他知道了太多的秘密。

而这次前往江南,蓝银已经了解到许多他本不该知道的事情。

若再次卷入这桩空印案,对于蓝银而言,实属不宜。

确实如此。

朱和尚最初的想法单纯,旨在历练蓝银。

然而,人心易变。

虽今日朱和尚持此想法,但数载之后,谁能料定他依旧如初?

比如,现在的朱和尚似乎对毛骧极为信赖,丝毫未存加害之心。

但几年之后,毛骧深悉朱和尚众多秘密后,恐怕命不久矣!

“臣眼下尚有许多紧要之事亟待处理,陛下委派之任务,恐非臣之任所能胜任,交予他人或许更为妥当。”

对蓝银而言,无论由何人承担此职,只需避开自已,皆可。

“嗯?”

朱和尚微笑以对,然而笑容之下却藏着些许凌冽,“你说的是何紧要之事,竟胜于朕交代的任务?”

“咳……”

朱彪轻声咳嗽以提醒,不解为何蓝银此次竟然主动放弃立功机会。

难道他不愿立功升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