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银大步走出,
众人看见,纷纷围了上去。
一近身,官员们暗中塞给蓝银东西,
那是装满了白银票据的小包。
表面看到的不过是一部分。
许多人在送上银票之后,低声道:“大人,这是给手下的茶资,咱们换个地方坐坐?”
这赠送的艺术不简单。
例如,当你想送礼给某位上司,而司机又在场,
你就应该准备好两份礼物,否则司机和领导都不会接受。
你只带一份,两人都会推辞。
而蓝银被邀请去小酌一番。
实际上,在那里的赠礼才是重点。
蓝银没有拒绝这些银票,全部收下了。
因为他意识到,此刻稳定住这些人最重要。
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他们所给予的一切。
唯有这样,他们才会放松,他也能平安离开江南。
无疑,
这批官员没有胆量对抗蓝银,
但是君子不会站在危地之上。
从小时候开始,蓝银就有一个信念——即使是百分之一的风险,也不值得冒险。
当天,
沈家遭到查封。
每从家中搬出一箱财物,门口的锦衣卫便记录在案。
装载的财物,多达数百车。
所有的车子都被黑色的布匹覆盖,缓缓驶向首都,准备冲入库府。
沈家的所有人都被拘留,等候处分。
因马车行走缓慢,为了避免引起注意,押送的蓝银选择走夜路。
但,
消息已被快速传送到皇宫。
“皇上。”
一名单膝跪下的锦衣卫身后,摆放着一只木箱。
“里面装有什么?”
朱和尚问道。
心里猜想,是不是一些没收回来的珍宝?
但是其他财物已经在路上,为何又要提前送一箱来?
“禀报皇上,这里是金银票证和珠宝首饰。”
锦衣卫坦诚答道,“来自江南地区官员对蓝大人的贿赂。”
“什么!”
朱和尚脸色铁青。
“他们哪来如此的勇气?”
朱彪也惊愕不已。
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他们难道不知道?
还胆敢行贿?
不,
并非官员们没有脑子,也不是他们太过大胆,
实则是长期以来的行贿习惯使然。
无论是之前的丞相胡惟庸,还是淮西、浙东集团,
都是如此操作的。
锦衣卫刚创立不久,
尽管他们知道这是天子的私人部队,
但他们潜意识里仍认为,
即便天子之兵也不外乎如此。
加之涉及官员众多,他们认为,
‘人多了法不责众’,事情自然无妨。
确实,
换做任何普通的 上司,考虑到社稷稳定,或许真的会视而不见。
毕竟,一旦追究到底,受影响的官僚数不胜数。
然而,
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人物——朱和尚。
这位不是一般的皇帝,
而是一位从贫寒之中崛起,最终登上帝位的大帝!
即便说他是历史上最拥有实权的皇帝之一,也并不过分!
“哈哈哈哈……”
朱和尚怒到极限反而大笑,说:“彪儿,你觉得他们是认定我们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呢?还是说,他们认为胡惟庸比我们要能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安全呢?”
朱彪答道:“儿臣倒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契机。”
“好事?”
朱和尚满意地笑了。
“孩儿的言行都是为了分担父亲的忧虑,为大明考虑。”
朱彪温和而坚毅,绝非无能之人。
实话讲,他的手腕同样狠辣果断,极为有能力。
然而为什么人们常称其为仁君?
答案简单。
需知事物对比才见高下。
朱和尚统治下的官员们,活下来已经是万幸,每天都如履薄冰。
相较之下,朱彪就像天上的救世主。
即使将朱彪描述为臣公眼中的圣女也不为夸张。
历朝历代诸多君王,与朱和尚相较后者显得分外宽容;而关于朱彪宽和的口碑,也遵循相同的逻辑——他确实是个有主见的人。
软弱,这一标签绝对不适合他。
明朝建立之初,面对朱和尚的暴怒,敢去直谏、反抗或坚定已心的除了朱彪还有谁?
无人敢为之!
“彪儿,你看这事该怎样办?”
朱和尚提问。
朱彪语气坚定:“淮西将领可暂且不动手,因现今江山尚不安定,需仰赖其力;至于浙东一派,则可以给予一定的压制;而对胡惟庸……臣以为必须尽早处置此人才能最大地稳定朝廷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