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八百一十六章 权力还不够稳固

第八百一十六章 权力还不够稳固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作者:
凉三
本章字数:
8988
更新时间:
2025-07-08

第八百一十六章权力还不够稳固

有本事闹,就亮出招数来,咱们过过招,看看谁才是真正的主子。

没那个本事,就乖乖听话,现在的情况特殊,让你多说几句闲话,过两天还敢乱说话,就得做好锦衣卫上门的准备了!

当皇帝的几个月里,朱钰多了许多疑惑,也看清了许多事情。

只要兵权还在手中,以于谦为首的一批大臣依旧坚定地支持他,就算他做得很出格,也不会一下子丢了性命。

总还能周旋一下。

有了这份底气,朱钰腰杆子自然硬得很!

与此同时,

文武百官中的那些大佬们,都在头疼该如何收拾皇帝带来的麻烦。

朱钰痛快地说了一通,这一番话带来的问题,还得他们来解决。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总共有两个。

一个是:

“陛下是篡位了,不对,应该说是得位于天。既然如此,那日奉天殿上的禅让诏书,还有效吗?如果无效,该给一个什么样的名分?”

第二个是……

“如今的太子朱见深,又该如何处理?他的太子之位,还要不要保留?”

这两个问题都至关重要,尤其是第二个,从根本上来说,是否承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等同于文武百官是否愿意认可朱钰这一系列做法的正当性。

如果更换太子,那就等于他们接受了皇帝的说法,祭祖大典上那一套说辞,就会彻底落实下来。

如果不换太子,那就等同于文武大臣与皇帝正面冲突,最终到底听谁的,这个太子到底要不要换,换谁来做,就要看双方较量的结果了。

相比之下,第一个问题要好解决得多。

朱祁镇不过是个表面上的死人,经过近日来的不断打压与清除,他在大明朝内部早已没有多少影响力了。

文武大臣们聚集在文华殿,为这两个问题争吵不休。

大明朝廷的核心人物——于谦、金濂、王直、胡濛、张輗、张軏,全部到场,一个不少。

各派实权人物,比如曾经劝谏过皇帝的兵部尚书陈汝言,也来到了这里。

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十人,这是整个大明朝廷的权力核心。

可以说,这时候要是天上掉下一颗陨石,把这座大殿砸塌,把里面的人全给砸死,整个大明基本上也就完了。

而在大殿之外,同样是人才济济,群雄聚会。

孙太后、钱皇后、太子朱见深……等等人物纷纷现身,神色各异。

尤其是孙太后,她盯着文华殿,咬牙切齿,面色狰狞,仿佛恨不得把那座殿宇一口吞下。

她很聪明,知道皇帝这招有多狠。

如果真让皇帝这么做下去,朱祁镇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她这位太后,朱见深这位太子,以及与他们有关的人,他们的嫡系势力,能不能活命,都是个大问题。

“朱钰,真是够狠啊……”

“一个小小的庶子,竟敢如此嚣张……”

“一次又一次,你到底想干什么……”

“非要将我们这些孤儿寡母赶尽杀绝,才肯罢休吗?!”

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

就算是天降圣人,进了皇宫,滚上几圈,最后也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动。

孙太后,太皇太后!威风得不行?

后宫之主,所到之处,无不俯首称臣!

这样的太后,她的权力和地位,又是从哪里来的?

一是因为孙太后背后的孙家,本身便是大明的望族,家中田地数千亩,义子义女也有数千人。

他们在朝廷中扎根多年,精耕细作,根基深厚。

入朝为官的有十七人,身居要职的文武官员也有三人!

树大根深,势力庞大,这是其一。

第二点,就是朱祁镇!

不管哪个朝代,只要是封建王朝,母凭子贵,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朱祁镇,是正统十四年的皇帝,一句话就能让百官俯首听命,一个人就害死了二十万精锐,五十万民夫,上百万百姓的性命都丧在他的手上!

有这样的一个儿子,孙太后怎么不尊贵?当然尊贵!尊贵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在这种情况下,孙太后背后的靠山,自然就是她这个当皇帝的儿子。

然而,随着朱祁镇被俘,文武百官废掉旧君、另立新帝,皇宫内外大肆清洗,许多旧君的死忠之臣被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这份权力,一下子跌入谷底。

随着时间推移,越发冷清,如今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实际作用了。

如果拿出来作为谈资,也许还能当作敲门砖,让人愿意听你说话。但真要拿它去指挥别人,恐怕是指挥不动了,连太监都不一定听你的!

但即便如此,拿着鸡毛当令箭,终究还是有令箭的意思。

朱钰这一手“爷宣布爷篡位了”,等于连这点鸡毛令箭都要收回去,连这点象征性的外衣都不留,真是把事情做得彻底了。

难怪孙太后急了眼,从祭祖大典现场离开后,一路来到文华殿,连后宫干政的忌讳都顾不上了。

可到了文华殿前,孙太后却停下了脚步,反而不敢再往前走了。

和钱皇后不同,孙太后是个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义者。说她没有感情,当然是不可能的,人皆有情,但在她心里,永远是自私的理智占上风。

像这样的人,也会一时冲动,所以她直接去了文华殿。但紧接着,她就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不能真的进去。

为什么?

“我没有牌可打了。”

“进去也是毫无意义。”

“百害而无一利。”

“这时候表现出后宫干政的迹象,只会逼那个庶出的孽种翻脸。”

“我失去了儿子,但我还有孙子。如果我莽撞惹下大祸,见深又该如何是好?”

“退让,退让,退让!现在唯一的办法,唯有退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唯有以退为进,才能有一线生机!”

想到这里,孙太后回头,深深看了一眼从远处缓缓驶来的马车,袖袍一挥,带着人马车驾,离开了!

留下钱皇后抱着那个穿黄衣的小儿,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身旁伺候的太监和丫鬟眼观鼻、鼻观心,却是一句话也不说。

成敬做得非常彻底。

皇上说:“要把皇宫彻底打扫干净。”

他就真的把皇宫从上到下,狠狠地打扫了好几遍。

直到今天,皇宫内许多角落仍未完全清理干净,但关键位置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

钱皇后和孙太后身边,只剩下几个丫鬟,还是她们原来的亲信。

其余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受伤了,要不就是请了病假。总之大家找了个理由,全都成了皇帝的人。

眼下皇帝要正名分,要彻底铲除后患。

大风吹倒了梧桐树,这些人也跟着倒了一地。

也许还不至于明目张胆地欺君,但平时里,他们一个个都爱搭不理,更别提为主子遮风挡雨了。

根本没有这样的事!

在古代的皇朝,一人犯错,全家受牵连,这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和落水的主子走得太近,这些下人还得担心自己被牵连呢。

但很快,仆人和丫鬟们的脸上,就露出了菊花般灿烂的笑容。

皇帝的马车逐渐靠近,最终停在了文华殿前。

钱皇后赶紧拉了拉身边的朱见深,深深地俯下身去,行了个礼。

脸上带着笑容,眼睛里却是无尽的恐慌。

朱钰换上便服,一步一步地踩着楼梯走下马车,看见面前的母子二人,眉毛微微一挑,明白了她们的意思。

这是在以退为进。

“把自己送到朕面前来,尽量显得无害,希望能保住一条命?”

朱钰心里暗自摇头。

“朕还不至于和一对孤儿寡母过不去。”

朱见深是前朝太子,钱皇后是前朝皇后。如果他这个皇帝权力还不够稳固,以二人的身份,还真有可能闹出事来。

但世上没有这么多如果和假设,朱钰如今大权在握,底气十足。

也就不会有为难这对孤儿寡母的心思。

只是像这种事,哪怕皇帝嘴上再怎么保证,也不会有人真的相信。

朱钰想了想,挥手叫来成敬,凑到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成敬急匆匆地跑开,又急匆匆地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把糖果。

随手拿起两颗糖果,朱钰笑着走到皇后和太子身边,伸手摸了摸朱见深的小脑袋。

钱皇后诚惶诚恐地连连俯身,拉着朱见深就要给皇帝跪下,明显是被吓坏了。

朱钰却只是摇摇头,挥挥手:“好了,不用多礼。”

两人不管不顾,都跪倒在地,非常熟练地磕了个响头。

当初还是郕王时,朱钰想见到这两位都是件难事。

如今风水轮流转,一切都变了。

大明新帝登基,功名显赫,有千古明君之资。

这份压力之下,谁又能视若无睹?

朱钰板起脸,主动伸手将两人扶了起来。

“说了,不用多礼。”

钱皇后吓得像只冬天的鹌鹑,嘴唇发白,缩在那儿瑟瑟发抖。

反倒是朱见深,一双眼睛一眨一眨的,眼神中还带着未曾见过世道险恶的天真。

看到两人这副模样,原本打算说些什么的朱钰,也失去了兴趣。

随手把糖果塞给他们,目光转向了文华殿。

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地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