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演员们太主动了
华娱:演员们太主动了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华娱:演员们太主动了 > 第580章 AI换脸技术!香饽饽(求订阅)

第580章 AI换脸技术!香饽饽(求订阅)

加入书架
书名:
华娱:演员们太主动了
作者:
吾家逆子大狸花
本章字数:
9050
更新时间:
2025-06-09

有的时候,王也挺讨厌自己的精力旺盛的。

因为工作太多,又不是同一类型的,近期日程被切割成了无数碎片。

能源、科研、电影、公司战略……每一块都牵动着庞大的资源与无数人的心神。

还好王也内功高,身体强,即便是像一个精密运转的中央处理器,高效地处理着涌来的每一道信息,也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不过再怎么轻松,也需要自己亲自过去,这导致王也最近一段时间有点冷落佳人了。

“有时间了,一定要她们都过来,好好玩耍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来,能源与科研这两大烧钱的无底洞浪费了王也大量精力。

王也虽然无需事必躬亲,但也只需在固定的时间节点降临实验室或项目基地指导团队走出实验困境。

王也就是个解题天才,团队钻研数周乃至数月都无法攻克的难关,在他几句看似不经意的点拨下,便豁然开朗。

“点石成金,举世难得一见的天才!”

这是科研团队私下里对王也最精准的形容。

久而久之,这种近乎妖孽的洞察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传入了更高层级的耳中,上级对王也的才华与远见,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与信任。

这才有了后续深度参与可回收火箭、商业卫星等尖端项目的契机。

这些都是后话。

时间如白驹过隙,悄然滑入四月。

空气中已然弥漫着初夏的躁动,秋风凉爽的五月也触手可及了。

这段时日,《星际穿越》的后期制作有条不紊,进度喜人。

王也刚结束一场关于《星际穿越》关键特效镜头的技术研讨会。

会议室的烟灰缸里,掐灭的烟头堆成了小山。

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下意识摸了摸下巴,准备去吃点什么饭菜之际,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进来!”

不一会,郭凡走了进来。

他风尘仆仆的,眼窝深陷,胡子拉碴的程度比王也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他双眼却亮得惊人,闪烁着一种苦熬通宵后终于见到曙光的兴奋。

“王导!”郭凡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难掩激动:“《地心引力》的分镜头脚本给您磨出来了!您快给掌掌眼!”

王也闻言,精神一振。

《地心引力》的剧本王也早就搞定了。

这是王也截胡阿方索·卡隆的电影。

另一个时空里,2014年才鼓捣出来的经典科幻,是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具创意的太空求生故事。后来获得了很多奖项,导演可谓是名利全收。

王也早就想将其搬上银幕,只是《地心引力》项目所需的团队规模相对较小,拍摄难度对于如今的群星而言,已经算不上顶级挑战。

更重要的是,它对王也一手打造的“群星文化全产业链”的整体带动效应,不如《星际穿越》这类史诗级巨制来得迅猛。

所以,王也将那份剧本写出来后,便锁进了公司的版权库深处,任其“吃灰”。

剧本吃灰期间,华纳兄弟跟二十世纪福克斯,甚至连阿方索·卡隆本人,都曾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过王也。

他们挥舞着支票,希望能获得这部电影剧本的改编权。

无一例外,全被王也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如此惊艳的剧本,必须打上华夏的烙印!”

这是王也内心的执念。

他宁愿让剧本在版权库里蒙尘,也绝不便宜了那帮老外,哪怕被人私下里腹诽“贪婪”、“霸道”,他也毫不在乎。

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郭凡便是王也选中的人之一。

这小子拍完《铁甲钢拳》后,着实飘了一阵子,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的,看谁都像是打款。

后来被王也敲打了几次,才沉下心来,开始琢磨自己的新项目。

郭凡是一直都有个科幻梦的,王也便将《地心引力》的剧本扔给了他。

郭凡初读剧本,惊为天人,当即拍板就要拍这个!

这家伙骨子里是个认死理的理工男,一旦较真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为了这份分镜头脚本,他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足足打磨了半年多。

王也接过厚厚一沓分镜头脚本,指尖着纸张边缘的毛糙。

他一页一页,看得极为仔细。

看王也如此郑重,郭凡心中忐忑。

王也示意郭凡坐一会,心中则道这小子没让他失望。

分镜头不仅完美复刻了原剧本的精髓,更在其中融入了不少巧妙的本土化设定与细节调整,使得整个故事的内核,更贴近华夏观众的文化语境。

“不错。”王也放下脚本,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剧本的灵魂,你抓住了。而且,本土化做得很有想法。”

郭凡闻言,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预算方案呢?”王也问道。

“初步估算四亿人民币就能拿下。”

这两年演员片酬提升很高,但是群星文化的电影演员片酬并不高。

郭凡的规划中,自己跟演员拿下5000万片酬就不错了。剩下的2.5亿是拍摄成本,一亿宣发成本。

“王导,这部电影的技术难点不算特别多,主要还是对长镜头的运用要求极高,这块比较烧钱,也最让我头疼。”

“长镜头?我看了你的镜头!”王也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后才淡然道:“公司的技术日新月异,你的难点对于公司而言不是问题。”

“公司这几年重点投入研发的仿真3D渲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配合最新的虚拟拍摄系统,在摄影棚内完全可以实现你想要的一切长镜头效果,而且成本可控。”

王也给郭凡面前空着的茶杯斟满茶水:“女主角的人选,有谱了吗?”

郭凡受宠若惊,双手接过茶杯:“王导,我还没来得及细想。公司的艺人们您有中意的吗?”

“既然是咱们主导的项目,自然要主打国内市场。”王也指尖轻点桌面,语气不容置疑:“主角团队,必须是咱们自己人,根正苗红的那种!记住,我说的是——必须持有咱们国家身份证的演员!”

“身份证”三个字,王也咬得格外清晰。

郭凡心领神会,重重点头:“明白!王导,航天员的角色,必须由国内演员担纲!而且我会严格把关,政治素养和品德必须过硬!”

王也满意地嗯了一声:“这是基本盘。”

他话锋一转:“当然,剧本里也涉及到了一些国际救援的情节,适当引入一些外籍角色,去拥抱海外市场,也是可以的嘛。”

“毕竟,咱们的电影也要让全世界都看看。”

郭凡眼睛一亮,由衷赞叹:“王导高瞻远瞩!”

两人又就剧本的一些细节、拍摄周期、以及后续的宣发策略,深入探讨了一番。

临走时,郭凡脸上的笑容灿烂,他顺利拿到了项目的正式授权,还得到了王也关于投资配比的明确指示。

群星文化将主投65%。

剩下的35%投资份额,则可以向国内外的优质制片公司开放。

法兰西的、老鹰国的、小日子的、毛熊国的……各路演员都有机会参与进来。

但前提是,他们得拿出足够的诚意。

为了市场跟票房考虑,参加投资的演员和制片公司必须要在本国市场具备发行号召力,是否值得群星为他们敞开一个角色的名额,需要看他们的诚意。

郭凡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王也的思绪则迅速切换到了下一阶段的宏大蓝图。

未来一年半的拍摄计划,已在他脑海中清晰勾勒。

两部电影,将成为王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项目。

第一部,便是王也截胡了斯皮尔伯格在另一个时空后期才会触碰的科幻巨制——《头号玩家》。

这部电影,在他看来简直是为群星特效团队量身打造的盛宴。

海量的特效镜头,正是检验并进一步提升公司硬实力的绝佳机会。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重工业水准的全面展示。

一旦成功,幕后团队的工作岗位将得到极大丰富,技术积累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票房?

这部电影是成功的。

王也嘴角微扬,那自然是不必担心的。

该电影的制作周期大约需要十五个月,如果一切顺利,六月份便可正式启动拍摄。

目标直指2013年的春节档!

2013年的特效还没有被观众看腻味,大家都喜欢这类电影的。

王也准备的另一部电影,同样是特效大片。

它在后世的声名却不怎么响亮。

甚至,可以说是遭遇了票房的滑铁卢。

这部电影是由环球发行,奈飞在2022年接手拍摄,到2025年才姗姗来迟的《电幻国度》。

电影讲述了一个机器人与人类冲突,最终走向大团圆的俗套故事。

该电影的特效确实惊艳,然而故事内核的空洞,使其如同一个华丽的空壳。烂番茄百分之二十三的新鲜度,足以证明其在院线市场的惨淡。

不过,王也记得这部电影是主打网络订阅的。

如此一来,其后期的真实收入,倒也未必如表面那般不堪。

在王也看来,这个题材和设定有巨大的改造潜力。

赛博朋克流,在这个世界可是没有那么多类似项目。

王也准备对其剧情进行一次脱胎换骨般的“魔改”。

他要赋予它全新的赛博朋克灵魂,电影主打童梦跟颓废风格,再给电影植入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内核。

实际上到了王也这个层级,不拍电影都无所谓。

不过有挑战性的魔改电影,拍摄起来才有意思。

《电幻国度》可以带动群星文化为庞大的幕后团队提供持续不断的工作机会。

王也需要这样的项目,来喂饱嗷嗷待哺的技术团队,来巩固群星在特效领域的领先地位。

时光飞逝,转眼已临近2011年的五月。

全球电影市场的暑期档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2011年的群星文化,在国际市场上推出的纯“国际范”大作只有一个盗梦空间震撼世人,其他真人电影票房并不算特别突出。

不过公司的发展一直很不错。

2011年后,公司还会有多步电影在全球上映。

截胡海外,投资的《饥饿游戏》主攻海外市场,不过饥饿游戏现在还在紧张后期,等十二月能与观众见面,都是烧高香了。

国内市场,从五月到十月,群星文化计划上映的电影初步排下来,堪堪十部部。

这其中,扛起暑期档商业大旗的有《环形使者》,《源代码》,以及与中影参股合作,由徐老怪亲自操刀的武侠巨制《龙门飞甲》,海内外星光熠熠的《盗贼同盟》。

对了,还有宁昊的《黄金大劫案》。

这些都是群星在暑期档准备投的重磅炸弹。

每一部电影都承载着群星文化的期望。

这几部电影中,有三部属于好莱坞与棒子国的作品。

《环形使者》与《源代码》皆是如此,前者在原本的时间线上问世较晚。后者的剧本,则被王也在好莱坞编剧团队那边慧眼识珠,提前截胡。

王也本想自己拍摄,奈何市价你不允许。后来群星文化日渐厉害,王也为培养国内的相关人才,等待最佳的拍摄时机,这两个项目都沉淀了数年,如今才终于瓜熟蒂落。

至于截胡棒子的《盗贼同盟》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这部电影由群星文化主导,演员阵容中则吸纳了几位棒子国与小日子国的明星,其战略意图就是主攻亚洲市场。至于更广阔的西方海外市场,并非其当前阶段的主要目标。

类似这样,针对特定市场进行“本土化”改造或合作的项目,群星还有不少。

比如,经过巧妙改编的《釜山行》,又比如,经典IP焕发新生的《警察的故事》系列续作。

这些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

或许这么多项目中,唯一受伤的就是棒子了!

王也从棒子跟小日子那边截胡的项目实在是太多了。

谈及棒子国,王也不得不承认其文化产业的某些独到之处。

你可以批评他们是矛盾的集合体,自卑与自大并存,你也可以指责他们热衷于窃取他人的文化与创意。

但是,从2000年到2022年这二十多年间,棒子国在文化作品输出方面的成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即便到了后世的2025年,棒子国的女团、流行音乐,依旧在亚洲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

甚至由于老鹰国那边LGBT风潮的盛行,棒子国的男女团一度在海外市场也展现出惊人的“侵略性”。

那个名为“防弹少年团”的组合,在老美、欧洲乃至中东地区,都拥有着数量庞大的狂热粉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