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漩涡,周而复始
生命漩涡,周而复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生命漩涡,周而复始 > 第13章 西北之行 致命的诱惑之门

第13章 西北之行 致命的诱惑之门

加入书架
书名:
生命漩涡,周而复始
作者:
爱吃玉米荔枝汤的霍锐
本章字数:
18744
更新时间:
2025-02-14

102.深渊的入口

当他们踏入商场那扇旋转门,嘈杂与喧闹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摩肩接踵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将宽敞的商场过道挤得水泄不通。

秦明清面色平静,眼神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觉,他的脚步不紧不慢,穿梭在各个货架之间。

沈逸风跟在后面,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琳琅满目的商品,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秦明清在服装区挑选了几件衣服,随后便径直走向电器柜。他的目光在货架上快速扫过,最终落在一把电动剃须刀上,拿起它端详了片刻,便迅速走向收银台付款。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犹豫。

沈逸风注意到,秦明清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姿态,时不时地抬头张望,像是在躲避着什么。

他的身体微微紧绷,脚步也显得有些急促,每当有人从身边经过时,他都会下意识地侧身或者放慢脚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莫名的紧张。

沈逸风心中暗自揣测,从秦明清这躲躲闪闪的模样来看,他在这座城市里的熟人想必不在少数。

这些熟人究竟从事着何种职业?他们是否也如同秦明清这般,过着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生活?又或许,他们是一群鸡鸣狗盗之徒,整日在法律的边缘游走?

沈逸风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画面,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他开始怀疑自已跟随秦明清的决定是否正确,但一想到秦明清之前对自已的照顾,又觉得自已有些过于敏感。

出了商场的大门,秦明清停下脚步,将手中的物件一股脑塞给沈逸风,神色略显疲惫但又透着几分坚定地说:“王新,你先回旅馆,我去拿证,坐今晚的火车走,你回去补一补觉,火车上是睡不着的,路远着呢。”

沈逸风接过东西,看着秦明清的眼睛,试图从他的眼神中读出更多的信息,但秦明清的眼神深邃如海,让人捉摸不透。

沈逸风心中稍感宽慰,从秦明清的话里,他知道秦明清不会轻易丢下他。

然而,直到此刻,秦明清仍不肯透露他们即将前往的目的地,这让沈逸风心中有些不满,但更多的是无奈。

他知道,秦明清做事向来谨慎,自已再怎么追问恐怕也无济于事。

沈逸风心中暗暗想着,只要秦明清愿意带上自已,其他的都不重要。他相信,凭借自已的能力和勇气,无论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都能够应对自如。

沈逸风太自信了,他沉浸在对未来的幻想之中,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已正一步步迈向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

在他的想象中,这次旅行或许会充满刺激和挑战,但最终他们会平安归来,自已也能够收获一段难忘的经历。

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决定,将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随着旅程的推进,沈逸风逐渐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们所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复杂,每一个选择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而秦明清的行为也变得愈发神秘莫测,他总是在关键时刻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让沈逸风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迷茫之中。

渐渐地,沈逸风感觉自已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越陷越深。

他试图挣扎,想要回到过去那种平静而正常的生活,但却发现自已已经无能为力。曾经那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世界,如今已变得遥不可及。

他的人生,就像一艘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在狂风巨浪的冲击下,逐渐偏离了航线,向着未知的黑暗深处驶去,再也无法回归正常的人生轨道。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场足以毁掉他整个人生的噩梦,正缓缓拉开序幕……

103.驶向未知的远方

夜幕如墨,笼罩着大地,唯有火车站台被昏黄的灯光勉强照亮。

秦明清和沈逸风的身影在这黯淡的光线中显得有些模糊,他们的脚步匆匆,带着一丝决绝与迷茫,在晚上十点钟踏上了那列驶向新疆的西行列车。

对于沈逸风而言,咸宁这座城市已然陌生,而喀什,那是一个远在天边仿若天国般遥不可及的存在。

沈逸风站在车厢连接处,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黑暗,脑海中极力翻涌着过往的记忆,却发现对喀什这片土地竟是毫无印象。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已的人生轨迹会突然转向这样一个完全未知的方向,即将踏上一片在他认知里从未存在过的土地,从此告别曾经熟悉的世界和生活。

在他短短二十二载的春秋里,过往的生活虽说不上一帆风顺,却也安稳平静,而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内心不禁感叹:生活啊,当真是变幻莫测,难以捉摸。

列车在黑暗中疾驰,宛如一条钢铁巨龙,穿梭在广袤无垠的夜色之中。

车窗外,村庄与树木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快速拉扯着向后逃窜,稍不留意便消失在视野里。

偶尔,连绵起伏的小山丘在暗淡的天光下隐隐浮现,像是大地沉睡时的起伏呼吸,神秘而又寂静。

沈逸风回到车厢内,他们买的是硬卧,相比硬座车厢的拥挤嘈杂,这里还算是一片小小的“净土”。

大部分旅客都聚集在过道的窗户前,眼神呆滞地望着车窗外那千篇一律的景致,在无尽的黑暗中,树木和村庄的轮廓模糊不清,如鬼魅般一闪而过。只有远处那星星点点忽明忽暗的灯光,像是黑暗中伸出的希望之手,给这沉闷压抑的黑夜带来一丝微弱的生机和些许聊胜于无的乐趣。

沈逸风躺在卧铺上,眼睛虽然闭着,但思绪却如脱缰的野马。

身旁的秦明清一直沉默不语,沈逸风几次想要开口询问他们的目的地,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秦明清既然不想说,问了也是白搭。

火车一路向西,不知疲倦地奔腾着。

当抵达兰州时,列车短暂停留,秦明清起身下车,不一会儿便带回了一些水果、面包和饮料。沈逸风看着秦明清忙碌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对秦明清的神秘安排感到不满,又有一种莫名的依赖。

在这个陌生的旅程中,秦明清是他唯一的“同伴”,尽管这个同伴也让他捉摸不透。

列车再次启动,继续向着未知的远方驶去。

沈逸风望着车窗外那依旧一成不变的黑暗,心中渐渐涌起一丝不安。

他不知道在乌鲁木齐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更不知道那个被秦明清深藏心底的目的地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但事已至此,他已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随着这列火车,一步步深入那片陌生而又充满诱惑的土地,去探寻生活为他准备的下一个“惊喜”,而他的命运,也在这哐当哐当的铁轨声中,被悄然改写。

104.近在咫尺的“陌生人”

当秦明清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匆匆踏上列车的那一刻,金色的阳光如潮水般涌进车厢,太阳已然跃出了地平线,洒下万道光芒,仿佛预示着这一天将有着别样的故事展开。

沈逸风静静地坐在车窗边,望着车窗外兰州这座逐渐苏醒的城市,思绪飘远。

他深知,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地区,兰州算得上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大城市,充满着独特的魅力与烟火气息。

而这座城市于他而言,还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他有一位伯父在兰州军区任职,如今已然退休。

多年前,沈逸风的父亲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经商之路,彻底背离了自已在大学里所学的机械专业。

彼时,伯父在兰州军区的一个军工厂担任厂长,身兼大校军衔,正是急需机械方面专业人才之际。

这本是一个家族成员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契机,然而,兄弟俩却因这一职业选择产生了激烈的争执,谁也不肯让步。随着矛盾的不断升级,往昔亲密无间的兄弟情逐渐出现裂痕,以至于后来两家差不多断了来往,只剩下岁月的尘埃堆积在那曾经紧密相连的亲情纽带之上。

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后来沈逸风的父母突遭车祸,双双罹难。

这一噩耗如同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沈逸风原本平静的生活。

伯父一家在听闻此事后,怀着悲痛的心情从兰州赶回了江城市。

那一刻,伯父老泪纵横,眼中满是懊悔与自责。

他痛心疾首地意识到,当初因一时的固执和意气,与兄弟闹得如此不愉快,是多么不明智的行为。

毕竟,血浓于水,亲情的力量在生死面前显得如此强大而深沉。伯父离开江城时,紧紧地握住沈逸风的手,目光中满是不舍与担忧,他一再叮嘱沈逸风,如果在生活中碰到什么困难,一定要第一时间去找他,他永远是沈逸风坚实的后盾。

如今,沈逸风身处兰州,与伯父近在咫尺,可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知道,只要自已愿意,只需一个电话,或者一次短暂的行程,就能与伯父相见。

然而,沈逸风却无法迈出这一步。

他的心中有着太多的顾虑和迷茫,他不知道即便与伯父见了面,自已又该从何说起。多年的隔阂宛如一道无形的高墙,横亘在他们之间。那些未曾解开的误会、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都让沈逸风心生怯意。

列车缓缓启动,沈逸风的目光依然停留在窗外,但心思却早已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他想起了小时候与伯父相处的短暂时光,那些温暖的画面如今已变得模糊不清。他也想到了自已如今跟随秦明清踏上这未知旅程的决定,这一切似乎都与伯父所期望的生活轨道渐行渐远。

沈逸风的内心深处,既有对伯父的愧疚与思念,也有对自已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但命运的列车已经开动,他只能带着这份复杂的情感,继续前行,驶向那充满未知的远方,而他与伯父之间的这份亲情,也在这西北的阳光下,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105.迷茫前路中的倾诉

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在铁轨上,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车内的秦明清和沈逸风相对而坐,狭窄的过道不时有人穿梭而过,带来一阵短暂的嘈杂。

秦明清弯下腰,从脚边的袋子里翻出火腿肠和面包,拍了拍身旁的空位,招呼沈逸风:“王新,来,我们先吃一点东西,多吃几根火腿肠,这东西经饿。”

他一边说着,一边撕开火腿肠的包装,递了一根给沈逸风,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你还不知道我们要去哪里吧,翻过天山山脉,我们就到了世外桃源,在那个地方我们可以逍遥快活一阵子。”

沈逸风接过火腿肠,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说:“秦哥,你又没告诉我,我还真不知道要去哪儿,不过也没关系,你秦哥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这一生跟定你了。”

他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坚定,仿佛在这漂泊不定的旅程中,秦明清是他唯一的依靠。

秦明清听到这话,微微一怔,随即笑着打趣道:“你一生都跟着我?那怎么成,你就不找媳妇?”

他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脑后,说话的口气轻松了许多,先前脸上的阴霾也散去不少,看来这短暂的休憩让他的心情不错。

沈逸风用力地嚼着嘴里的食物,像是要把心中的怨气一同咽下,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还找什么媳妇?伤透心了,说起来女人就那么回事。你对她好了,她就矫情,你稍微冷落了她,她就会让你不得安宁。

不是有句古话说:‘惟女人与小人难养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谁也不会管,谁也管不着,多好!真没见这世上有几个女人是重情厚义的。

你人生得意时,她们像一群苍蝇围着你嗡嗡叫,对你是小鸟依人,对你是温柔体贴,要多可爱有多可爱;一旦你走了霉运,她就会像避瘟神一样,唯恐避之不及。秦哥,你说,这多没意思。”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愤懑,眼神也变得有些黯淡,似乎是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过往。

秦明清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搭话,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看着沈逸风年轻却又略显沧桑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滋味。

片刻后,他缓缓地说:“真看不出你小小年纪,竟对生活这么悲观,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凡事多往开处想,不要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像是一位兄长在开导自已的弟弟。

沈逸风明白秦明清所讲的“被蛇咬”就是他在监号里讲的那个子虚乌有的故事,没想到秦明清还真是听进去了,并且还借此来劝导自已。

他低下头,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蔡文竹,那个曾经让他心动不已的女孩,如今却成了他心中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已和蔡沐瑶的关系,竟会一语成谶。曾经的甜蜜与承诺,在现实的冲击下变得如此脆弱不堪。那些美好的回忆,如今都化作了苦涩的滋味,萦绕在心头。

火车继续向前行驶,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各自的心事。

沈逸风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心中一片迷茫。

他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已是否真的能像所说的那样一生追随秦明清。

而秦明清则默默地看着沈逸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沈逸风的担忧,也有对未来路途的不确定。

在这漫长的旅程中,他们带着各自的故事和心事,向着那未知的“世外桃源”前行,然而,那所谓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吗?还是只是他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为自已编织的一个虚幻的梦呢?

106.暗流涌动的旅途

车厢内,灯光有些昏黄黯淡,秦明清的眼神中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光,他似乎是很真诚地劝慰着沈逸风。

看着沈逸风那看似强悍的外表,秦明清凭借着自已敏锐的洞察力,隐隐约约察觉到其内心深处也有一块软弱的地方,就像坚固铠甲下隐藏的脆弱肌肤。

秦明清深知,他并不希望沈逸风过于强大,因为一旦沈逸风拥有了过于强大的力量和独立的意志,自已就难以驾驭。

在他看来,一个无法掌控的人待在身边,那无疑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会将他精心策划的生活炸得粉碎。此刻的秦明清,历经风雨,内心早已疲惫不堪,只想在今后的日子里过上安全、安宁的生活,哪怕平淡无奇,也好过担惊受怕。

火车在秦明清和沈逸风漫无边际、东扯西拉的闲谈声中,缓缓地启动了。

车身微微震颤,发出沉闷的轰鸣声,像是一头即将踏上长途跋涉的巨兽。

秦明清侧过脸,看向沈逸风,声音不紧不慢地告诉他,他们的下一站将是乌鲁木齐。

其实,沈逸风在之前留意车厢广播和列车时刻表时,就算秦明清不告知,他也早就知道了。

沈逸风的心思此刻全然不在这旅途的站点上,他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忧虑,现在最让他担心的是自已无法与监狱取得联系。

回想起“缄默之刃”行动实施前的种种情景,沈逸风的心中就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那时,他们就清楚要让秦明清暴露那笔巨款是困难重重。当初秦明清被抓时,在审讯过程中,他一直牙关紧咬,坚决不承认是自已抢劫了银行。

公安机关为了破获这起重大案件,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将秦明清的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放过,试图找到那笔巨款的蛛丝马迹。

不仅如此,凡是与秦明清有过往来的亲戚朋友,其银行户头也都被仔细地筛查了一遍,然而结果却令人沮丧,一无所获。

那笔巨款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沈逸风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最终的成败。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行动前的部署会议,领导们严肃的面容和坚定的眼神仿佛还在眼前。那些讨论声、争执声交织在一起,如今都化作了他心中沉重的压力。

他明白,自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绝不能因为这小小的通讯问题就前功尽弃。

随着火车的加速前行,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可’沈逸风却无心欣赏。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座位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试图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

他在心中默默盘算着,等到了乌鲁木齐,一定要想办法找一个安全可靠的通讯方式,尽快与监狱取得联系,汇报这边的情况。

而秦明清则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但他的内心又何尝不是在思索着应对之策呢?

这趟看似普通的列车之旅,实则暗藏着无数的危机与未知,两个人各怀心思,在这狭窄的车厢内,随着列车一同驶向那充满变数的远方,而他们的命运也如同车窗外的风景一般,在这快速的行进中变得愈发模糊不清。

107.罪案背后的暗潮涌动

在那错综复杂的案件脉络之中,秦明清的案子犹如一团迷雾,始终萦绕在公安人员的心头。

秦明清被抓后,他的家里人也表现出拒不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的态度。

不过,细细想来,也存在着他们根本对秦明清的犯罪行为不知情的这种可能性。

毕竟,一个人倘若蓄意隐瞒罪行,又怎会轻易让家人知晓那些危险的秘密呢?

公安机关在侦破这起银行抢劫案时,几乎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侦查手段。

他们对秦明清的住所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每一个抽屉、每一个角落都不曾放过,期望能找到与那笔巨款有关的任何线索,哪怕是一张小小的纸片、一个模糊的字迹,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他们还逐一排查了秦明清的社会关系,询问了他的朋友、同事以及生意伙伴,详细调查了他们的财务状况和近期的异常行为,对所有与秦明清有来往的人的银行户头进行了细致的筛查,然而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一无所获。

检察院在面对这样棘手的情况时,无奈之下只能以聚众赌博罪起诉了秦明清。

法院依据现有的证据和法律条文,判处他四年有期徒刑。这样的结果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他们一直认为秦明清与银行抢劫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判决实在是太轻了,他们为此愤愤不平。

但法律是严谨的,讲究的是证据确凿,刑法中明确规定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即便公安机关心有不甘,也只能暂时接受这个现实。

然而,公安系统并没有因为这次的挫折而放弃对真相的追寻。

他们坚信,只要秦明清真的是抢劫银行的罪犯,就一定会露出破绽,所谓“是狐狸就会露出尾巴”。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细节,持续进行着新证据的搜集工作。

与此同时,洪岗监狱在罪犯中开展了“交待余罪,揭发他人隐罪立功”的活动。这一活动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在众多罪犯的坦白和揭发中,监狱方面敏锐地发现了秦明清与银行抢劫案存在关联的重要线索。

这些线索虽然还不够完整、确凿,但却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监狱方看到了破案的希望。

于是,经过慎重的研究和部署,监狱方启动了“睡眠行动”计划,一场精心策划的侦查与反侦查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

在启动计划前,监狱方和通城警方都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

通城警方深知,秦明清是一个极其狡猾的对手,如果继续保持高强度的调查态势,可能会引起他的警觉,从而让他更加小心谨慎地隐藏自已的罪行。

于是,他们果断地采取了一种看似冒险实则巧妙的策略——停止了对银行抢劫案的调查,让这起案件在表面上成为了不是悬案的“悬案”。

这种停止调查的策略看似消极,实则暗藏玄机。它让秦明清以及可能与他有关联的人放松了警惕,以为警方已经放弃了对这起案件的追查,从而为“缄默之刃行动”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都在按部就班地执行着自已的计划,他们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着秦明清露出那致命的破绽,而这场罪案背后的暗潮涌动也愈发激烈,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将所有的真相都暴露在阳光之下。

108.谁在操控这盘棋局?

在那戒备森严的监狱高墙之内,秦明清宛如一只蛰伏的困兽,静静地等待着一丝逃脱的机会。

他的家人前来探监时,悄悄将一个足以让他内心掀起惊涛骇浪的消息传递给了他——警方对他和妻子在电话中的谈话进行了录音监控,而这看似危机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秦明清认为是绝佳的利好消息。

因为在他扭曲的认知里,这意味着警方的注意力似乎已经有所偏移,他那颗贪婪的心开始急剧跳动,迫不及待地想要挣脱牢笼,出去尽情享受那笔藏匿已久的巨款。

警方精心策划的“引蛇出洞”计划,正一步步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只要秦明清心中泛起这越狱的念头,那便如同触动了机关,整个计划的齿轮便开始缓缓转动,成功似乎已在不远处向他们招手。

监狱方也紧密配合通城警方的这次行动,一场没有硝烟的智谋较量在这四方的高墙之内悄然上演。

监狱方面先是不动声色地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措施。以打架斗殴为由,将 201 监号原有的号长宋横横调离,看似平常的人员调动,实则暗藏玄机。

紧接着,他们将目光投向了秦明清,让他担任号长这一职务。

这一举措可不简单,表面上是对秦明清的一种“信任”,实则是有意识地放松了对他的监管力度。

在日常的管理中,适当地增加了他自由活动的空间,给予他更多在监区外劳动的机会。

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安排,都如同在秦明清心中种下了一颗越狱的种子,让他心中那邪恶的想法不断膨胀。

沈逸风的出现,更是让这场精心布局的戏码增添了几分变数。

沈逸风被安排进入 201 监号,对于秦明清而言,犹如越狱路上的催化剂。刘川深知自已肩负的使命重大,然而此刻他却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如果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让秦明清露出马脚,暴露出那笔巨款的藏匿之处,那么自已在秦明清身边多停留一刻,就多一分危险。他就像是在悬崖边缘行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秦明清行事诡谲多变,他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决定都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利箭,让人防不胜防。

他要做什么,要前往何处,从来不会预先告知沈逸凤。

每一次都是临时起意般地做出决定,让沈逸风措手不及。但事后细细想来,沈逸风又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切似乎都是秦明清精心策划的蓄谋之举。

那些看似突发的行动,实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布局,而这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他无法准确地将自已的行踪及时通知监狱领导,这就使得他如同失去了导航的船只,在茫茫大海中独自漂泊,只能凭借着自已的直觉和判断艰难前行。

每一次秦明清的突然行动,都像是一阵狂风,将沈逸风原本的计划吹得七零八落,让他无法有效地调整自已的策略,更无法为监狱方传递准确的情报以推动下一步行动方案的实施。

如今的沈逸风,孤立无援,只能在这重重危机之中,凭借着自已的智慧和勇气,与秦明清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周旋。但他能否在这步步惊心的困境中坚守住自已的使命?秦明清又是否会察觉到沈逸风的真实目的?这场越狱风云背后,究竟谁才是真正操控这盘棋局的人?

109.乌鲁木齐的神秘纸条

沈逸风跟随秦明清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乌鲁木齐火车站内缓缓挪动脚步。

周围人声鼎沸,弥漫着各种嘈杂的声音,有行李箱滚轮在地面上滚动的轱辘声,有孩子的哭闹声,还有广播里不断播报车次信息的电子音。

沈逸风的眼神有些游离,看似漫不经心地扫视着周围,心中却暗自警惕着,毕竟身处这陌生而又喧闹的环境,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暗藏玄机。

就在他们即将走出那狭窄出站通道的时候,沈逸风突然感觉自已的外衣口袋被轻轻触碰了一下。

他心中一惊,第一反应是遭遇了小偷。

但转瞬之间,他又想到自已口袋里本就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便索性放松了些许警惕,想着就由着这“小偷”去吧。

毕竟,如今火车站的小偷团伙作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们分工明确,手段狡猾。

有专门负责盯梢的,那双眼睛如同敏锐的鹰眼,在人群中快速扫视,精准地寻找着合适的“猎物”;有负责掩护的,一旦同伙下手,他们便会巧妙地制造混乱或者挡住旁人的视线;还有负责转移赃物的,动作敏捷而隐蔽,确保偷来的东西能迅速消失在警方的追查范围内。

沈逸风深知这些小偷的厉害,他明白倘若自已贸然反抗或者声张,说不定会被他们反咬一口。

而且一旦闹到派出所,身份查验这一环节必然会让自已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毕竟他有着不能为人所知的秘密任务在身,所以他选择了按兵不动,装作毫无察觉。

然而,当他静下心来,细细回忆刚才那短暂而又有些异样的瞬间时,他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疑惑。

那人的举动似乎与寻常小偷的行为大相径庭。小偷在作案时,最害怕的就是被偷的人有所发觉,通常都是尽可能地速战速决,动作迅速且隐蔽,得手后便会立刻消失在人群之中。

但刚刚那个人,把手伸进他的口袋后,停留的时间似乎略长了一些,而且在抽出手的时候,还在他的口袋外面轻轻地拍了两下。

这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却让沈逸风感到十分蹊跷,完全违背了小偷作案的常理。

沈逸风下意识地用手触碰了一下口袋,明显感觉到里面多了什么东西,但他不敢声张,甚至不敢表现出任何异样的神情。

他的目光迅速扫向身旁的秦明清,见秦明清正专注地看着前方,似乎没有注意到刚才发生的这一幕,沈逸风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他的心中充满了好奇与不安,那张纸条究竟是谁塞给他的?上面又写了什么内容?是对他的警告,还是一个隐藏着巨大秘密的线索?

这突如其来的神秘纸条,无疑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沈逸风原本就不平静的心中掀起了层层波澜。

而他也清楚,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任何一个小小的变故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应对,不能让秦明清察觉到一丝异样,同时,他也必须尽快找机会查看那张纸条,解开这个困扰他的谜团,否则,他可能会陷入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而这场充满未知悬念的旅程,也将因为这张神秘纸条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