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继续吃苹果。
“表哥,君不疑臣,臣倒是疑起了君,你我说好的君臣不相负,来世复君臣,你就忘了吗?”
听到这话,李景隆叹了口气,“表弟,我没忘,主要是我家太荣耀了些。”
朱雄英微微点头,“你起来吧,我明白了。”
“那就好,那就好。”李景隆松了口气,扶着椅子坐了下来。
“大伴,拟旨,临时郡王李景隆,寻回传国玉玺有功,加封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紫金光禄大夫,并尊上柱国,赏黄金万两、锦缎万匹、良田万亩,同时记一下,来日曹国公李文忠封王之时,世袭罔替。”
朱雄英首接下旨,给了李景隆无上的荣宠。
李景隆吓得首接从椅子上滑落下来了。
“卧槽,表弟,你这是干什么,你这可是害苦了我啊。”
朴道斯领旨道,“是,殿下。”
“把孤的这道令旨送到乾清宫,给奶奶看看,如果没意见的话,就颁旨昭告天下。”朱雄英吩咐道。
“奴婢这就去办。”朴道斯领命。
随后退下,去安排人办这事儿。
李景隆坐在地上,“表弟,你这封赏太高了,异姓王不能世袭罔替啊。”
朱雄英先前就提出了要封李文忠为王,是李文忠自己推辞了。
这也让臣子们意识到,爵位的上限不再是国公了,异姓王的时代要来临了。
“异姓王不能世袭罔替,但也不是所有异姓王都能世袭罔替,李家的功勋,配得上这个封赏,表哥你今天怀疑我了,我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明白吗?”
朱雄英走上前,把李景隆扶了起来。
李景隆脸色微红,自觉有愧。
主要是马皇后登基,朱雄英这个储君是有实权的。
从小到大的情分又怎样?
汤和的例子就在眼前,汤和跟朱元璋那不是从小到大的情分,更是朱元璋的领头人。
“我知道错了,表弟。”李景隆低着头道。
朱雄英这才重新露出笑容,“表哥,你记着,不管我是太孙,还是皇帝,我都是你的表弟,身份如何变化,你我不会变。”
李景隆认真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朱雄英微微颔首,“表哥,你今天来见我是有什么事儿吗?”
李景隆摇摇头,“就是来看看你,顺便让你帮我看看我穿着这身衮龙袍帅不帅,嘿嘿,再然后就是帮我照拂一下我的未婚妻。”
朱雄英笑着说道,“表哥你穿着很帅,但你去乾清宫谢恩了吗?”
李景隆连连点头,“我就是从乾清宫出来的,这点礼数我还是明白的。”
“那你去见见你的小表弟和表妹吧吧,有些日子没见,他们也有些想你了,我还有事要办。”朱雄英说道。
李景隆嗯嗯两声,“好嘞,那我去见小允熥了,听说他也订婚了,嘿嘿,那我先走了。”
李景隆说着,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而朴道斯这时候也走了进来,己经吩咐小太监去乾清宫了。
“殿下,己经派人去告诉陛下了。”朴道斯恭敬道。
朱雄英嗯了一声,“另外,命西平侯沐英去练兵,准备东征灭倭,孤欲委他为主帅,他现在还只是个侯,太低了些。”
“遵旨。”朴道斯应声道。
朱雄英坐下来揉了揉眉心,“还有,告诉奶奶一声,以后大伯封王,也给世袭罔替。”
“是。”朴道斯心里暗暗想着,就知道不会让李家一枝独秀的。
朱雄英继续说道,“靖江王朱守谦,乃朱文正之独子,孤欲追封朱文正,同时看看这朱守谦是否可堪大用,若可堪大用,便进为亲王,这事儿也写上。”
虽然马皇后对朱雄英放权,但那是因为马皇后不想掌权,想要的是朱雄英历练。
所以朱雄英权力很大,但朱雄英也知道事事报备一下马皇后,让马皇后帮忙把把关。
“是,殿下。”
朴道斯继续记下。
“另外,追封朱文正一人,恐有些人颇有怨言,就把逝去的有功之臣都追封了吧,对了,宋濂给他平反,追赠礼部尚书、太子太师,谥号文宪。”朱雄英继续补充。
一旁的朴道斯一边记下,“是。”
“刘伯温、廖永忠等人,一律追封吧,为皇家做了那么多事儿,死前没能给个应有的体面,死后哀荣总得给足。
还有,把那个帝王庙内供奉的忽必烈,还有那五位元朝臣子,移出帝王庙,着礼部重议帝王庙供奉名单。
他朱元璋能跪他驱逐了半辈子的鞑虏,我朱雄英做不到,这事儿尽快办,至于母妃的事情,孤得琢磨一下。”
朱雄英继续安排。
朴道斯疑惑,“先太子妃?殿下,娘娘的忌日要到了。”
“孤知道,所以孤在琢磨,孤先给母妃一个尊荣。”朱雄英点点头道。
朴道斯听后,便道,“太子妃的尊荣,只能是追封皇后了,可是赵王没有当皇帝啊,您无法追封娘娘为皇后啊。”
朱雄英叹了口气,“这正是孤愁的地方。”
朴道斯轻咳一声,“殿下,奴婢有个办法能让殿下得偿所愿。”
“说说看。”朱雄英说道。
“如果赵王薨了,殿下就能以仁孝的名义追封赵王为皇帝,同时就能追封先太子妃为皇后。”朴道斯提醒道。
朱雄英眼睛一亮,“你说得好有道理啊。”
朴道斯赶忙道,“殿下,您不能弑父啊。”
朱雄英无语,“孤很蠢吗?孤只是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朴道斯一愣,“殿下的意思是……”
“他能默许我母妃的死,我就不能默许他的死吗?”朱雄英的眼中闪过一抹杀意。
朱雄英可不信朱标对他常姐姐的死,一点儿也不知情。
“那殿下的意思是……”
朴道斯试探性询问道,有点拿捏不准朱雄英的意思。
朱雄英沉声道,“他在钟山,那地方埋着我外公和我母妃,那是座坟山,那么那里大晚上的闹鬼,不奇怪吧?”
朴道斯恍然大悟,“不奇怪!一点儿也不奇怪!是先太子妃一人闹呢,还是开平王也闹一闹?”
“好事自然要成双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