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女夫子
乱世女夫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乱世女夫子 > 第73章 儒心破佛意

第73章 儒心破佛意

加入书架
书名:
乱世女夫子
作者:
山与大王
本章字数:
3988
更新时间:
2025-01-15

晨光熹微,洒落在太初湖,昨日苏沁与佛国武僧那场惊心动魄的比试仿佛还在众人眼前回荡,今日,这凝重的气氛便再度被推向高潮。洛玉,这位儒修翘楚,一袭月白儒裙,青丝高束,踏入赛场,身姿轻盈却带着千钧之势,仿若携着儒道传承而来的万钧雷霆。

赛场四周,观者如堵,众人皆知今日这场儒佛之辩,定将惊天地、泣鬼神。洛玉站定,朝着佛家阵营微微欠身,礼数周全,可那眼神中却透着毫不掩饰的锋芒,柔声道:“佛家诸位高僧,今日洛玉不才,愿就道义一事,与各位探讨一番。”声音清脆悦耳,却如利箭般直直刺入众人耳中。

佛家阵营中,一位须眉皆白的老僧缓缓走出,他身披金红袈裟,手持禅杖,每一步都似带着佛国的威严。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女施主,我佛慈悲,以超凡佛法,度化世间苦难,净化苍生灵魂,超脱轮回之苦。这等大善之举,莫非女施主有异议?”言罢,目光如炬,似要将洛玉看穿。

洛玉闻言,美目流转,朱唇轻启,一抹轻笑挂在嘴角:“高僧所言,乍听之下,自是慈悲为怀。可在我儒道看来,却有几分舍本逐末之意。”此言一出,四下哗然,众人皆惊于她的大胆直言。洛玉却仿若未闻,继续说道:“佛家追求来世解脱,劝众生放下执念,忘却尘世烦忧。却不知,这尘世众生,若皆放下一切,谁来耕织劳作,谁来守护家国?若无现世安稳,何来来世解脱?”

语毕,洛玉玉手轻抬,空气中仿若有儒道文韵流淌,点点微光汇聚,化作一本本古朴书籍虚影,悬浮于她身侧,书页翻动,发出沙沙声响,仿若古之圣贤在低语。她接着道:“我儒道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礼义规范自身,以仁爱泽被他人。如那田间农夫,晨起劳作,日落而息,虽粗茶淡饭,却为家国供粮;又如那戍边将士,寒夜站岗,浴血奋战,为护山河,不惜捐躯。此皆为现世担当,为当下之大义。”

老僧面色微变,手中禅杖轻顿,地面似有佛光震荡:“女施主,执念乃诸苦之源,众生陷于尘世欲海,不得解脱,我佛引其向善,皈依佛门,免受轮回业障,何错之有?”

洛玉见状,笑意更浓,却透着一股冷意:“高僧,若一味劝人断了尘缘,莫不是将这世间繁华、人间真情皆视作虚妄?且看我手中这儒典。”说罢,她轻轻一招手,一本《论语》虚影飞到掌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为儒道倡导之学、之乐、之德。吾等在这世间,不断求知,广交挚友,即便他人不解,亦能坚守本心,这般积极入世,可比那消极避世高明多了。”

此时,洛玉周身泛起一层柔和光晕,仿若将儒道之光具象化,那些古籍文字化作流光,环绕着她飞舞。她莲步轻移,步步生莲,每一步都踏出一个神秘卦象,卦象光芒闪耀,与儒典文字相互呼应,似在编织一张蕴含天地至理的大网。

“再者,佛家修行,多在寺庙之中,青灯古佛相伴,诵经礼佛度日。虽能修得一颗禅心,可于这世间变化,却往往后知后觉。”洛玉目光扫视全场,声音愈发激昂,“我儒道之人,行走江湖,感知民生疾苦,以笔为剑,以文为刃,为百姓发声,为正义执言。如遇天灾人祸,儒士们奔走相告,筹粮赈灾;见有恶霸横行,便挺身而出,仗剑除害。这等身体力行,才是真正的济世之道。”

佛家众人听闻,脸色愈发阴沉,那老僧更是口诵佛号,试图以佛音驱散洛玉营造的儒道气场。一时间,赛场之上,佛音与儒韵交织,仿若金戈铁马碰撞。

洛玉却不为所动,玉手轻抚过身旁悬浮的儒典,眼中光芒闪耀:“高僧,莫要以佛音扰我心智。我且问您,若这世间只剩佛法无边,却无世俗烟火,那佛法所依何处?众生又何以为生?”她的话语如重锤,狠狠砸在众人心中。

老僧一时语塞,手中禅杖光芒闪烁不定。洛玉乘胜追击,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支玉箫,箫身晶莹剔透,仿若由千年寒玉雕琢而成。她将玉箫置于唇边,吹奏出一曲悠扬空灵的曲调,这曲调融入了道家的自然真意,又带着儒道的浩然正气。

随着箫声响起,赛场中的风云仿若受其感召,迅速聚集变幻。空中云层涌动,化作一幅幅儒道先贤讲学、济世的画面,光芒闪耀,仿若神迹降临。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仿若置身于一场奇幻的儒道盛宴之中。

“高僧,您听听这箫声,看看这天地异象,此乃儒道顺应天理、心怀苍生之举。吾等不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解脱,只愿在这一世,倾尽所能,让山河壮丽,让百姓安乐。”洛玉边吹箫边说道,声音透过箫声,传遍赛场每个角落。

此时的洛玉,仿若天人下凡,周身光芒万丈,将佛家众人笼罩在她的儒道光辉之下。

她以犀利言辞、奇幻儒道之术,步步紧逼,让佛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场儒佛之辩,已然成为她一人的高光舞台,她不仅在为儒道正名,更是向世人展现了一种有血有肉、积极入世的精神力量。

最终,老僧长叹一声,双手合十,低头道:“阿弥陀佛,女施主,今日贫僧受教了。”此言一出,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这掌声既是对洛玉的赞誉,也是对儒道文化的敬仰。

洛玉缓缓收起玉箫,微微欠身,向众人致谢,随后莲步轻移,退场而去,留下一个傲然挺拔的背影,仿若镌刻在众人心中,成为这太初之湖的永恒传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