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后日,尤氏和秦可卿又来请贾母去看戏,贾敏悻然应允,于是荣国公府的人就浩浩荡荡的去了宁国府,到了晌午,贾母因为年事已高,耐不住久坐,就想回去补觉,王夫人也不喜欢热闹,就和宝玉送了贾母返回。
林黛玉看见贾宝玉走了,知道接下来是重要的剧情,是薛家露出心里想法的好时候,这个重要的场景怎么能够缺少了她,她必要去添上一把柴火,让火烧的更旺一点儿。
果不其然,贾宝玉送完了贾母,又辞别了王夫人,本来还想着再继续回去看戏,可是又想到连日里来没见过宝姐姐的身影,只听说她在家里养病,就想去梨香院去看看薛宝钗,一时间就连换衣服的时间也没有了。
薛家的状况其实也不是完全因为薛宝钗的病情,真实的情况是薛家来京的重要目的之一,送了薛宝钗去参加小选,指望薛宝钗如同贾家的贾元春一样,能够进入皇家的圈子,在凭借自已的聪明才智得到皇家的宠幸。
可是薛家错估了自已的实力,导致小选早早就被刷了下来,只得到了几支宫花的安慰,薛宝钗看到那些宫花气就不顺,所以才有薛姨妈打发周瑞家的送了给其他的姑娘。
薛宝钗心情不好,就连自已的病都给招惹了出来,母女两个带着自家的丫鬟在房里发愁。
“女儿啊!如今小选没过,我们还能有什么指望,虽然说我们在钱财上不缺,可是要不是寄居在贾府,那些钱财都是招祸的根苗,外面的人可不会和我们客气,就怕连我们的骨头渣子都让分了。”
薛宝钗身上的热气更盛,就像是置身于火炉旁边,一额头的汗水。
"妈妈,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我已经尽了自已最大的努力,可是也是枉然。现在也只有寄希望于哥哥能够幡然悔悟,振作起来,好好地打理自家的生意,待到能够完全独立,才能够继续下去。"
薛姨妈也是愁绪满脸:“我也知道让你一个姑娘家的为我们付出,本就是不合理。
可是你看看你哥哥是不是那块材料,在金陵就打死了人,好不容易才脱身,本想到了京城有你舅舅和姨夫管教,他能够有所收敛,可是现在的样子,那里是别人能够左右的。
我就希望他现在不要再给家里招惹是非就足够了,哪里还敢指望与他。
现在还是要在你的身上才有希望。”
薛宝钗颓废的靠在椅子上,慢悠悠的说道:“靠我,我还有什么办法。”说着话就有些伤心难过,眼圈有些发红。
薛姨妈看着疲惫的薛宝钗也有些于心不忍,可是她又有什么办法。
“现在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要促成你和宝玉两个,宝玉在贾府里的受宠你也是看在眼里的,从老太太到你姨妈那个不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薛宝钗有些诧异的问道:“宝兄弟不是和林妹妹是一对儿吗?而且老太太也是支持他们两个的,我还能够进去吗?没得惹得大家都不开心。”
薛姨妈见薛宝钗没有表现的很反对此事,就放了心,继续说道:"虽说是老太太属意林丫头和宝玉成就一对儿,可是毕竟是祖母,隔了一层,还能拗的过你姨妈去。
日前我与你姨妈闲聊的时候也是提及过宝玉的事情,你姨妈根本就看不上林丫头,不说林丫头的母亲在当姑娘时就和你姨妈是死对头,就林丫头本身爱使小性儿的毛病也是你姨妈看不上的,所以说他们两想成为一对儿几乎没有可能。
现在就是老太太还康健,宝玉年纪还小,若是情况发生了改变,你看看还有她林丫头什么事。”
薛宝钗有些害羞起来,想到贾宝玉温和的样子,脸红红的就问道:“就算是林妹妹没有机会,姨夫也会在同僚中找其他家的姑娘说给宝玉。”
薛姨妈高兴的说道:“这你就放心,你姨夫此人有些迂腐,也没有大的前途,还自视甚高,哪里会为了宝玉的事情去低三下四求人。
况且你姨妈就属意你,我也知道她是看上了我们家的钱财。
呵呵!真当我们是傻子吗?我们就拿一丁点的好处吊着他,等到你和宝玉的事情成了,她想得到的东西我就给她一些,到时我们家里有了依靠,再给你哥哥找上一房稳重的人家,那还有什么过不去的。”
就在母女俩还在商议的时候,却是贾宝玉就闯了进来。
薛姨妈见了贾宝玉,比自已儿子都上心,一把揽入怀中,笑着说道:“我的儿,这么冷的天,难为你还想着我,快到炕上来暖和暖和。”
贾宝玉问道:“薛大哥不在吗?”
薛姨妈骂道:“他是个没上笼头的马,一天天的也不知在忙着什么,就是不着家。”
贾宝玉转头又问薛宝钗道:“宝姐姐,身子可好了些。”
薛宝钗还在想着前面和妈妈的对话,这会儿羞意还没有退散。
薛姨妈看见宝钗的窘迫,就替宝钗回道:“可不是还没有大好,里间暖和些,你们姐弟两去里间说话,我收拾收拾就进去和你说话。”
贾宝玉跳下炕沿,就随着薛宝钗往里间而去。
薛姨妈在外间已是有些高兴起来了,这不是瞌睡就来了枕头吗?
在里间,姐弟两个一问一答,互相问候其他的人。
宝钗说着就让自已的丫鬟莺儿去斟茶水,一眼就看到了贾宝玉的装扮。
只见到贾宝玉头上戴着碧丝嵌宝紫金冠,额头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还有一块落草时嘴里衔来的宝玉。
薛宝钗笑着说道:“成日里听的都是你的这块玉,究竟是个怎样通灵的物件,还没有仔细的看过,今儿个能不能拿下来给我瞧瞧。”
薛宝钗说着话就向着贾宝玉凑了上去,贾宝玉也是向前凑去,从脖子上摘下古玉交给薛宝钗观看。
薛宝钗把玉托在掌上,反反复复的观看,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也有字,写的乃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薛宝钗默念了几遍,回过头看到自已的丫鬟也在伸头观瞧,就笑着说道:“你不去斟茶,也在这里发呆做什么?”
莺儿作为薛宝钗的贴身丫鬟,哪里不清楚自家的事情,况且薛姨妈和薛宝钗说话的时候也没有背着自已家的贴身丫鬟,这些贴身丫鬟都是主子最忠心的。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姑娘念了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