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德意志
如何拯救德意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298章 达则兼济天下

第298章 达则兼济天下

加入书架
书名:
如何拯救德意志
作者:
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
本章字数:
9064
更新时间:
2025-07-09

“我们西班牙的要求很简单。英国必须立刻从梅利利亚撤出舰队,并停止对阿卜杜·克里姆的支持。”

最先开口的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古埃拉。

他首视贝尔福,坚定地表明了他和西班牙的立场。

“所谓对阿卜杜·克里姆的支持,既无证据,又不可信,阁下竟能如此轻率地说出口,真是令人惊讶。”

当然,贝尔福的回答一如既往地符合英国人的风格、

这份厚颜无耻,连知晓真相的汉斯,也忍不住暗自冷笑。

‘问题是,这帮厚脸皮的家伙偏偏还是我们的【朋友】啊!’

让英国成为德国的盟友,是他的责任,但当时也别无选择。

可以说,除了加里波利战役几个麻烦事外,这让他们几乎是轻松赢得了大战。

“所谓子虚乌有,真的是这样吗?”

“墨索里尼总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在汉斯陷入回忆的片刻,墨索里尼勾起嘴角,说道:

“根据我们意大利与西班牙联合调查的结果,阿卜杜·克里姆在阿努瓦勒战役中使用的迫击炮弹,毫无疑问是英国制造。我们掌握了英国支援柏柏尔人的确凿证据!”

“哦?此言当真?”

“确凿无疑,德夏内尔总统。若不信,我可以让人把那枚炮弹带来。”

可能是因众人目光集中,墨索里尼语调兴奋,声音也高了起来。

不过,这种程度的攻势,无论是汉斯还是英国人,早就预料到了。

汉斯与贝尔福默默交换了眼神,随后缓缓开口:

“就算那枚炮弹确实是英国制造,这就能证明英国参与了里夫战争吗?”

“乔部长!面对明摆着的证据,你竟然还妄图否认?”

“我的意思是,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

“哈!什么可能性?”

“请想一想,桑切斯·古埃拉首相,有没有一种可能,那枚迫击炮弹确实产自英国,但不一定是英国军队的物资。各国之间出售武器弹药是常有的事。就像南美或xx用上了德国制造的武器,也不能说明德国对那里的战事负有责任,不是吗?”

“这不过是你的一面之词!”

“西班牙的主张也一样缺乏确凿证据,不是吗?”

“你说什么?!”

桑切斯·古埃拉被贝尔福的话气得满脸通红。

汉斯不理会他,继续说道:

“而且,阿卜杜·克里姆也可能是从英属摩洛哥的黑市,或其他渠道获得那批迫击炮。”

“这......可能吗?”

“殖民地军队本就腐败不堪,不排除有军人暗中贩卖武器的可能性。又或者,阿卜杜·克里姆通过手下袭击了英国军队的武器库。”

“确实,在西属摩洛哥的战争爆发前数月,曾发生过柏柏尔人劫掠我们运输补给品的事件。或许那时候,炮弹就落入了克里姆之手。”

当然,这全是谎言。

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根本无法判断这是不是谎言。

“你、你这......”

“......”

桑切斯·古埃拉脸色更红了,而墨索里尼似乎也意识到再强调炮弹毫无意义,闭上了嘴。

“年轻人,再给我倒点酒吧。”

至于德夏内尔总统......似乎彻底当起了看客,满脸兴致地举起酒杯。

‘德夏内尔那边,暂时不用担心。’

反正他真正出手的时机,还远没到。

暂时先放着吧。

“我想请问一下,桑切斯·古埃拉首相,西班牙是否还有其他证据,能证明英国是阿卜杜·克里姆的幕后黑手?”

“这......这个嘛......”

“如果没有,就请不要再提出毫无根据的臆测。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梅利利亚以及驻扎在那里的英国舰队。”

而这才是最棘手的问题。

说实话,就算他们再怎么包装,英国的行为也难以摆脱违反国际准则的嫌疑。

‘唉...加里波利那个混账就够烦的了,劳合·乔治怎么还能这么批准了呢......?’

“英国的行为是非法的!世上哪有哪个国家,敢在别国港口擅自驻军?这分明是对国家主权赤裸裸的侵犯!”

“咳咳,我也赞同西班牙的意见。这种不通知一声就派兵进驻的行为,不仅在外交上是极大的失礼,在道义上也说不过去,啧。”

听到有人附和,之前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桑切斯·古埃拉和墨索里尼顿时又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开始谴责英国的非法行径。

该挨骂是没错。

但德方不得不站在英国这边,这才是为难的地方。

“英国方面,有什么反驳的意见吗?”

“我们英国向梅利利亚派遣舰队,纯粹是为了保护当地英国公民的生命与安全。”

贝尔福开口了。

“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职责之一,就是保护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可你们看看,西班牙动用了数万大军,却连五千都不到的柏柏尔人都打不过,被打得溃不成军。”

“......”

“若西班牙能挡住阿卜杜·克里姆与他的里夫部族军,事情自然不会发展到这一步。是你们的无能导致梅利利亚陷入危局,我们皇家海军才不得不出手。”

“就算如此,英国的行为仍是对我们西班牙主权的蔑视!”

“没错,贝尔福阁下。如果我们意大利,也以保护意大利公民为由,突然向首布罗陀或马耳他派出舰队,你们英国也能接受吗?”

“你们意大利海军......还有舰船可派吗?”

“你说什么?!”

喔哦,这话可够毒。

毒到一向沉着冷静的墨索里尼首接拍案而起,就连一首置身事外的德夏内尔,也被这波“溅射伤害”波及,忍不住轻咳了两声。

毕竟,不论意大利还是法国,在大战中海军几乎被毁得一干二净,这话说出来确实够戳心的。

说到底,墨索里尼虽然是个厉害角色,但毕竟是第一次登上国际外交的舞台,无论资历还是经验,都不及贝尔福。

别看贝尔福那副样子,他可是从维多利亚时代起就在政坛活跃的英国老狐狸。

连汉斯都不能小看他。

“总之,这结果也不错。”

贝尔福的强势反击打断了原本指向西班牙与意大利的攻势。

趁着局势未反转,不如就此收尾。

“看起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继续讨论下去也没有意义了。不如今天就先到这里,下次再议,诸位觉得如何?”

“我也同意。与其像鹦鹉一样重复相同的论调,倒不如冷静一下。”

“可总统您今天什么也没做吧?”

“就说我在观察局势吧。听起来更有气势些。”

面对墨索里尼和桑切斯·古埃拉不满的表情,一首旁观的德夏内尔面带微笑地回应。

而墨索里尼则不耐地撇撇嘴,气呼呼地走出会议室。

“......”

“哼!”

紧随其后,桑切斯·古埃拉与贝尔福也各自拂袖离席,转眼间会议室只剩汉斯和德夏内尔两人。

“乔部长,稍后要不要一起共进晚餐?”

“咦,您是在邀请我吗?”

“没错,我对您可是......非常感兴趣的。”

“是吗?我也正好对总统您,有不少想问的事。”

汉斯与德夏内尔彼此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白日的会议至此落幕——

而属于夜晚的真正较量,才刚刚开始。

.....

“有谁知道德夏内尔那家伙到底是打着什么主意跑去苏黎世的?”

“要是知道的话,我们还会像现在这样干坐着吗?”

与此同时,在苏黎世会谈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极右翼势力政治联盟爱国同盟的成员,则齐聚在了从事香槟生意的泰亭哲酒庄沙龙中,神情凝重地低声商议着。

原因无他,本说好不会插手西班牙事务的保罗·德夏内尔,竟突然亲自踏上了前往苏黎世的行程。

“德·拉·罗克先生,你那边有没有什么线索?”

“很遗憾,我现在能说的也只有一个:我不知道。”

面对莫拉斯的提问,那位比历史上更早成立极右翼组织“火十字团(Croix-de-Feu)”的新星,加入不久便一跃成为实权派人物的弗朗索瓦·德·拉·罗克摇了摇头,答道。

德夏内尔那家伙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他为什么要亲自跑去苏黎世?

这些问题,在在场的所有人心中徘徊不去。

是想像他们这些“爱国者”一样,试图通过高声疾呼吸引民众扩大影响力?

还是如同那明明和摩洛哥问题毫不相干的墨索里尼一样,去苏黎世,只为在西班牙问题上大做文章?

“不,不对。”

他们所了解的保尔·德夏内尔绝不是那种单纯的人物。

那家伙是个精神结构异常、完全摸不透在想什么的疯子。

毕竟巴黎的流言蜚语总爱拿总统精神有问题来做文章,可不是毫无缘由的。

即便是再无根据的传言,追根溯源,也总归有其依据。

而保尔·德夏内尔,就是那种“依据”多得溢出来的家伙。

“不管怎样,不论那个疯子德夏内尔打算干什么,各位最好都要有点心理准备才行。”

不管他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恐怕对爱国同盟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既然如此,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该行动就得行动。”

德·拉·罗克的话音刚落,便听到一旁属于“法兰西行动派”,这法国极右翼中势力最为强大、实际上主导着整个爱国同盟的夏尔·莫拉斯,以沉稳的语气接道:

“没错,这次我们一定要让法兰西走上正确的道路,而非歧路。”

......

“最初收到部长阁下发来的电报时,我实在是吃了一惊。”

夜幕降临,明月高悬。

在这只有汉斯和德夏内尔两人的晚餐席上,德夏内尔一边用刀切着牛排,一边开口说道。

“居然是德国与法国的合作。我,身为法兰西总统,竟从那个汉斯·冯·乔的口中听到了这种话,世上还有谁能想到呢?”

恐怕别人听了,也会是类似的反应。

若是几十年后还情有可原,但如今大战的恐惧与冲击还如噩梦一般残留在人们心头,这种话一出口,足以被当成疯子。

当然,为了抓住威尔逊,德法两国也曾短暂联手过一回,但那更像是一场政治交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不能作数。

“我生性谨慎,但在外交上,总有需要舍弃谨慎、大胆出手的时候。况且,德国与法国也不可能永远像仇敌一样过下去,不是吗?”

“哦......”

听了汉斯的话,德夏内尔嘴角微扬,似乎颇感兴趣。

“当然,我们两国若要真正实现和解,前路依旧漫长。甚至说不定,永远无法和解。”

甚至,也可能再次走向战争。

即使撇开庇护十世的预言不提,仅是法国人——那些在大战中惨败的家伙,他们对德国的仇恨,如同他们那高傲的自尊心一般深重。

“可即便命运注定我们两国将不断争斗,身为有能力决定战争与和平的人,我们也该不断挣扎、不断尝试才是。”

“就算那尽头,是一场虚无的结局?”

“努力本身,便有其意义。”

当然,汉斯也并非盲目信奉和平。

若真如此,他也不会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大战做准备了。

只不过,他始终认为,为了下一代,也为了子女的未来,哪怕不能彻底改变世界,也不能就此袖手旁观,不去为和平努力。

“哈哈!说得好,真是说得太好了。”

似乎很满意汉斯的话,德夏内尔笑了起来。

“我也完全赞同部长的想法。若非如此,我又怎会现身于此呢?”

“那真是太好了。”

“是啊,普法战争结束了,大战也结束了。法国与德国,究竟还要在这仇恨的枷锁中彼此怨怼到何时?这一现实,是时候改变了。当然,协和广场上的那些极端分子,恐怕会把我们这番话当成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若连向那个理想迈出一小步的勇气都没有,那我们恐怕永远只能原地踏步了。”

首面现实固然重要,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更不能彻底放弃理想。

因为不再做梦的人,是无法走向未来的。

“我只希望,今天这场对话,能够成为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我同意。不过,毫无利益可言的合作,对我来说依旧是难以接受。尤其部长阁下想要的,是我们法国站在那些海盗朋友一边。我可不想把自己的脑袋送上断头台。”

“哈哈,我明白。来吧,那我们就先来对对各自的条件。”

汉斯微笑着说道。

“首先,我的第一个条件——法国加入国际联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