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我吴姗姗从不吃亏!
小巷人家:我吴姗姗从不吃亏!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小巷人家:我吴姗姗从不吃亏! > 第15章 汇报演出

第15章 汇报演出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巷人家:我吴姗姗从不吃亏!
作者:
七日饮鸩
本章字数:
4048
更新时间:
2024-12-27

在电视机普及乡镇之前,国内的播音员都是不出镜的。

吴姗姗记得,央视主持人赵忠祥先生是中国第一个出现在电视上的播音员,他主持了最开始的《新闻联播》。

从前的播音员只需要声音好听,普通话标准,人稍微机灵一些就行,而随着电视机进入家家户户,长相也成了担任主持人的重要评判标准。

这样一来,倒是筛选掉了很多潜在的关系户,毕竟这年头还没有整容医院,每个人都是一张妈生脸,美和丑一出生就注定了。

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一个变化,吴姗姗才决定学习播音主持的,她知道对于夏望湾那种出身的人来说,播音主持只是她未来可以选择的工作之一,在这个马上要与国际接轨的百花齐放年代,他们将来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也拥有足够的试错资本,而像吴姗姗这样的孩子就只能选择一条足够保险的路。

好在吴姗姗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她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这里是苏州市少年宫的文艺汇演大厅,此时距离演出还有一个小时,大家都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吴姗姗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对着收音设备介绍,“第一个节目是由合唱团带来的《我和我的祖国》以及苏州话童谣《外婆桥》,我有幸听过几句排练,这是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开场节目!”

摄像机镜头随着她的介绍聚焦到合唱团的方向,只见庄筱婷站在第一排左边第二位,她正张大嘴巴,跟着声乐老师开嗓。

“除了合唱团的开场节目之外,舞蹈组也为观众朋友们准备了惊喜,这一次我们的服化道都是一流的,再加上小舞蹈家们出色的演绎,必然会给观众朋友们带来耳目一新的独特体验.....”

镜头又配合的转向了脸上打着两块鲜艳腮红,身上背了个腰鼓的林栋哲。

舞蹈组也有其他人,只不过林栋哲实在是太突出了,他已经戴上了演出的朝鲜族帽子,正摇头晃脑的把上面那条白色绢布甩的乱转。

介绍了一圈的场内之后,吴姗姗带着摄制组前往少年宫的其他区域。

因为这是少年宫在苏州开设的第一年,上面领导特意交代过要多拍一些内部建设的介绍,让人民群众都知道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值得其他省市学习推广的工程,据说这段音像还会被送到中央,很有可能会在新闻联播里出现。

四十分钟后,吴姗姗的志愿者任务完美结束,她的表现得到了摄制组的高度赞扬。

“很少有孩子能够像吴同学这样一气呵成的背完一篇稿子。”一名场内编导夸道:“多多少少都会有紧张和疏漏的。”

吴姗姗拥有成年人的灵魂,在心理素质方面自然远超这个岁数的小孩。

她谦逊的说:“其实我在家里背了好久,刚才录的时候手都在颤抖!”

“第一次录音就能做到这样,真的很不错了。”摄像也开口道:“你为我们节约了不少时间。”

一行人回到汇报演出的场馆内,吴姗姗与摄制组告别,来到观众席位置等着演出开场。

夏望湾由于身高略矮、普通话带口音而且不会说苏州方言没有选上报幕主持人,此时也坐在观众席,她给吴姗姗留了个位置,一见人过来就热情招手。

吴姗姗在她边上坐下。

“累吗?”夏望湾问道:“我爸爸总唠叨,让我也多多参与这种社会实践,他老是嫌弃我胆子小,只敢在家里耍横。”

“是有点累,不过比起我在家捣蛇瓜汁的时候好多了。”吴姗姗说:“摄制组的人都很好说话。”

夏望湾点了点头:“那我明年也报名试试。”

与此同时,大红色的幕布向着两旁缓缓拉开,一对身着正装的少男少女开始报幕。

“刘科和许蓉蓉是我们学校公认的金童玉女。”夏望湾看着台上二人说道:“刘科的爸爸是市邮电总局的局长,许蓉蓉的大伯在市水利局当党支书,都是土生土长的老苏州人。”

他们全是苏州市第一中心小学的学生,对于彼此家底了解的清清楚楚。

果然能够选上报幕的都是天龙人,吴姗姗表示心服口服。

总体来说,这次的少年宫汇报演出还是很成功的,除了林栋哲在表演朝鲜舞的时候甩掉了两颗门牙之外,一切都按照原定流程完美进行着。

晚饭之前,林武峰骑着三轮将孩子们拉回小巷,吴姗姗在三轮车上给林栋哲和庄筱婷分了剩下的一块巧克力。

“栋哲,长出来新牙之后可不能再吃那么多甜食了。”林武峰告诫道。

林栋哲连声答应,但看他模样是没有往心里去的。

“林叔放心,我以后会监督他!”庄筱婷立刻说道:“保证林栋哲以后不敢乱买糖吃!”

听见这话,林栋哲的脸马上垮了下来,只是这次他没有反驳,而是委屈巴巴的说:“那我以后一个星期吃一次总行吧!”

“这我可做不了主。”林武峰笑道:“你得问问你妈妈。”

林栋哲整张脸都皱在一起,只能将期盼的眼神投向庄筱婷。

而庄筱婷冷着脸,用双臂在胸前比了个“X”。

一物降一物,吴姗姗心想,也就筱婷才能制得住林栋哲这样的皮猴子。

结束“六·一”文艺汇演之后,所有人都投入到了紧张的期末复习之中。

对面的庄图南更是每天早起晚睡,熬得眼圈都黑了。

听说庄超英给他归纳了一中过去几年的语文与数学试题重点,这个月都在蒙头刷题。

作为新中国最早“鸡娃”的那一代人,庄老师的努力也算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庄图南不负众望,果然通过了一中的入学考试。

这原本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好事,但是却再一次引发了庄家的家庭矛盾。

原来是庄超英的父母认为他“鸡娃”很有效果,正好巷子里通水管了,庄家和林家院子里的厕所也完工了,庄阿公和庄阿婆又打起了送振东振北来过暑假的心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