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意识到厨艺晋升速度放慢后,他便专注于各个菜系的提升,在培训空间里仅专攻川菜。
即便经历了漫长的不懈努力,他在培训空间中的川菜数量难以计数,但离完全掌握宗师级别的距离还相差甚远,尚未突破三分之一体验值进度。
望着信息面板上的川菜进度条,他开始怀疑自已能否有机会见识所谓的厨艺巅峰——神级。
想要抵达神级的目标,还需无数日夜如一的努力,每日在培训空间里做大量的川菜,这让何雨柱内心不免产生了一丝犹豫和退缩。
他决定顺其自然地过日子,尽情享受生活,不再继续做那些让他感到不适的重复性工作。
即便这意味著这辈子再也无法目睹自已亲手做出神级川菜的那天,他也不会为此后悔。
毕竟,现在的厨艺已经足够使他成为全球顶尖的神厨,并足以靠这些技艺在日后创下一番伟业,富贵一生!
夜幕逐渐降临,人群才陆陆续续从何家散去。
将所有人送走后,何雨柱回到屋内准备休息时,却发现女儿何瑾萱与徐静理正坐在一起有说有笑。
愣了一下后,他笑着说:“静理,你怎么没有和你爸妈一起回去?”
面对何雨柱的问题,徐静理开心地说:“何叔,我跟萱萱好久没见面了,今天想跟她好好聊聊,打算今晚住在这里不回去了。”
说完,徐静理轻碰了一旁的好姐妹何瑾萱,何瑾萱随即会意地点点头,笑道:“爸,我也想和理儿姐多聊聊。”
何雨柱没注意到她们的小动作,看到两人这么说了也就没有多想。
因为他这一生因与妹妹及蔡全无亲密如兄妹的关系,孩子们从小就在一块儿玩耍,关系都很不错。
不过,因为徐静理年龄稍长一些,所以她最亲近的人就是只比她晚出生不到一年的何瑾萱,两人的关系甚至胜似亲姐妹。
何雨柱很清楚,徐静理不仅和大女儿关系好,也和大儿子何瑾瑜关系不错。
三人年纪相仿,从小学到初中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直到升入中专因为专业不同才分班。
类似这样的情况以前也常常发生。
何雨柱看着徐静理点点头问道:“那你跟你爸妈说过吧?”
见叔叔并没有怀疑什么,徐静理暗喜,乖巧地回答:“嗯”
,表示她已向父母请示过可以留宿。
看到此情景,何雨柱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笑了笑,目光掠过徐静理后,走到一旁的沙发坐下,倒了一杯茶慢慢地喝起来。
虽说他对前世的记忆已经渐模糊,但仍大致记得,徐慧真的三个女儿个个出色,尤其是徐静理最为优秀,日后成了一个女强人,成功打理起了徐慧真和蔡全无创下的企业。
因此即使徐静理并非蔡全无的亲生女儿,何雨柱依然很喜欢这个晚辈,也很高兴看到自已的女儿能够和她相处得如此和睦。
有一件事倒是让何雨柱有些好奇,他已经记不清原来的剧本中,徐静理大学毕业后去了哪里工作。
但在这一世里,徐静理大学毕业后选择了来到红星轧钢厂,在财务科任职,工作表现非常出色。
负责主管财务的周副主任曾多次夸赞徐静理,并表示近期有意提拔她为副科长。
可以说,在红星轧钢厂年轻的职工中,何瑾瑜算是最有前途且最受女同事欢迎的一个。
而徐静理则是年轻女性中最具潜力且最受欢迎的,吸引了很多追求者。
不过据何雨柱了解,似乎没有听闻她对谁动心。
原剧情里,一直不懈追求徐静理的是陈雪茹的儿子侯魁。
然而,何雨柱从徐慧真和蔡全无那里得知,徐静理对侯魁态度冷淡,看样子他们短期内不太可能在一起。
也不知最终是否能像剧中那样修成正果。
何雨柱喝完一杯茶后,便不再多想这些事。
毕竟小一辈的感情生活他向来不干涉,也无所谓门当户对之类的事,随她们自已去选择喜欢的人。
这时,他的大儿子走进客厅。
何雨柱笑着问:“瑾瑜,你爷爷他们都送回家了吗?”
说着,他伸手指了指旁边,让何瑾瑜坐到自已身边。
何瑾瑜微微看了一眼妹妹瑾萱和徐静理,随即坐下来答道:“嗯,爸,送回去了。”
何雨柱点了点头:“那就好。”
他接着问道,“顺便提一下,给你小姑姑准备的礼物都带过去了吗?”
“带过去了,每样都没落下。
她很喜欢,说几天后再来家里玩呢。”
听到这话,何雨柱满意地点点头。
他说的小姑姑当然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何雨晴,今年八岁,乖巧伶俐,家人很喜欢亲近她。
文丽和其他几个孩子陆续来到客厅,何雨柱心情愉悦地与大家寒暄着,正当他想着要跟家人聊聊时,文丽又感慨地说起了远在东北、无法回家的三儿子何瑾珩。
“也不知道我们珩儿在那边怎么样?明天还得给他寄些吃的和厚衣服过去。”
看着文丽叹气的样子,何雨柱不禁想到了被他疏远的这个儿子,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何瑾珩近年来的行为。
顿时,他语气变得有些严厉:“你能不能不要总是惦记那个不成器的家伙?让他参军本来是为了他好,为了改造他。
可你怎么还是隔三岔五给他寄东西,他去是去当兵啊还是度假?”
这一番话让原本轻松的家庭氛围骤然冷场,周围的人纷纷停了下来,目光齐聚于这对父母身上,意识到争论又要开始了。
众人心中都知道,这个时候最好保持沉默,不然劝架只会令争吵愈演愈烈。
“那是我儿子,你不心疼难道我不心疼?”
文丽带着几分委屈说道。
文丽说完,用不耐烦的眼神瞪了何雨柱一眼。
现在的她丝毫也不怕丈夫的言语。
事实上,她深知,尽管每次丈夫都嚷嚷不让给小儿子寄东西,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阻止过她。
别说是文丽,就连何瑾萱等人也持同样的想法。
但这一次,出乎文丽和何瑾萱等人的意料,她们低估了情况的变化。
听到妻子又重复这些话,何雨柱突然有了不同的想法,这次他不愿再随意敷衍过去。
他意识到,把不成器的三儿子送入军队,正是为了使他能有所改变——即便做不到优秀,也绝不允许他成为一个害全家的人。
于是,他决定不能再纵容妻子不断地给远在东北当兵的儿子邮寄大量生活物资,否则这孩子可能吃不了多少苦,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何雨柱曾经默许文丽寄去物资,是因为担心东北的环境艰苦,三儿子适应不过来。
毕竟之前一直是衣食无忧的生活,多点支持是必要的,以防万一儿子出了什么意外,那时追悔莫及也没有用处。
现在想来,儿子已在东北参军半年,理应已经渐渐适应,因此应该适当减少支援才是。
否则如果继续像过去那样频繁地邮寄物资,很可能让三儿子依靠这些过上了相对舒适的日子,这是绝对不行的!
经过深思熟虑后,何雨柱下定决心表明自已的严肃态度。
“哼,如果你继续这么固执已见,这回我不再姑息。”
他以一种极其认真严苛的语气冷笑道:“我说真的,这次不是开玩笑也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现在开始,每三个月才能给那个小子寄一次东西,且不能太多。”
“若我察觉到你未遵照我的要求行事,只要有一次违反,我就让他在东北多待三个月不准回来。”
“别说退役就能回来,如果他没改正,即便到了退伍年龄,我也能找到办法继续让他留在部队,或者安排他在最艰苦的地方参与建设,为国效力。”
何雨柱的话语如雷声震耳发聩,当场震惊了一屋子的人。
看到他认真的神情,文丽几人瞬间变了脸色,何瑾萱与妹妹本要劝父亲却不及母亲的动作迅速。
“柱子,你怎么可以这么狠心?”
文丽忍不住说道。
文丽一脸失落地看着丈夫何雨柱,心中实在无法接受他那几句狠话,似乎儿子何瑾珩不再是他的骨肉。
见妻子和孩子们的反应,何雨柱也意识到自已的话已伤及了她们。
然而,看着文丽如此伤心的模样,他的内心其实满是疼惜,差一点就要软化下来。
可最终,为了保持严肃,他还是强行克制自已,面无表情地说道:“你觉得我心狠?这么多年以来,我对待瑾珩和瑾瑜他们不是一直都很公平吗?从不偏向任何一方,也没有亏待他们中的任何人。
可是我们家这八个孩子,唯独他就这样不成材,这些年惹了那么多麻烦事。
如果他说不认真学习,至少也应该乖乖听我的安排去工作或者下乡锻炼,可他连这些都做不到。
不分轻重是非,不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现在这个样子连我们两个也管不了他,还能怎么样呢?只有找个地方好好改造他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