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自已还有一个妹妹要养活,要为将来的图 ** 况做好准备。
不知不觉中,何雨柱已回到四合院。
进入大门,并未遇见原剧中的守门大爷阎埠贵。
这个时间点,他应该还在学校给学生们上课。
根据原主的记忆,在这段时间里,阎埠贵虽然节俭但却没有像剧中那么刻薄地讨好或索要东西,下班回家也只是打理几盆花而已,就算看见邻居带东西回来,他也不会主动搭讪讨好。
何雨柱推测,日后成为守门大爷的行为可能与后来担任三大爷以及大灾害的经历有关。
作为三大爷要帮助院子里的人解决各种困难,阎埠贵为了避免借东西只好装穷。
再加上大灾害期间,人口众多导致食物短缺,阎家人为了生存放下读书人的面子去承担守门的大爷职位,想必也是无奈之举。
总的来说,对于阎埠贵,何雨柱虽然谈不上喜欢,但也没有特别的反感。
相比之下,伪君子易中海和一心追官的刘海中则让人难以忍受。
阎埠贵作为知识分子,尽管生活压力使他不得不做一些算计之事,但他依然坚守着一定的底线,不会为了自已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相较而言,那些将别人算计得几乎走投无路的易中海,还有为了晋升不惜对娄家和何雨柱出手的刘海中,何雨柱觉得阎埠贵算是最讲原则的人了。
如果易中海和刘海中继续为非作歹,估计阎埠贵在他们手下也很难幸免,更不用说保住尊严了。
走到院子中部时,何雨柱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水池旁洗衣的秦淮茹。
十八岁的秦淮茹美丽动人,刚刚成婚又怀有身孕的她显得格外丰韵,丝毫不逊色于原剧中的形象。
尽管知道秦淮茹的性格,何雨柱并没有想过招惹她的意图,更何况贾张氏就在附近,何雨柱也不愿意自找麻烦。
从记忆得知,贾东旭的存在让贾张氏虽不如后来那般不可理喻,但她的懒惰本质依旧未改。
即便秦淮茹怀孕,也只在儿子的要求下勉为其难地帮些小忙,一等贾东旭离开,所有家务又都归秦淮茹打理。
如今寒风凛冽,孕妇秦淮茹却用冷水洗衣,而贾张氏悠然地晒着太阳。
此外,贾张氏对秦淮茹看得非常紧,让她不敢与其他男人接触。
何雨柱也只是曾在婚礼上与她说过几句话,之后再没机会聊天。
因此,尽管看到两人在场,何雨柱只是瞥了一眼,并没有打招呼,便提着手中的物品径直走向自家。
但见到他手中丰富的包裹和身上的新衣,正在洗衣服的秦淮茹和贾张氏不禁为之注目。
秦淮茹回头看了婆婆贾张氏一眼,而贾张氏笑着问道:“傻柱,你买了什么好东西啊?发大财了?给咱瞧瞧!”
见状,何雨柱想起记忆中对贾张氏的态度,决定温和一些,说道:“贾大妈,没啥大的开销,不过我和雨水的衣服实在太脏了,我忍痛买了几套新的。”
说完,不等贾张氏再多言,何雨柱快步走到门口,迅速打开门,带着东西进了屋,随即关上了门。
面对紧闭的何家大门,贾张氏皱眉坐下,嘟囔道:“真是败家玩意儿,衣服脏了就不会自已洗一洗,只知道去买新的。
这成品衣可比自家裁剪制作的贵多啦。
他既没有工作,这样败家下去,手头的钱花光了,看他和妹妹以后怎么活!”
秦淮茹一边听着婆婆说话,一边默默洗着衣服,心中不禁有些羡慕。
她也渴望拥有一套新的棉衣棉裤。
然而,她很清楚婆婆的性格,知道婆根本不会给她买新的。
不过她的丈夫之前偷偷地承诺过,等他转正、工资增加后,一定会给她添置新衣。
唉,若是当初能控制住自已的欲望,不因易中海每月丰厚的收入而轻易被他占了便宜,或许现在她就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不至于嫁给家境贫寒的贾家,并且还得和这样一个游手好闲的婆婆共处一室。
好在丈夫贾东旭对她还是很好的,不仅长相英俊,体贴关心,在家时也能使唤婆婆帮她做些杂务。
还有易中海暗中提供的经济补贴及他许下的未来全部财产归属秦淮茹的承诺,再加上她自已怀的孩子。
如果不是对易中海给的美好前景实在割舍不下,她秦淮茹恐怕早就在别处寻了个更好的人家,而不是继续忍受这种困苦生活……*
何雨柱放下东西坐在凳子上长呼了一口气。
说实话,虽然现在的贾张氏和秦淮茹还没有变得像故事里那样难相处,他此刻也不想与她们有什么交流。
何雨柱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外面院子里秦淮茹的心理活动。
不然的话他会明白这个本该享受幸福生活的年轻美貌女子为什么会选择条件一般的贾东旭为夫,并理解原著里为何在贾东旭去世后易中海依然关心贾家并设法让秦淮茹和他的亲人在其中获取利益的事了。
换灵魂后的何雨柱即便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没心思去探究那些纠葛了,他只想着远离这群人安静自在地活下去。
看着简陋的屋子何雨柱深有感触:真不愿在这里长久住下去。
唯一让他稍感安慰的是房间的面积足够大,约六七十平米,这在未来可是北京二环内极具价值的一处房产,即便不算那十几平方米的小耳房,光凭这空间最少也是千万元以上。
但对一个拥有特殊系统能力的穿越者而言,这些资产显得没有实际意义。
毕竟数十年后才能兑现,而且以他的能力和系统的帮助下到那时要是还要靠这么一点家底来实现人生理想未免太寒酸了些。
相比起来住在四合院独自享乐岂不是更好?
何雨柱十分清楚当时和将来的老城区民居环境多么复杂,虽名字听起来不错但居住起来确实是最糟糕的选择之一。
如果打算久留的话至少也应进行一些改造才行,哪怕比不上现代的标准装潢,但起码得让人舒适宜居。
目前先暂时这么凑合吧,但我也要尽快找到一处新的住处。
等有钱了,就立即买下来搬过去。
幸好现在 ** 的政策还没完全限制私人买卖房屋,我还得抓住这个机会。
明白这些之后,何雨柱不再多想住房问题,意念一动,悄然来到了农场空间。
接着,他拿出所有购买的种子,计算好每种种子的数量和需要种植的土地面积后,那些选定的种子自动在空中飞舞起来,而那十亩种植区的土地也跟着开始翻耕。
不久,十亩土地便被各类作物填满,大部分是土豆、玉米、水稻、小麦和高粱这样的主食作物,少部分则是花生、西瓜、西红柿和白菜这样的蔬菜。
粮食种子用尽后,剩下的蔬菜和其他暂时不急需的种子他又放回了储物空间。
播种完毕后,何雨柱用意念给所有的作物浇了一遍井水,深感这片农场空间的神奇与便捷。
接着,他前往养殖区,发现早前放入的小猪和其他动物们精神不佳,才恍然想起自已似乎忘了给它们喂食和水。
刚准备用意念弄些水时,注意到围栏里除了小动物外空无一物,连个喂食的容器也没有。
无奈之下,何雨柱离开空间,从屋子里找了唯一一个平日用来洗漱的旧木盆和破碗及一些玉米面返回空间,用这碗盛水一个个喂养小猪们,直至它们喝饱后,直接把几斤玉米面倒在围栏内的地面上,大部分都给了那两头小猪,给鸡鸭和兔子则倒得不多。
看着它们吃得欢畅的样子,他深知接下来还需外出,请一位木匠师傅制作几个猪崽的食槽和水槽。
收拾完家务,何雨柱再次出门去拜访附近的一位熟人推荐的木匠师傅,并顺路去了供销社,买了大米、白面、五十斤玉米面、新鲜的蔬菜以及一斤猪肉。
其中,玉米面是为了猪崽准备的食物,早已放回农场空间;而其余食品则是为了改善自已和妹妹何雨水的伙食。
一个多小时后,带着新做好的三个食槽和三个水槽,他回到了四合院。
木匠师傅的经验和技术让何雨柱不必久等。
这次外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喂养问题,也为家中带来了丰富的食材储备。
毕竟,原主为了省钱,他和妹妹何雨水一直吃得不太好。
以前为了让一家之主何雨柱不因饥饿而体力不支,大部分的食物都被分给了原主,导致何雨水摄入的营养不足,明显看起来营养不良。
这种局面,何雨柱觉得必须改变。
无论是否有系统的帮助让他能够挣钱,他都不会再像原主那样委屈自已和妹妹,因为健康最重要,特别是他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缺乏营养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何雨柱把买来的粮食和食材妥善放好后,注意到家里连个报时的钟都没有。
只能抬头望了眼天空中的太阳估计时间,觉得大概是下午三点左右。
这个时间段,何雨水还没到放学的时间。
当时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比后来少得多,所以下午放学一般在四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