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嫂子的母亲陈大娘是个和蔼的小老太太,已经七十来岁,他们去的时候,她正在院子里晒野菜,耳聪目明,胳膊腿脚都很利索。
院子的门大开着,他们一进门,陈大娘就听到了他们的脚步声,转过头来。
“妮子?你咋回来了?”赵嫂子叫陈妮,家里人都喊她妮子。
陈大娘因为高兴声音很大,一听底气就足,不过这也让沈明玉找到了根源,原来虎子的大惊小怪不仅仅是遗传了赵嫂子......
赵嫂子互相介绍他们认识。
老太太非常热情地招呼沈明玉,还一直眯着眼盯着沈明玉笑。知道她的来意后,更是拍着胸脯保证把这事儿办了,然后就给沈明玉去倒水了,还不让人帮忙。
见到她忙活的身影,沈明玉脑海中不自觉地想起后世看过的一个视频——
‘看九十岁老太太自律的一天’
实话实说,要是让她那么过一天,她指定是顶不住的。
端着糖水回来后,陈大娘就一直盯着沈明玉看,看得她心里有些发毛,不过她能看出老太太没有坏心思。
虎子人小机灵,或许是看出什么,凑到她身边悄咪咪道:“婶子,你别怕,我姥也喜欢好看的人。”
他知道的,他姥经常盯着老王家的那个漂亮姐姐看,他都习惯了。
虎子心里默默吐槽,但他没意识到,不管是他还是他妈和他姥都是一样的。
——颜控且重度。
沈明玉对此心知肚明,捏了捏他的脸,但笑不语。很快陈大娘带着他们出门了,别看人家七十来岁了,但每家每户干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年头很多东西都不好买,村里的人家都会自已手工做。
像豆腐,就是用那种石墨磨出来的。
沈明玉原本就是来换‘土特产’的,没忍住换了一大块豆腐。据赵嫂子说,他们家豆腐味道不错,是那种带点姜味道的。
她在后世也买过手磨豆腐,每人磨出来都是不同的味道,有人喜欢微甜的有人喜欢豆香浓郁的。
而沈明玉喜欢吃带点姜味儿的豆腐,口感紧实。
知道村里缺布票、粮票什么的,她为了换东西,带来的全都是稀罕的票据。
之前萧景川因为结婚,怕沈明玉想买东西买不上,特地和战友换了不少票,倒是方便她现在用了。
陈大娘带着沈明玉挨个换了鸡蛋、松蘑、榛蘑、鸡腿菇等等,现在正好是这些菇类成熟的季节,虽然这些东西没有粮食顶饱,但缺粮的年代,只要是吃的就珍贵。
不少人打算把菇类晒干,放到冬天还能吃。
沈明玉基本上把村里的菇类都换完了,好几大包。
接下来就是鱼虾,目前正是捕捞河鱼的季节,她还换了好几条大鱼,还有虾。她来了这里还没吃过虾,这下可算是遇到了。
不仅如此,还在一个大娘家里发现了好几罐野生蜂蜜,让沈明玉心动不已,全都换走了。
还叮嘱大娘再给她存几罐,下次来再换。
大娘高兴地连连点头。
蜂蜜本就是孩子他爹去山里遇到的,不弄可惜,弄了他们也舍不得吃,就一直放着,没想到换了不少钱。
......
沈明玉一行人拿着大包小包地东西往回走。
路过其中一家,她没忍住侧目了好几眼,这家房子看起来太破了。
像是个茅草屋,感觉只要用点力气就能把房子推倒一般,丰收村虽然也不富裕,但是这么穷的人家还真没见过。
能在一群土房子中凸显出穷的,可想而知多穷了。
赵嫂子注意到沈明玉的眼神,压低声音给她解释:“这就是柱子挂在嘴上,有个漂亮闺女的老王家。”
好像是听柱子说过好几嘴来着,沈明玉正要说什么,‘咯吱’破了个大窟窿的木门被推开,一个穿着灰扑扑衣服的女同志走出来。
灰扑扑不是说衣服很脏,而是颜色被洗的褪色了,显得非常的土。
这里的土是中性词,不是贬义。
沈明玉的目光往上一看,顿住了。面前的女同志确实很漂亮,漂亮到她一出现,衬得她灰扑扑的衣服和背后的房子都不起眼了。
没人注意到其他,只会在她的脸上。
王同志不是那种很白的肤色,自然肤色,眉毛浓密乌黑。眼睛大大的,像珍珠一样,眼神里带着清澈,唇色较深偏红,像是涂着很衬她肤色的口红。
左侧胸口处有一条乌黑发亮的大粗辫子,家里这么穷肯定没保养过,足以可见人家的基因多好!
这不就是天然的浓颜美女吗?
沈明玉终于理解,怪不得柱子一直把人挂在嘴边。
之前总有人说深山出俊鸟,意思就是越穷的地方越出天然美女,这姑娘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王勤也是第一次看到漂亮姑娘,第一时间,她的目光被沈明玉吸引。
村里人很多都说她好看,其实她自已并没有太大的感受。
最多就是出门经常会有人看她。
现在看到沈明玉,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漂亮,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觉得跟村里后山的花一样,让人看见心情就好。
愣了几秒,才注意到沈明玉身边的陈大娘他们,和他们打了招呼,才问到他们的来意。
陈大娘正和她说着,忽然反应过来什么,小声在沈明玉耳边道:
“小玉啊,你喜欢那种好看的竹筐子和背篓吗?”
一开始沈明玉没太明白陈大娘什么意思。
心里想着,背篓再好看能好看到哪里去,直到跟着王勤进去他们家,看到院子里的东西,沈明玉才明白过来。
这些东西哪是背篓,这不是手工艺品吗?!
只见面前的背篓,沿着它的身子竟然延伸出一条......龙?
实话实说,就是沈明玉就近观察了一下,都没明白这条龙到底是怎么编出来的。
她很好奇:“王同志,你看过龙的画像?”
王勤点头,也蹲在她身边给她解释:“我喜欢看书,也喜欢看画,经常去找村里知青借书看,在他们的书上看到过。”
“所以,你看着图就把龙编出来了?”沈明玉指着面前的‘背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