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晨光透过枝叶洒落,野谷渊的山路上,浣碧、林青岩与林苏三人行走在古木参天的幽静小径间,微风送来淡淡的草木芳香。青翠的草丛中,不时显露出一丛丛生机勃勃的药草,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
林苏兴致勃勃地蹲下辨认药草,忽然眼眸一亮,兴奋地招呼道:“浣碧,你快来看!这里有一株千金藤,药性珍贵,药理里说它能缓解风湿,强筋健骨。”她小心翼翼地将叶片捧在手心细细端详,宛如寻得至宝。
浣碧走上前,认真看了看那株千金藤,微笑着点头道:“果然是千金藤,林苏,看来你药理掌握得愈发精进了。”
林苏闻言,笑得眉眼弯弯,语气透着几分得意:“那是自然,这可是我花费不少心血才记牢的。可惜啊……无论我们再如何勤学苦练,又怎及得上玄冥医圣那般超凡入圣的医道呢?”
一提起玄冥医圣,林苏的目光顿时明亮起来,兴致勃勃地向浣碧与林青岩倾诉道:“我原先以为医圣不过是一位年过半百的长者,未曾想竟是那般风采卓然、容貌如玉!那一身冷若冰霜的气质,简直宛若谪仙……真不知他为何一直独身,竟不曾动凡尘心。”
林青岩闻言忍俊不禁,轻笑道:“林苏,你这般崇拜,莫不是对医圣起了别样之心?切记,玄冥医圣乃修心之人,他之所以不为凡尘所染,正是因他与世俗不同。若心怀倾慕之意,怕是你入医道的心也不纯了。”
林苏被逗得红了脸,拍了拍林青岩的肩膀,微恼道:“青岩,你胡说些什么呢!我不过是敬仰而已,哪有其他心思!再说了,医圣早已百岁有余,虽不显老,然已看破红尘,岂会将世俗男女情爱放在心上。”
浣碧听着两人的打趣,忍不住莞尔一笑。她心中也暗暗思索,玄冥医圣那般卓绝之人,岂是凡尘女子能企及的?他的目光或许早已不为世间事物所牵绊,而他们不过是渺小的学徒罢了。
林青岩见浣碧沉默不语,笑着问道:“浣碧,你又怎么看?莫非你也觉得玄冥医圣乃是不可接近之人?”
浣碧微微一愣,随即回过神来,轻轻颔首道:“我与林苏的想法不同。医圣之风采固然令人钦佩,但他心性高远,我们若只沉迷于他的风姿,便失去了追随医道的初心。师父尚漓教诲我等入医道者,应修心问道,以医者之心济世救人,不可迷于表象。”
林苏听了,不禁轻叹一声,点头道:“你说得不错……或许我们该将注意力放在研习医理上,若真能悟得医圣一分之道,便不负此行了。”
三人正谈笑间,忽然不远处丛林中传来沙沙声响,林青岩立刻警觉起来,向四周张望。只见一只通体黑色的山狐自草丛中跃出,疾速窜向密林深处,浣碧瞥见它嘴角竟叼着一株稀有的月光花,心中一动,低声道:“这山狐倒是识得好东西,月光花乃滋养精血之药,莫非它遇到伤患?”
林青岩也留意到这一点,皱眉道:“山中凶险,若真是去往受伤之地,我们跟上去瞧瞧,或许还能得些药草。”
林苏一拍手掌,兴奋地应道:“正合我意,倒是可趁机多学些医理。”
于是,三人尾随山狐一路向山中走去,沿途愈发幽深,古木森然,光影斑驳,空气中隐隐透着一丝潮湿的气息。不久后,他们来到一片开阔地,只见山狐匆匆跑至一堆杂乱的草堆前,蜷缩在那里,警惕地盯着三人,仿佛不愿让他们靠近。
林青岩轻声安抚道:“山狐,你莫慌,我们只是来帮忙,若有伤患便让我们看看,说不定能帮上忙。”
山狐似乎听懂了他的话,慢慢放松下来,稍稍退后一步,让开了草堆。浣碧缓步上前,拨开草丛,竟见到一只小山狸卧在其中,身上伤痕累累,腹部隐隐渗血。
浣碧俯身细看,微皱眉头:“这小山狸受了重伤,似是被利爪所伤……若不及时处理,怕是会有性命之忧。”她转头向林苏和林青岩道,“林苏,你可否帮我拿些止血草与清凉膏?”
林苏急忙取出药囊,将止血草递给浣碧,同时取出清凉膏,低声道:“幸好有备而来,不然这小山狸怕是难以救治。”
浣碧小心翼翼地将止血草捣碎敷在小山狸的伤口上,随即轻柔地涂抹上清凉膏,伤口处的血渐渐止住,隐约透出些许生机。
林青岩见状不由赞叹道:“浣碧,你果真心细,医道之行不止是医理,需得有一份仁心才能真正济世。”
浣碧低眉微笑道:“这也正是医圣所言之意,医者之道,在于将心融入万物,若能救一生灵便不枉此行。”话音刚落,山狐忽然向浣碧轻轻点头,似是表达感激之意,随即衔来一株异香扑鼻的青花草,轻轻放在她脚边。
林苏惊喜道:“青花草!浣碧,这是难得一见的药材,对调养内息极有帮助,看来这山狐是真心报答你了!”
浣碧温柔地抚了抚山狐的头顶,轻声道:“谢谢你。”她将青花草收好,心中满是欣慰。虽是一场偶遇,却让她更加坚定了医者的信念。
几人整理好药草,便继续在山林间寻找草药,不知不觉间,山谷间的薄雾愈加浓密,宛如一层薄纱笼罩在四周。林青岩忽然察觉到异样,低声道:“此地雾气甚重,莫非有天然的药谷存在?”
林苏点头赞同:“或许真是如此,不妨再往前看看,或许能有意外收获。”
夕阳西下,淡淡的光辉洒在风境秘谷的住所,朦胧而静谧。浣碧与林苏缓缓走回她们居住的小院,屋内的灯火微微摇曳,映照出柔和的光芒,二人自药谷归来,心中盈满了求知的渴望与对医道的向往。
入屋后,林苏坐在榻前,忍不住兴奋地说道:“今日所得,真是开眼界!医道竟有如此广阔的天地,若能精通其中一分,便是造福万民的大事!”
浣碧微笑点头,轻声道:“医者之道需心怀天下,今日在野谷渊寻得珍草,救得生灵,亦让我们更明白医道之深远。浮光长老曾说过,医道之路不仅在于治病救人,还在于提升自已的心性和意念。唯有修身心,才能真正成为医者。”
二人正探讨间,忽听得轻轻的敲门声。林苏应声而起,打开门,便见两位女子站在门外,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走在前的女子身姿轻盈,眉宇间透着温柔的气质,她微微行礼,轻声道:“我是溪美,也是今日通过试炼的学员,得知这屋中住着两位同道,不胜欢喜,特来拜访。”
她身旁的女子,目光清冷而娴静,拱手行礼道:“在下莲芝,与溪美同住一屋,也是在今日试炼中胜出之人,特来与两位相识。”
浣碧与林苏忙起身还礼,浣碧柔声说道:“溪美、莲芝姑娘,今日相遇有缘,请入屋共坐。”
几人相互寒暄,彼此间的陌生感逐渐消散,屋内的气氛渐渐温馨融洽。林苏微笑着说道:“我们四人竟都通过了试炼,真是缘分。若日后在医道上有不解之处,也可相互切磋,共同精进。”
溪美点头赞同,眼神透出一丝向往:“医道渊博,我等皆是求道之人,若能相互扶持,自是好事。听闻医圣授课极为严苛,但若有所疑惑,只要我们秉持求知之心,浮光长老应会为我们引路。”
莲芝轻轻颔首,声音平缓如流水:“我心中确有一事相疑,医道一途,非仅在治愈身体,还在于调养心神,而医圣似乎对于心神一事,极有独到之见。”
浣碧轻轻点头,接过话道:“的确如此,浮光长老曾言,玄冥医圣所提倡的医道,讲究身心共治,不仅是诊治病痛,更是用药引导心性修行。这样看来,医道不仅是治病,还是修身之道。”
林苏闻言,深有同感地说道:“正如今日之试炼,不只是考验医理,更在于观察我们的意志是否坚定,心性是否纯正,只有以一颗仁心待人,方能为医者。”
溪美浅笑着看向林苏,眼中流露出钦佩之意:“林苏姑娘今日在试炼中,见受伤的生灵,立刻医治,不顾自身安危,令我等钦佩不已,正是医者仁心之表。”
林苏被夸得有些羞赧,摆了摆手道:“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倒是浣碧姑娘心细如尘,能从药草的生长之地辨别其药性,今日在谷中得知千金藤的功效,还让我获益良多。”
浣碧笑道:“医道之路互相砥砺,得失皆在于一念,若有所得,皆是你我相辅之故。”
此时,四人渐渐谈到各自的理想与抱负。溪美的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轻声说道:“我幼时便见过许多疾苦之人,心中便立下心愿,希望有朝一日能通过自已的力量,治愈人们的痛苦。”
莲芝轻轻拢了拢袖子,声音清冷却坚定:“我所追求的,不仅是医道的纯粹,更是寻得一条解脱心灵苦痛之路。若能以医道之力抚慰人心,使人安宁,这便是我毕生所求。”
林苏笑道:“你们所言与我之志向相同。浮光长老曾言,医道乃‘悲天悯人’之道,若我等医术得成,自当为天下苍生效力。今日遇见诸位,亦是共结医缘,日后当彼此相助,共同精进。”
几人交谈正欢,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林青岩与另一位青年男子——姬存希——走了进来。林青岩微笑着拱手行礼:“我与存希闻得屋内谈话,见诸位皆是求医之士,不觉生出同道之感,特来拜会。”
姬存希双手抱拳,声音温和且稳重:“存希亦是通过试炼之人,与诸位皆是同门,日后请多多关照。”
溪美与莲芝微微一怔,忙起身还礼,浣碧与林苏也微笑致意,几人很快熟络起来,彼此间谈话愈发热烈。林青岩说道:“今日在试炼中,与诸位共行,虽初见面,心中已颇觉投契。今得医道,尚需数载,若有疑难之处,必当彼此助益,共求医道之巅。”
姬存希也深有同感,点头道:“我等六人既是同道,若有不明之处,便相互探讨。若日后遇难事,亦可彼此照应。”
浣碧笑着接话道:“此言甚好,我等共居风境秘谷,日后当为彼此依靠。若有不解之处,亦可求教浮光长老,或由他代问医圣。”
林苏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附和道:“浮光长老曾言,医圣虽性情淡泊,但只要是求道之心,他从不吝教导,想来我们若有真心求问之事,浮光长老必会代问医圣。”
溪美眼中流露出敬慕之意,轻声说道:“我等幸得此机会,日后应当竭尽所学,不负玄冥医圣的教诲。且愿有朝一日,能在医道上有所成就,造福苍生。”
莲芝亦郑重地点头,低声道:“我等虽尚浅薄,然心怀仁心,便不觉医道艰辛。唯有互助互勉,方可无惧艰难,终有一日能见医道之巅。”
几人相互凝视,心中生出同道的温情,彼此的目光中流露出坚定的信念与期许,仿佛这小小的屋内,不仅是他们医道的起点,更是彼此心灵的归属。
此后,屋中谈话声渐渐低缓,林苏忍不住笑道:“既然今日彼此结缘,不妨在此立誓:我等六人,从今日起,虽身处医途,但共扶持不弃,愿为彼此尽力。”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彼此郑重地看向对方,仿佛这份诺言已深入心底,成了他们医道上最坚定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