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 第94章 疑点

第94章 疑点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作者:
橘座啊
本章字数:
4394
更新时间:
2025-06-24

唐朝。

贞观年。

“宣华夫人...”

李世民念了一声这有些陌生的名字。

“二郎...,你觉得?”

旁边的长孙皇后面带好奇的神色看着李世民。

“宣华夫人肯定早就与杨广联系好了,并且杨广肯定还许下了重诺。”

“在隋文帝的手下,宣华夫人只是一介宠妾。”

“再怎么也帮不了自己的家族。”

李世民很快就缕清了其中的思路,随后又慢慢说道:

“只有杨广才能帮助她。”

“而杨广,也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

“想夺太子之位,在宫中肯定要有自己的人。”

“那宣华夫人,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至于说爱情?!李世民听到这个词,很想轻笑几声。

对这些大家族的女性来说,在她们的心中,是绝没有爱情的。

真以为只有男性才会被从小教导一切为了家族?

女性,也同样如此!

“这些大家族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其中就有联姻啊...”

李世民想到这一点,颇为有些头痛。

就因为联姻的关系,这些世家的关系盘根错节。

动一家,几乎可以说就会面对整个世家。

...

明朝。

永乐年。

“宣华夫人肯定是有问题的。”

“咱估计,杨广能够成功,宣华夫人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棣回想着关于史书中的这段记载。

“毕竟陈家之后的待遇太好了,是么?父亲。”

朱高炽带着探究的语气问道。

“不止是这一点。”

“宣华夫人肯定也是非常聪明的,不然陈家也不会让她去当隋文帝的妾室。”

“而且,还能够成为隋文帝的宠妾...”

在朱棣看来,历史上的那些宠妾,不说其他,单单是手段和智商,肯定是一等一的。

“如果咱没有记载的话,史书之上可是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

朱棣努力的回想着这一段记载。

“这一段记载可是充分的说明了宣华夫人有多厉害。”

旁边的朱高炽好奇的看着朱棣。

“时独孤皇后性妒,后宫罕得进御,唯陈氏有宠。”

朱棣缓缓的说出了这一段记载。

这个时候,朱棣才发现这一段记载有多么的重要,可以说完全的说明了宣华夫人的手段和聪慧到底多么的厉害。

...

现代。

“那《大业略记》里面,除了宣华夫人记载的有问题。”

“还有其他的有问题吗?”

李恩凡点了点头后,转身拿起彩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名字:张衡。

“张衡。”

“《大业略记》中记载的是他毒死的隋文帝杨坚。”

“后来呢?又因为反对隋炀帝杨广修建汾阳宫和诽谤朝政被赐死。”

“这就完全是对他的污蔑了。”

李恩凡觉得张衡完全有点无妄之灾了,被生生的记载成了一个小人。

“为什么我会说这是对他的污蔑?因为在后来,唐高祖李渊称帝之后,给张衡平反了!”

“如果真是他毒死的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会给他平反么?”

“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这一点,在场所有人都认同。

要真是张衡毒死的隋文帝杨坚,怕是后来的皇帝都要把张衡钉死在耻辱柱上。

“除了张衡之外呢?有一个最重要的点,大家可能忽略了!”

李恩凡开始说起了当时自己察觉到问题的原因。

“隋末各路的起义者,以及后来的唐朝君臣,没有任何一个人指责隋炀帝杨广弑父这一罪状。”

录播厅内所有人面面相觑。

他们这时候才发现,好像真的是如此。

隋末时期,没有任何一个人指责隋炀帝杨广弑父。

都骂杨广是暴君,昏庸无道。

但就是没有人说他弑父,杀了隋文帝杨坚。

“如果杨广真杀了隋文帝杨坚,在赵涛,也就是写了《大业略记》这个人都知晓的情况下。”

“隋末各路的起义军会不知道?”

这也是李恩凡当时察觉到问题的原因所在。

完全有问题!

“那我为什么会察觉到这个问题呢?因为这是我之前在看秦朝史书的时候,对照发现的!”

李恩凡话锋一转,忽然就说到了秦朝。

在场所有人也是一懵,不知道李恩凡为什么会说到秦朝。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有打着扶苏旗号的起义军。”

“但,没有任何一个起义军,骂赵高和李斯篡改了遗诏!!!”

这下,真的是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恩凡。

他们完全没想到,李恩凡竟然发现了这个问题。

“在《史记》出现之前,从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记载,说是赵高和李斯篡改了秦始皇嬴政的遗诏。”

“这个说法,是秦末之后,汉武帝时期,忽然就出现了《史记》之中。”

李恩凡还专门研究了好久,发现秦末时期,是真没有任何一个起义军骂李斯和赵高篡改遗诏的。

“有骂赵高的,也有骂秦朝的,更多的是骂秦朝昏庸无道的。”

“而打着扶苏旗号的起义军,也是因为扶苏之死,明面上为了扶苏讨说法的。”

“陈胜吴广两人,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随后,李恩凡说起了当时陈胜说的话:

“天下受暴秦的统治己经很久了。我之前听说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由他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而就因为扶苏屡次规劝秦始皇的缘故,秦始皇就派他领兵驻守外地。我听说现在传闻扶苏并没有罪,秦二世胡亥却把他杀害了。”

“百姓们都听说扶苏贤明,却不知道他己死了。”

“项燕原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下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拥戴他。楚亡后有的人认为他己死,有的人认为他逃亡躲藏起来。”

“现在要是我们冒称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天下人们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有很多人响应。”

说完之后,李恩凡笑吟吟的看着台下的所有人。

此时,在场所有人也都意识到了问题,使劲的在脑海里搜索。

过了一会儿发现,秦末时期,真没有骂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的!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