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逐渐变得炽热起来,仿佛要将大地烤焦一般。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巴扎前广场上人们的热情。人潮如汹涌的波涛,不断地涌动着,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雨晴紧紧地跟随着父母,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他们穿过拥挤的人群,走进了一家民族手工艺品店。一进店门,雨晴的目光就被那扇明亮的玻璃橱窗吸引住了。
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有镶着金线的维吾尔族花帽,那精美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有用骆驼骨雕刻的小型乐器,虽然小巧玲珑,但却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还有用彩色珠子串成的项链和手链,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挂在墙中央的那件艾德莱斯绸旗袍。它宛如一件艺术品,静静地悬挂在那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深蓝色的绸缎上,流淌着石榴红、柠檬黄、橄榄绿的条纹,这些色彩相互交织、融合,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那件旗袍就像是把整个沙漠的黄昏都织进了布料里,让人不禁想起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和那令人陶醉的夕阳。
"阿姨,这衣服上的花纹好特别!"雨晴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惊叹。店主阿依努尔·买买提微笑着从柜台后走出来,她穿着一件淡紫色的艾德莱斯绸连衣裙,头戴镶嵌着珍珠的银色头饰。"这些花纹每一匹绸缎都不一样哦,"她轻轻抚摸着旗袍上的纹路,"我们和田的匠人会用特殊的植物染料扎染丝绸,有时候为了染出一种特别的颜色,可能要反复浸泡二十多次呢。"说着她从抽屉里取出一小包深褐色的粉末:"你看,这是我们用石榴皮晒干磨成的染料,能染出这种温暖的枣红色。"
林秀娟拿起一条绣着复杂花纹的围巾:"这些图案有什么寓意吗?"阿依努尔的表情突然变得神圣起来:"每一种图案都在讲述故事。这个石榴图案,象征着多子多福;那个羊角纹,是哈萨克族牧民对丰收的期盼;还有这个连续不断的几何图形,代表着我们维吾尔族对永恒与团结的向往。"她的手指在围巾上画着圈,"我们织绸缎的时候,奶奶会在旁边念古老的歌谣,那些音节会通过梭子传进绸缎里,变成看不见的祝福。"
雨晴注意到角落里有一架老式的木质织布机,上面还搭着半成品的绸缎。"我可以试试吗?"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阿依努尔爽快地点头,手把手教她如何穿线。"织绸缎要非常有耐心,"阿依努尔的手指灵巧地穿梭着,"就像我们的生活,需要慢慢编织才能变得美丽。"她突然压低声音:"其实这种手艺现在很难学了,村里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城里打工。但每次看到游客喜欢我们的绸缎,我就觉得这门手艺还有希望。"
正当雨晴专注地模仿织布动作时,店铺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几个来自内地的游客正围着一个卖英吉沙小刀的摊位讨价还价。"这把刀多少钱?""两百!""太贵了,一百五!""不行不行,最低一百八!"阿依努尔皱了皱眉头,走过去用维吾尔语跟摊主小声说了些什么。摊主尴尬地笑了笑,最终以一百六的价格成交。雨晴凑过去问:"阿姨,你刚才说什么?"阿依努尔眨眨眼:"我告诉他,要给游客留个好印象,生意才能长久啦!"她的幽默让雨晴忍俊不禁,同时也让她意识到,商业与文化的融合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