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夜钓者的低语
2025年夏夜,py湖东岸的渔民老陈在收网时,发现湖心飘着一截朽木。月光下,木头上密布着暗红色纹路,像干涸的血迹。他鬼使神差地伸手触碰,却听见水底传来铁链拖曳声,仿佛有千万只手拽住他的脚踝。次日清晨,村民在湖滩发现他的渔船,船舱里堆满长满青苔的青铜钱币,每枚钱孔中都嵌着一片人指甲。
第一章:考古队的邀请
省博物馆研究员林鸢盯着会议桌上的照片,指尖无意识着锁骨处的月牙形胎记。照片里那具悬在龙虎山峭壁上的朱漆棺椁,棺盖缝隙渗出黑色黏液,在岩壁上勾勒出类似她胎记的纹路。
"小林,这是py湖水文局刚送来的。"导师吴教授推过密封袋,里层的防水布裹着半截竹简,墨迹被水泡得晕染,却仍能辨认出"葬于渊,魂归墟"六个篆字。她突然想起昨夜那个重复的梦:自己穿着明代嫁衣,在湖底抚摸冰凉的青铜棺椁,棺内传来与她心跳同频的敲击声。
第二章:孽龙洞的青铜镜
探险队深入萍乡孽龙洞那日,暴雨冲垮了进山公路。当地向导老张头蹲在洞口抽烟,火星明灭间忽然说起六十年前的旧事:"那年地质队进来七个人,出去时都成了哑巴,整日对着空气比划,像是在...和看不见的人讨价还价。"
洞内温度骤降,手电光照出岩壁上嵌着的青铜镜。队员小王擦去镜面青苔,镜中映出的却不是他,而是个穿素纱襦裙的女子。林鸢凑近时,镜中人忽然转头——那张脸竟与她有七分相似,只是眼眶里没有瞳仁,只有两团跃动的磷火。
第三章:消失的守棺人
在龙虎山悬棺葬群,他们找到了唯一在世的老守棺人。老人住在崖洞,洞壁用血画满扭曲符号,与竹简上的"归墟"二字如出一辙。当吴教授问及朱漆棺椁,老人突然癫痫般抽搐,浑浊的眼球上翻至全白:"她等了你六百年!"
当夜暴雨倾盆,闪电劈开悬崖的刹那,众人看见那具朱漆棺椁竟垂首悬挂在吴教授帐篷上方。守棺人的尸体蜷缩在棺盖上,双手保持叩击姿势,指甲缝里塞满青铜碎屑。林鸢翻开他紧攥的左手,掌纹间用朱砂画着她锁骨处的月牙胎记。
第西章:水下的青铜城
声呐扫描显示py湖底有座倒金字塔形建筑群。潜水员老陆在青铜城门前捡到枚玉簪,簪头刻着"徐氏妙容"西字。林鸢触碰簪子的瞬间,耳边炸开凄厉的唢呐声,无数黑影从城门涌出,抬着花轿踏水而行。她看见"自己"被铁链锁在轿中,嫁衣下摆滴落的不止是血,还有细小的青铜鳞片。
设备突然失灵,老陆的头盔摄像机最后传回画面:他的氧气管被青铜锁链缠住,锁链另一端连着那具朱漆棺椁。棺盖缓缓滑开,伸出的手戴着和林鸢同款的浪琴表——那是三天前她在营地遗失的。
第五章:轮回的契约
在景德镇古窑遗址,林鸢烧制出与竹简同时期的陶罐。开窑时,所有陶器表面都浮现出血色纹路,拼凑成完整的契约:"徐氏女妙容,以血肉饲蛟,化青铜镇鄱阳水眼。每六百载,需替身续契。"窑工指着她惊呼,陶罐倒影中,林鸢的右眼正逐渐被青铜色侵蚀。
当夜她独自返回湖心,水面升起万千盏河灯。每盏灯芯都燃着蓝色火焰,映出历代"替身"的面孔——1925年的女学生、1867年的戏子、1303年的道姑...她们锁骨处都有月牙胎记。水底传来温柔的呼唤:"该回家了。"
尾声:湖心的红嫁衣
三个月后,吴教授在整理遗物时发现林鸢的日记本。最后一页画着复杂的水纹图,与鄱阳湖底青铜城结构完全吻合。页脚有行小字:"原来我就是契约本身。"
那日清晨,渔民看见湖心飘着具朱漆棺椁,棺盖上坐着穿红嫁衣的女子。她对着水面梳妆,青铜镜里映出的却是六百年前徐妙容的脸。当巡逻艇靠近时,棺椁己沉入深渊,只留水面漩涡组成巨大的月牙图案,与林鸢胎记别无二致。